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手记丨汗水与口水
文丨杨德振
在工作场合,我经常见到一些同事在汗流浃背、手忙脚乱的干活,一丝不苟,吃苦耐劳,克勤克俭;而在劳动者旁边,我也经常见到了个别口沫飞溅、指手画脚、品头论足的人,他们既不是高级管理者,更非现场指挥者,而是个别偷懒、怠工、口水多过行动的员工;见到更高一级的领导来到现场,他们便做做样子,俯下身子去干活;等领导一走,他们便又眉飞色舞,口若悬河,喋喋不休;所以,在企业中,常常有“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乱蹿的,乱蹿的不如阴阳八卦乱说的”陋习和现象存在,让管理者头疼,让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大打折扣。
挥洒汗水还是“挥洒”口水体现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汗水”和“口水”都是人身上的自带物,出现的场合和所取得的效果大相径庭、截然不同。“汗水”是辛劳的见证,是勇于付出后一种自然排泄物,浸润和散发着劳动品质和勤奋美德的芬芳;“口水”是夸夸其谈、不务实事者的唾液,蕴含着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眼高手低、生是生非等个人动机;两者虽然都是人身上散发出的“水分”元素,都有高低之分、咸淡之味、雅俗之观、美丑之别。
在工作中,甘于或乐于付出汗水的人,并非“傻子”、“不懂偷懒”,而是他们觉得食人俸禄,就当投桃报李、尽心尽力;单位好了,个人才会好,为单位创造价值就是为个人创造丰盈的人生,因此挥汗如雨、殚精竭虑去为单位效劳;在劳动场合中,“口水”多过行动的人,并非他的语言多么动听、多么华丽、多有感召力、号召力,他不过是用唠唠叨叨来掩遮自己不动手的事实,混淆视听,转移注意力,这些人甚至还出歪主意,热嘲冷讽干活卖力的同事,严重影响大家积极性,把大家拽入到与自己一样平庸俗气的境地里,稀释和转移自己怠工、偷懒的陋习;这种人一多,会挫伤大部分人的积极性,一个单位的风气就会坏了,正气也慢慢消失殆尽;这种人和这种风俗不打击,这个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经营效益就会走下坡路,企业离破产倒闭也就可能不远了。
付出汗水收获“劳动成果”,挥洒汗水得到“成功价值”,而“口水飞溅”只能惹是生非和带来灾祸。古语多有:“言多必失”、“祸从口出”之说,就是警醒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尽量少言语,多干实事,多做好事、善事,不要言行脱节、知行不一;要知道,十次油腔滑调、油嘴滑舌的“口水”宣泄不如一次实打实地热汗挥洒,汗水浇灌的成果,更能证明一个人存在的能力与价值。当然,从管理的视角上来讲,用规范、健全的制度来约束和限制个别员工的“口水”随意“倾泻”很有必要,对付出汗水的员工也要用制度来保障其荣誉和待遇,只有这样双管齐下,一个单位“口水”的负面效应必能转化为“汗水”的正面效能和价值,让全员拥有健康、积极、向上的实干精神和自我赋能。
“口水”泛滥多误人误国,“汗水”付出多兴邦兴国。在家庭生活中也是一样,“汗水”能兴家、旺财,“口水”只能带来纷争、矛盾、怨怼,甚至冷战、暴力,所以,宁可干家务弄得自己满身汗水、一身臭味,也不要唾沫横飞,让口水溅落在亲人身上,弄得家庭乌烟瘴气、浊流滚滚;“汗水”能改变家境,“口水”能埋下祸根,虽然都是人身上的“水分”,可见“水分”的性质和作用大不一样;一个人,如果不考虑去当外交家、纵横家,还是收拢“口水”,三缄其口,多付出“汗水”为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丰盈的人生。
二0二一年六月十一日
☆ 作者简介:杨德振,工商硕士、中国散文作家、广东作家、酒店职业经理人、心智研究专家,已出版八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