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萍‖穿越时空的邂逅
春之繁华,让人眼花缭乱。看多了山山水水,花草树木的繁花锦秀,又想换个角度,看看远古的秃荒,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于是我就走进时光隧道,去穿越时空。看两千年前秦都帝国的盛世风采——秦始皇兵马俑。
朋友听我说要去兵马俑,都摇头不愿意随行,说那些土坑泥人有啥好看的。这次没约到朋友很遗憾。只好让女儿陪我去,她们都去过。女儿说:去别的地方,不懂历史真没什么好看的。我坚持要去,没办法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陪我去了。
说实话对于历史只是好奇,了解甚少。大女儿送我们到了兵马俑门前就回家了。小女儿带我去参观。刚一进去,哇塞!偌大的广场人山人海。旅游大巴车上满载国际友人,你看他们黄头发,黑皮肤,白皮肤形形色色。兴高采烈,呜哩哇啦,手舞足蹈。看得出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很感兴趣。又一车中国“夕阳红”们相互搀扶着从车上下来。后边的一位老先生头戴礼帽,手里拎着博士拐,鼻梁上架一幅黑墨镜。牵着一位温文尔雅的老夫人。他们简直就是珠联璧合,黄金搭档。虽然满头白发,可气质不凡。
老先生对老太太说,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最大的军事博物馆,1987年,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令全中国人自豪,令全世界人惊叹。我听着他眉飞色舞的讲演,那颗被凉水泼透的心开始热乎了,跟着他也自豪起来。我就一路跟着这对夫妇。老先生问夫人:“要带真人讲解,还是租电子讲解仪?”夫人说:“电子仪吧,省得里边人多,干扰。”我听明白了。对历史了解的人不是太多,需要讲解才能看明白。
于是女儿就给我租了电子讲解仪。刚一踏进一号坑门讲解仪开始讲解。我国西安兵马俑举世无双,绝无仅有的一处重要历史文物。规模宏大有两万平方米。八千多个兵马俑。其中一号坑面积最大,有一万四千六百二十平方米。有六千多个兵马俑。二号俑坑只有一号坑的一半,约6六千多平方米。由弩兵俑,跪射俑,立射俑和战车组成。三号坑最小只有五百二十平方米。据考古说是古时军事指挥所。三个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随着讲解一一观看。看一号坑里将军俑里的将军,身材魁梧高大,手势各不相同。也许是他们各自拿的兵器不同。他们千人千面,面貌不同,发型,服饰各不相同。可以看出秦统一后,展现了各民族大融合的影像。再看那些俑士,手持宝剑,抬头挺胸。一看这派头就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军。勇猛,神奇,给人一种震慑的威仪。武士俑里的武士身穿战袍,披挂盔甲,手持兵器,雄赳赳,气昂昂。一点也不次于将军。骑兵俑,一手持缰绳,一手持弓箭,待令击发,一副生死同归的架势。俑马膘肥体壮,昂首挺胸,只要松开缰绳,就会穿云破雾,直奔敌人。
二号坑和一号坑内建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齐全。是三个坑中最壮观的军阵,战车八十多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将军俑,鞍马俑,跪射姿俑更多。它划分为四个小阵,大阵中有小阵。阵中有阵,营中有营。环环相扣,难解难破。从布阵可以想象他们高超的军事能力,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三号坑称凹字形。它与一二号坑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秦始皇的最高军事指挥所。面积最小,防御最强,守卫森严。将士不同于一二号坑。俑士们个个面向东方,显然是秦始皇的御林军,在保护他的军事要地以及他的人身安全。
兵马俑真实地还原了战火纷飞,狼烟四起的战国时代。那横扫中原,攻无不克的秦朝大军,令人一览无余,浮想联翩。
看着听着,好像梦游大秦。陷入一种迷魂状态,分不清是真是假。秦人高超精湛的雕刻技术,兵马俑个个活灵活现。好像把我带到硝烟弥漫,奋力厮杀的古战场。我打开手机循环拍照,只怕露掉一处。里面人多为患,想看都难。我在人群中挤来挤去。
看完三个坑,去地下陈列室看发掘出土的两辆大型彩绘铜马车。一号铜车和二号铜车。此两车制作精美,珠光宝气,工艺高超。各个部件,连接精密。非常奇妙。龟贝型的车顶,内藏许多玄机。车轮三十根木头,每根间隔均匀。铜马制作精细,焊接神奇。两辆铜车从乘坐的舒适度,可以看出车主人身份及其高贵。一号车是开道车,上面应有尽有,合理独到。二号车肯定是秦始皇乘坐的御车。
观看兵马俑时,让人感到了秦人粗犷豪迈的宏大气势。当细细品味铜车马时,其缜密细致令人惊叹。通过听讲,观看,对兵马俑有了初步了解。据说刚出土时陶俑是彩色,遇到空气氧化后变成现在的模样,失去了它原本的灵性,变得僵硬,表情呆滞。这也是无法弥补的遗憾。所以考古工作者不敢轻易挖掘。他们对残缺的陶俑精心修复,才有今天惊世的俑。秦始皇具有历史影响的一代君王。生前的辉煌,决定了死后独特。他的生死都给中国历史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土坑泥人值得每个人去看。这些经典传承是历史留下的无价之宝。
秦始皇已在地下沉睡了几千年。而驰名中外的兵马俑,像一群忠心耿耿的护卫,守护着他的君王。
此次秦兵马俑之行,收获满满,在这里不仅看到了兵马俑,也知道了它的历史。但愿下一次来这里看到更多关于兵马俑精彩的历史。
作者简介:丁小萍,笔名幽兰,陕西乾县峰阳人,喜欢以歌词的格式用自己不成熟的文笔抒发情感,记录生活的点滴,让世界充满爱,让人生不留遗憾。
丹凤万湾虎山柿子醋,醉了南山不老人
地址:丹凤棣花万湾
电话:13992450905(贾虎山)
晒丹凤,你也可以秀
文学顾问:孙见喜 木南 东篱 远洲
主编:丹凤晒晒
责编:方子蝶 张芬哲 白月光 曹苌茳
校对:邻家小妹
自媒体支持:淮安文学坊 无言年华
温暖相见 家在商洛
大乾州 新新文学
力荐悦读 松风阁语
作者往期文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