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年画图片大全
中国年画极具特色,是意、形、色的完美统一,具有很强的民俗性与艺术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50年代年画图片,一起来看看吧!
50年代年画图片

【50年代年画图片:1】

【50年代年画图片:2】

【50年代年画图片:3】

【50年代年画图片:4】

【50年代年画图片:5】
看完了以上的50年代年画图片之后,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关于年画的知识吧!
绵竹年画的构图
绵竹年画的种类众多,从形式上大致可以分为斗方、画条、门画等,不同的分类往往承载着不同的年画内容和不同的功能用途。由于种类多,所以在年画的构图上也有多样变化。这些构图有些是由年画的功能作用决定的,而有些则是由绵竹年画特有的制作工艺所决定,但无论哪种,其多年传承下来的构图形式都独具一格,具有别样的美。下面,我们将根据具体的作品来分析绵竹年画在不同的构图形式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学特征。
对于传统绵竹年画来讲,大部分的构图都讲究一个“简”字,高度的简练、简洁和简化之美。这种“简”并非画工偷奸耍滑的“捡懒”,而是讲究一种构图的意境,即“取一而舍万千,明一而现万千”的意境,以年画中的门神为例进行分析。绵竹年画中,门神一般分为“文门神”和“武门神”。在构图时,一般将主要人物形象置于画面中央,背景既不填色,也不做图案装饰,而是将所有的重点都集中在对人物的表现中,从举手投足到眉眼传神,从色彩搭配到线条运用无一不精益求精,力求将人物表现得形神具备、尽善尽美,让人过目不忘。而背景的留白非但没有空旷寂寞的意思,反倒是与画面主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观者超越视觉的限制而到达让思想自由驰骋的理想境界。相对而言,杨柳青或桃花坞几地的“门神”则满满当当、华丽富贵,画面中除了中心的主要人物以外,背景还常常装饰无数的吉祥图案。如:祥云、八宝、“喜”字、蝙蝠、聚宝盆等,让画面喜庆热烈、欢快活泼。这样的构图特征既与当地的民俗习惯有一定的关系,也与年画的制作工艺密不可分。因为大部分的绵竹年画为单线单色印刷,之后完全是人工的手绘填色,所以其背景可以轻松的做留白处理。其他几地的年画大都为套色印刷,如果画版上有大的空间留白则会塌纸玷污画面,所以在构图时势必均匀而饱满。除此以外,传统绵竹年画在构图中还讲求画面的对称、均衡、主宾、开合、呼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