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条你应该学会的阅读技巧!这样读书,才能高效产出!
很多人都爱买书,买回家以后,却常常束之高阁,一放就是大半年。最终的结果就是,书的封面沾灰了,包装的塑料膜却还没有撕下来。很多人也爱借书,每次去图书馆,恨不得把所有的好书都捧回家,结果还书的时间到了,书却没怎么翻页,怎么样借过来,怎么样原封不动还回去。有些人心里很想读书却没有时间,好不容易安排出了空档时间,结果看了半天,书页还停留在头几页,阅读的速度慢得让自己也抓狂。有些人看书的速度倒是提高上去了,结果书一合上,什么都想不起来,更别提如何利用书中的内容进行价值产出了。
怎么办呢?其实,你需要一本能够帮助你高效产出阅读价值的快速阅读术书籍。
《高效能阅读》,就是这样一本关于“阅读技巧”的书籍,作者原尻淳一通过阅读百余册阅读方法类书籍,经过实践亲测后,总结出89个有效阅读技巧,分别从“如何培养阅读兴趣;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如何提升阅读能力;如何应用阅读知识”这四个方面,给到读者“高效产出的快速阅读术”。
《高效能阅读》的作者原尻淳一,1972年生于日本埼玉县,他是一个效率专家,不仅是龙谷大学经济学部客座教授,同时还是"赫曼全脑模型"推广人、业务咨询师、生存技能培训教练等,身兼数职,仍然从容不迫地享受生活。
如何有针对性解决阅读难题呢?原尻淳一在这本书中给出了89条亲测有效的阅读技巧。这些阅读技巧,实际上是作者根据不同人的阅读程度,进行总结提炼,由浅入深,分别对应了三个阶段和一个应用:
·读书初级篇,主要讲如何培养阅读兴趣;
·读书中级篇,分享了很多关于提高阅读速度的技巧;
·读书高级篇,指导如何将知识立体内化,提升阅读能力
·读书应用篇,教你把阅读内容建立成个人数据库的技巧方法
整本书没有大道理,纯干货技巧输出,分篇独立,适用每一个读者根据自己的阅读基础,从任何地方开始阅读。
一、读书初级篇:如何培养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也一样,只有对它感兴趣了,才愿意投入自己的精力。
如何培养一个人的阅读兴趣?原尻淳一认为,那就要从改变体质开始,把原来“不善读书”的体质,改变成为“读书体质”,如此才能够爱上读书、沉迷读书并可持续地进行阅读。
1、爱上看书
爱上读书,是打开阅读大门要迈上的第一个台阶,作者分别从思想和行动上给出了有效的建议。
“不善读书的人,往往会被'必须从头读到尾’的强迫观念所束缚”
这恐怕是很多人对“看书”这件事心生畏惧的主要根源,特别是针对自己兴趣以外的书籍类型,比如工具书、比如经管类的书……那密密麻麻的文字,那令人费解的专用术语,有时候一段话看上三遍,也不解其意。不看吧,愧对新买的书;看吧,实在是个煎熬过程。这种“必须从头读到尾”的读书观念,无形中令读者内心滋生出“读书痛苦感”,继而厌恶看书,拒绝看书。
我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不是迫不得已,坚决不碰不感兴趣的书。直到翻开这本《高效能阅读》,看到原尻淳一开篇提出的第一个技巧,瞬间解除我多年来对于读书模式的思想禁锢,那就是 “读者10权利”
即“不读的权利、跳读的权利、不读完的权利、重读的权利、读不择书的权利、包法利症(易被小说内容感染的症状)、读不择地的权利、随意选读的权利、朗读的权利、默读的权利。”
这10条读者权利,首先保证让读者带上一份轻松愉悦的心情去打开一本书,这个动作,是爱上看书的第一步。
当然,爱需要行动,好比你爱一朵花,你就会给它浇水。
接下去,原尻淳一针对初入读书门槛的读者群体,给出了几个降低读书门槛的实用行动窍门,比如你可以从读一本薄书开始,循序渐进阅读;比如,你可以给去参加一些读书会、去咖啡馆或者图书馆看书,这都是能够让人爱上爱书的好办法。
2、沉迷读书
在《高效能阅读》这本书里面,原尻淳一始终强调社会要求现代人必须改变读书观念,一定要做到为了产出而快速阅读。有产出必先投入,“沉迷读书”是必经阶段,成为打开阅读大门需要迈上的第二个台阶。
如何让读者沉迷读书?作者给出了两种“契机管理”,即“绕道读书”和“专注状态”。
“绕道读书”,实则是一条寻访作者之路。也就是先不贸然去翻开一本著作,而是针对这本书的周边,去寻找自己的兴趣点,比如去查阅一下作者的成长背景,看一看有没有相关作者轶事,或者听一听作者的公开演讲……在蛛丝马迹中,先对作者本人产生兴趣,再用兴趣杠杆去撬动作者的思想著作。
打个比方,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蝉是幸福的,因为它的妻子不会说话。”
如果仅仅通过著作,让你去归纳总结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是不是感到吃力和困惑呢?
但是,如果你先去了解作者本人,或许就能够从他的生平事迹中找到突破口。据说是苏格拉底的妻子是世界三大悍妇之一,在他与妻子之间,有这样一件令人津津乐道的轶事。
有一天,苏格拉底的妻子又一次喋喋不休大骂苏格拉底,和往常一样,苏格拉底不为所动。恼羞成怒的妻子拿起一壶水就浇在了他的头上。你猜,苏格拉底什么反应?
没有反应,更没有暴怒,他很平静地说了一句:“雷鸣过后必落雨。”
从苏格拉底的生活实际做一番联想,我们可以发现,他可能存在极度严重的受虐倾向,由此也可以对他的哲学思想做归类,那有可能就是“受虐哲学”。
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句关于蝉的话,是不是就很好理解了呢?
这就是原尻淳一提出的“绕道学习”,当你了解到作者的轶事,对作者本人产生了兴趣,就会加强了解作者思想的欲望,并试图在阅读的过程中,去验证作者的生活痕迹,从而达到沉迷读书的目的。
用作者的话说,那就是:“读书是深入了解作者的手段而已!”
专注状态,指读者在翻开书的瞬间,就能够进入专注状态,不被外界打扰。这是很多现代人正面临的一大难题,便捷的通讯工具,导致我们随时都会受到干扰。一个人能够立刻将自己的状态切入到专注模式,很大程度也影响了阅读速度。
原尻淳一认为,专注状态是可以“仪式化训练的”,他自己就刻意进行练习。作者每周都会坐新干线去京都,他会把路途切分成若干区域,在不同的区域做不同的事儿。比如从东京站到新横滨站吃午饭,从新横滨站到名古屋写稿子,比如从名古屋到京都站读书。作者将这个时间模式进行多次练习固定之后,由此形成了自己的“专注时间”。
3、可持续阅读
在解决了爱上看书和沉迷读书问题后,接下去作者要解决的是“如何实现可持续阅读”。原尻淳一认为,重点只有一个,就是“激发读书的动力”,而具体的做法,则可以从求知兴奋、环境设定以及实体书店刺激,这3个方面入手。
“求知兴奋”,作者提出要链接同频者,也就是和你一样爱阅读的小伙伴,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同频小伙伴相处,他身上的努力奋进,会激励彼此共同进步。作者甚至提出,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读者完全可以去直接连线作者本人,与知识信息的根源相连,时刻激发求知兴奋,是保持可持续阅读的有效方法。
“环境设定”,作者认为一个良好、舒适的阅读环境,同样能够刺激一个人进行持续阅读。比如作者自己,他就打造了一个“家庭图书馆”,抬首之处见到书,举手之际取到书,不爱上读书也难。
这好比是一个敞开式的书架和一个闭合式书柜,前者一定会比后者更吸引人从书架上取下书来阅读。行为心理学告我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会成为第一刺激,进而形成条件反射。
如果条件不足,作者建议大家可以先从整理布置自己的书架开始,把可以利用起来的空间有意识进行打造,让身心处于书香氛围中,保持愉悦的读书心情,进而激发可持续阅读。
“实体书店刺激”,在这里,作者则建议读者一定要多迈开腿,去逛一逛实体书店,如果能够找到一家兴趣相投的书店,当你在书架上浏览的时候,突然邂逅一本心仪的书,这种兴奋感就像捡到宝贝一样,会让你有迫不及待想读懂它的欲望,同样刺激可持续阅读。
二、读书中级篇,如何提高阅读速度
现在真的是一个信息泛滥的社会,每天我们都会从四面八方接收到铺天盖地的信息,把原本我们就不宽裕的业余时间冲击得支离破碎。很多人都会感慨:时间不像乳沟,挤挤就有啊!
怎么办呢?必须提高阅读速度!在《高效能阅读》这本书中,原尻淳一说:
“正因为当今信息如此泛滥,所以从中迅速读取有效信息的技术不仅对商务人士有用,更是所有人都必须掌握的技能。”
在读书中级篇里面,作者主要围绕“速读”进行了技巧分享。
1、“速读”的概念和步骤
读书分两种,一叫“泛读”,一叫“精读”。“速读”就归类于泛读的范畴,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花最少的时间读懂一本书的精华”。
速读的步骤,大致如下:
(1) 目录读书:目的是检索阅读的位置
(2) 跳读+做标记:做法是检索应该仔细阅读的位置,并做好标记
(3) 仔细阅读:目标是准确把握内容
(4) 假设/创意:要及时做好笔记
2、达成“速读”的要点
即“关键词发掘”和“假说验证性读书”。
在前面的速读步骤里面,我们就发现了“关键词阅读”的身影,那就是要从阅读目录开始。
“关键词发掘”很好理解,却时常被我们忽略。很多人拿到一本新书,想当然就会从正文开始阅读,其实我们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先看目录。
目录所列的小标题,是作者对每一个章节内容提炼的要点,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关键词”。细读目录,能够让读者对整本书的内容做到胸中有数,然后就可以直接跳读到对自己有价值的内容页,这会比从头开始就一丝不苟地阅读模式高效得多。
好比上山摘果子,一个人沿着弯曲的山路前行,另一个人则抄小道提前到达,为自己节省出一大把在路上的时间。
在如今争分夺秒的快节奏社会生活中,掌握“关键词”发掘,能够为我们节省不少时间,从而达到速读的目的。
“假说验证性读书”,它其实是建立在关键词阅读的基础上。当读者浏览关键词的时候,实际上会引发内容联想,接着去寻找阅读关键词附近的内容,并且验证脑海中的假设与书本内容之间的分析比对,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这个积累分析的过程,会让知识从点变成线,从线变成面,继而从面变成立体,为自己积累下大量的知识财富。
3、达成“速读”的辅助工具
中国有一句老话说得特别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速读也一样,你要提升阅读速度,除了技巧方法,还必须得借助一些工具。在这里,作者原尻淳一分享了他自己特别好使有用的几个小工具。
便利贴:我是在作者的启发下,才开始尝试用便利贴来替代以前边看书边用笔划重点的方法。便利贴非常好用,大大提高了阅读速度。划线的过程,其实是对快速阅读的一种干扰。因为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每一次眼睛的注视,就会消耗时间,划线的动作无疑增加了时间消耗。
“用便利贴在感兴趣的位置做标记。”这个方法是作者多年来非常受用的心得,如果做得再仔细一些,我们还可以利用便利贴不同的颜色,对需要留意的内容划分出重点与一般重点。
书本“笔记”:也就是在书上直接写想法,成为原创笔记。在很多人的认识中,书是用来珍藏的,舍不得折页,更别提在上面圈圈点点写写。但是作者认为“要将读书视为自己实践产出的食粮,脏乱不要紧。”看书的过程中,随时有想法随时记录,这对再读非常有利,并且这些笔记还能启发自己的灵感创意,为价值输出做好准备。
“读书套件”:这是作者自己发明的一套读书必备工具,在一个小型资料袋中放入一本书、三色便利贴、圆珠笔、小素描本,随身携带,无论走到哪,只要有十分钟以上的时间,就可以掏出书进行阅读,便利贴、圆珠笔等小工具则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辅助。这就充分利用起碎片时间,时间的高效利用,也是提高阅读速度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三、读书高级篇:如何提升阅读能力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大量阅读是下笔的基础,但是怎么“有神”呢?还有一个关于阅读能力的较量,阅读能力在一个人的未来学习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提升阅读能力?原尻淳一认为,关键有两点,一要“知识立体化”,二要“积累个人化”。
“知识立体化”:社会无比现实,直白地讲,就是用薪酬买断一个人的职业专业技能。由此,作者提出首先要以成为部门专才为目标,进行垂直型阅读,在自己所属领域深入读书,积累实践,由此形成自己的“思考主场”,也就是“自己思考的轴”。在此基础上,再将30%的精力用于水平阅读上,去接触未知领域。
由此,作者总结提出了读书投资模式,即70:20:10。
70%投资所属部门相关业务书籍;20%投资未来有可能发展的新业务领域书籍;10%投资完全未知的书籍,由此形成自己立体化知识体系。
“积累个人化”:
阅读的目的,是要把所学内容吸收内化,融入进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就要求读者要学会对书籍进行解剖,只取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内容。
在这部分内容里,作者给出了相关“解剖技巧”,包括使用标记术将书解剖,对过期的报纸杂志进行剪辑收集;收集结构化图表应用到工作中,利用互联网云端技术订阅查收适用自己的相关资料。及时有效,将收集资料养成习惯,这对阅读的价值产出具有重要意义。
四、读书应用篇:如何建立自己的超级数据库
作者认为“读书的终极目的在于著书立说”,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各种方式,任何途径,建立自己的超级数据库。为产出而阅读的意义目的,正在于此。
在读书的应用章节里,作者非常详细介绍了把曾经读到的信息,进行创新表现,形成自己数据库的相关技巧方法。
比如传统形式收集法,用信息卡记录阅读内容,进行分类管理;去读书馆制作读书卡,把读到的有价值内容输入电脑。比如利用现代技术收集法,可以将自己的博客数据库化,把搜集的所有文档、图片统一输入进功能笔记应用中,利用云端技术,实现同步更新,实时查阅应用。
这个世界,正以惊人的速度前行变化着,置身信息洪流中,我们唯有牢牢掌握“阅读技术”,抓住有效的商业信息,才不会被时代抛在身后。日本作家原尻淳一的《高效能阅读》,是一本适用于任何人放在手边随时翻阅学习的“阅读技巧”书,帮助你解决阅读路上的所有难题。
(作者:木青,我有一个理想,就是能够拥有一张书桌,一盏台灯,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