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喜欢在自己的房子门前摆放一对石狮子﹖而不是石老虎﹖

古人都喜欢在自己的房子门前摆放一对石狮子,石狮子高大魁梧、气宇轩昂让人不由心生敬畏,用来做门神的确很好!有钱的人家用的是大的石狮子,而小户人家用的是小的石狮子,但又为什么不是石老虎﹖

狮子其实不是我国的物种,只是在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时,打通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往来,开通了丝绸之路,西域各国为了拉近与大汉朝的关系,就向大汉朝进贡了狮子,这样大家第一次看到了这种猛兽!

而后古印度的大乘佛教东传到了我国,受到佛教中的一些神话传说影响,狮子在古人的心中逐渐也成了一种值得敬畏的神兽,慢慢地狮子这一外来物种取代了兽中之王——老虎的地位,让老虎的地位尴尬起来!

物以稀为贵,狮子又是高大威猛,据说还可以震慑妖魔鬼怪、威武避邪,在佛教中有“狮吼佛”,一种猛兽到了一个新地方就变成了瑞兽,这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汉代的皇室也就开始在建筑中用石狮子来避邪。

皇室中的建筑用了,帝王陵墓也没能例外,于是从汉唐时开始,帝王陵墓、豪门贵族的坟园,石狮子经常与石马、石羊等摆放一起,但此时石狮子并不普及,只出现在陵寝坟宅之前,目的是让人产生敬畏之心!

到了唐宋以后,石狮子开始被民间广泛使用起来,只要是大户人家就会在自己的大门前置放一对石狮子,就像在门上贴上一对门神一样,都是用来作为守护门户,驱除邪灵鬼怪,既美观又寓有纳福招祥瑞之意。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民的审美习惯也发生了改变,每个朝代的石狮子也造型不一,各有特色,汉唐时石狮子造型强悍威猛,元朝时体瘦而雄壮有力,明清则较为温驯,但到清朝时,石狮的雕刻基本上就定型了。

不同时代的石狮子体现了不同时代古人心中的向往,所以雕刻呈现不同的特点,也显示出不同的地方特色。因此,石狮子还有南狮北狮之分。北狮雕塑朴实,外观较凶猛威严;南狮雕饰繁多,外观较活泼有趣。

古人认为,万物皆有阴阳之分,阴阳是互相关联,讲究阴阳协调,所以石狮子的摆放也有一定规矩。通常是一雄一雌,双双对对,左雄右雌,符合男左女右的阴阳学说。石狮子在民间有辟邪作用,一般用来守门。

摆放在大门左侧的是雄狮,通常雕塑造型是足下踏一绣球,象征权力无限;右侧雌狮则是足下依偎着一幼狮,象征子孙绵延。石狮子其实价格不菲,对于普通大众是一件奢侈品,所以,古代只有大户人家里有!

古代的舞狮,其实是参考传说中的狻猊,它是龙生九子之一,晋朝的郭璞说:“狻猊,狮子。亦食虎豹。”把狻猊说成狮子,以虎豹为食物,古人害怕老虎豹子这些野兽,所以把狻猊即狮子视作守护镇宅的神兽。

不过其实,古人房屋前的石狮子和舞狮的形象与非洲狮子,它们的差距是蛮大的,大家可以去看看石狮子与现在狮子的图片,它们根本就长得不一样,石狮子和舞狮的形象也许是古人心中对狮子形象的再加工。

毕竟在那个时候,古人狮子是基本见不到,在东汉灭亡时,四百年战乱之后,安西都护府才在唐朝手中重新建立,大部分时候,人们只能靠想象和记载来雕刻狮子,所以和现实中的狮子长得不一样,实属正常。

不过,我有些奇怪,为什么古人要用石狮子而不是用石老虎?难道是因为狮子是外来物种,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吗﹖这其实是因为老虎经常伤人,肆虐一方,白虎煞乃又不吉利,所以人们并不喜欢用石老虎镇宅!

也许,这里是有佛教的因素在,佛教传入之后,寺庙前都有一对石狮子,但历代帝王对佛教的态度不一,南北朝时期的南朝齐的开国皇帝萧衍,笃信佛教,一度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景象。

石狮子用来做门神的确很好,无论是在皇室还是在民间流传几千年了,都没有发生改变,古人为什么喜欢用石狮子来做门神?而不是石老虎﹖现在大家应该了解一些了,你们是否有不同的见解﹖欢迎留言讨论!

写于湘南千年水乡古镇大浦

2021.1.29.21:1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