适合比成功更重要:你属于哪一种“职业锚”?
文/小宋老师
01.
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过上欣欣向荣的生活,“认识自己”是无法逃避的一个命题。
因为一个人只有清晰地认识自己,才有机会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充分发挥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不过,“认识自己”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命题。那么,我们到底该认识自己的哪些方面呢?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来看,我们应当着重了解自己的兴趣、价值观等因素。
我们所熟知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主要是从兴趣方面帮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而美国的施恩教授所提出的职业锚理论,则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身价值观的有效工具。
所谓“职业锚”,就是一个人在做出职业选择的过程中,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放弃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我们的深层次价值观,它是“真实自我”的真正体现。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很多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会放弃能更加发挥自己潜力的大型企业,最终选择进入体制内寻求一份铁饭碗。因为在他们最深层次的价值观是,渴望安全和稳定。
职业锚理论的厉害之处在于,该理论明确指出了一个人只能有一种职业锚——即在做出职业选择时,无论如何都不肯放弃的内心最深层次的价值观。当你为某个职业选择犹豫不决的时候,如果能够依据自己的职业锚来做出选择,就不容易后悔。
下面,我就通过自己身边的八个案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八种不同类型的职业锚。大家可以尝试分析一下自己属于哪一种类型,从而加深对自己的认识。
02.
第一类:技术/职能型
小A最近刚刚评上了教授,是我的朋友中职称上升的最快的一个人,同时也是大家公认的搞学术的高手。他以钻研学术为乐趣。对他来说,周末就意味着可以不受干扰地连搞两天科研。
有一次同学聚会,他喝多了,去厕所好长时间都没出来。于是我去找他。结果发现,他拉着另外一位朋友在厕所门口谈论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在管理体制方面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虽然在酒精的作用下,他已满脸通红,但是他讲得绘声绘色、眉飞色舞,逻辑严丝合缝,令人心生敬佩。
小A就是技术/职能型的典型代表,这一类人渴望生命的深度,致力于成长为一名专家型人才。对这一类人来说,任何和专业无关的事情,都很容易成为一种时间上的损耗。这一类人,不太喜欢做管理工作,而是喜欢躲进小楼成一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搞出一些名堂来。
第二类:管理型
小B是朋友圈中所公认的那个情商比较高的人。大家子在一起的时候,他通常都能细心地照顾到每个人的感受。无论对方地位高低,他都能让每个人感受到他的热情和尊重。
在工作上,他还是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比方说,小B所在的建筑公司想在柬埔寨拓展新的业务,没人愿意前往。小B自告奋勇前去安营扎寨,带领一帮员工把公司业务搞得风生水起,深得领导青睐。回国后,他不断得到提拔和晋升,最终30岁出头的时候就已经做到了较高的管理岗位。
小B 就是管理型的典型代表,他们擅长与人相处,敢于承担责任。同时,能把公司或某个组织的成败看成是自己工作能力的证明。与此同时,带领一帮人攻坚克难、完成某项任务,会让管理型人感到十分兴奋。
第三类:自主/独立型
小C在一家杂志工作,中文系毕业的她是大家公认的才女,但是她和领导的关系一直不是很和谐。小C觉得领导给她的限制太多,她自己认为很好的选题经常被领导那边给驳回,自己辛辛苦苦做的工作经常被别人所抢功。终于,在一次和领导的激烈争吵之后,小C愤然离职。
后来小C开始创办订阅号,在家做起了自由职业。不到一年时间,小C出版了自己的一本畅销书,各大写作平台的稿约不断。虽然收入不是很稳定,但是小C对我说,她十分享受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她的原话是,“周围空气,都充满了自由的味道。”
小C是自主/独立型的典型代表,这一类型的人讨厌组织内的各种限制,更加倾向于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真正感兴趣的职业。即使所做的工作缺乏稳定性,但是他们依然会觉得自由和自主更加重要。很多自由职业者都属于这一类型的人。
第四类:安全/稳定型
我的同学小D同样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研究生毕业之后,他没有选择进入更能发挥自身潜力的一家外企,为了谋求稳定,他选择进入了体制内工作。虽然说,工作两年之后,小D也开始对眼前的这份工作有些厌倦,纷纷抱怨自己怀才不遇,但是他却始终没有勇气走出体制内。
他最喜欢说的就是,“你看那些创业公司,开始的时候搞得风生水起,工资待遇都很吸引人,可是过不了几年都就倒闭了,人最怕的就是瞎折腾。”
小D是安全/稳定型的典型代表,对于这一类人来说,工作的稳定性是他们选择工作的首要因素。“铁饭碗”之类的工作通常对他们极具吸引力,即使他们的潜能无法在工作中得到充分发挥。
第五类:创造/创业型
我的一位朋友小E,他的梦想自始至终都是想要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和企业。他满脑子都装着各种各样的商业模式,整日想着如何去赚钱。
有一次我听他谈创业计划,一直谈了6个小时,他脸上的兴奋却丝毫未减。后来,他历经千辛万苦,真的在上海创立了一个餐饮品牌,并且在开了六七家分店。就在各项事业都蒸蒸日上的时候,他却忽然宣布,要去重新创立一个知识学习的品牌。原因是,他觉得现在这份事业已经不再让他感到兴奋和刺激了。
小E是创造/创业型的典型代表,这一类人痴迷于创造一个新的东西,同时对已经拥有的东西很容易感到厌倦。这类人一般不会在传统的企业中呆很长时间,因为他们始终怀着创立自己公司的梦想。
第六类:服务/奉献型
要说朋友圈中最为热心的人,那就要非小F莫属了。只要你有事情去拜托帮忙,她一定会尽全力去帮你。大学毕业的时候,她就去了偏远山区支教过一年,回到上海后,每个月还坚持给她曾经教过的孩子写信和邮寄生活费。
最近一次朋友聚餐,她花了很长时间给大家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快速辨别垃圾类别的技巧。
小F是服务/奉献型的典型代表,这一类人天生就是热心肠,他们热心于为身边的人和这个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他们往往会认为,帮别人、为社会做出贡献比得到更多的金钱更有价值。
第七类:挑战型
小G天生就是一个爱折腾的人,他总是热衷于接受新的挑战。读大学的时候,他创办了校园第一家电子竞技社团,招募到了500多个会员,成为学校里面最大的一个社团。他还练过散打,参加过校园十佳歌手大奖赛,毕业后一个人走遍了20多个国家。
大学毕业的时候,文科出身的他,选择跨界成为一名IT男,靠着在业余时间自学的技术,竟然找到了一份还不错的工作。三年前,他就告诉我说,他期望自己的年薪可以达到50万。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最近一次聚餐的时候,他告诉我说,他的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
小G是典型的挑战型代表。这一类人热衷于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在挑战中不断发挥自己的潜力。越是艰难的挑战,越能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动力。一板一眼的生活对于这类人来说,通常没有任何吸引力。
第八类:生活型
至今还记得,在大学毕业即将毕业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几个同学谈谈未来的理想。当其他同学都在谈自己想要飞得多高、飞得多远的时候,小H却笃定地说,“我的理想就是,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成为一位贤妻良母。”
说这话时,她那认真的表情我到现在都记得非常清楚。后来听说,她因为离家远的缘故放弃了很好的一份工作,转而在离家近的地方重新找到了一份工作。
小H是典型的的生活型代表。这一类人更加看重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他们在寻求工作的时候可能十分在乎这份工作是否能够照顾到家庭这样的问题。
03.
读到这里,也许你已经对自己的职业锚类型有了一个初步的推测。如果你依然感觉自己的职业锚比较模糊的话,这样是非常正常的。
因为明确自己的职业锚的过程,需要具备一定的生活阅历和实践经历,同时也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我曾经认为自己很适合去做销售工作、从事管理工作、或者是去做英文翻译,可是经过若干次的试错之后却发现,自己始终无法割舍的就是在专业方面的成长。也就是说,我是属于技术/职能型的职业锚。
确定职业锚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断舍离过程。什么都想要的结果很可能是什么都得不到。
例如,有的人既想要安稳的工作、又想不断接受新的挑战、还想追求独立和自主,那么就很容易长时间深处纠结和失意之中。这个时候需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职业锚来选定工作,因为这样做出的决定,我们最不容易后悔。
总之,我们只有明确了自己的职业锚,才能选择适合自己本性的职业生涯,最终才能有机会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亚里士多德曾说,如果你是一匹马,那么你就应该去奔跑。
互动时间:
你属于哪一种职业锚呢?欢迎留言!
参考文献:
施恩.职业锚:发现你的真正价值[M].北森测评网,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