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庐书屋·王凌琴散文】村姑与货郎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村姑与货郎

——时光行吟之二

文|王凌琴

沙苑南边,渭河北岸,有一狭长地带,偏僻闭塞,紧挨沙坡根儿一摆儿排开十多个村庄,她有一个形象的名字:人称“缠沙”。这地方,除了每村的麦罢会,再是一些古会,就没有集会可赶了。要想赶集,一是过渭河到河南里的焦镇或庙上(华阴庙),二是翻过沙苑到三十里外的羌白镇,或是到五六十里外的“州里”(大荔县城),购卖生活所需,十分不便。于是,走乡转村的货郎便兴时了,成了村里最受欢迎的人。

货郎往往是一身短打扮,皂衣皂裤,裤脚往往绑着,走起路来利索。他们肩挑货担,手拿拨浪鼓,每一进村,那拨浪鼓便打起来。“梆琅琅梆琅琅......”那动听的鼓声,就从村南传到村北,从巷里传到巷外。

槐树下,柳荫旁,货郎打开了花花绿绿的货物,花布,丝线,纽扣,羊毛头绳,银发卡,针线,胭脂粉等,但凡女人用品应有尽有。

另一种货郎是卖日用品的,油盐酱醋,糖果香烟,煤油火柴,甚至蒸馍烧饼,凉粉饸烙,粽子晋糕等等地方小吃,香气四溢。当然,村上也有杂货铺,但车走车路,马走马路,谁也不影响谁,而且是一种互补。

货郎最受妇女和孩子的欢迎,你看,货郎担一停下,女人和孩子很快围上来,挑这挑那,讨价还价。也许买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买东西的过程,那是一种无比的享受。如同现代女人逛大街,逛商店。就那么一个上午,什么也没干,什么也没想,整个儿陶醉在那温馨的气氛里挑过来,捡过去,或买了一块花手帕,或买了一只银发卡,或买了几种花丝线,或到底什么都没买成。却享受了那种你挑我捡的喜悦,从不窜门子的媳妇女子们到这一刻就认识了,或者羞羞答答,或软声细语,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从此大家彼此熟了,慢慢的成了好姐妹,好伙伴。

货郎走了,女人们回到了灶台旁,纺车旁,轻吟低唱,货郎歌便编出来了。传唱了不知多少年。

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又是在婆狭小阴暗的火炕上,我坐在她身边,她启动了没有一颗牙齿的嘴唇,念出了这段货郎歌。

生意人,幺老板,兴买夜夜去发办。

又卖的俱是妇女钱,货郎只把鼓儿摇个叮当响,

惊动房中女娇莲。挽住钢针盘绒线,

迈步金莲到门前,叫声货郎你听言。

货郎听着有人叫,把担搁在路中间。

请问大姐你买啥?

松江布,杭州线,蒲阳绸子苏州缎。

临潼县里好手帕,广东发的好云肩。

汝宁府里胭脂粉,云南打的白铜簪。

庆阳府里好戒指,洛阳城里好香串 。

货郎听得发毛了,拿上红布当绿布,

拿上真青当浅蓝。拿上扣子寻扣子,

拿上头绳当丝线。只管寻,只管翻,

翻得箱儿冒头尖。

不要寻,不要翻,不要绸也不要缎,

不要手帕共云肩,胭脂官粉我都有,

五色丝线样样全。扯给我二尺毛红布,

再要三尺好浅蓝。珐蓝戒指要八个,

溜金扣儿一整圈。货郎担起担儿就要走,

小大姐赶上只要他还。

但凡货郎,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在这儿却败在了一个伶牙俐齿轻盈秀丽的年轻女子手里。只见她一连串的排比铺陈,把各地的名产罗列了一遍,以见多识广来衬托自己的高贵身分,从气势上压倒了货郎。货郎早已乱了方寸,找不着北,赶紧担上担担一走了之。好一幅刁钻闺秀戏货郎的有趣图画。

货郎终于担起担儿一溜烟走了,他来到另外一个巷里,这时,又出现了另一个“女婵娟”。

路南闪出个女婵娟,脚踩门槛扬声叫:

叫声货郎你听言,货郎听得有人叫,

将担儿放在路旁边,请问大姐你买啥?

我娘在家病,三天没吃饭,

连刀割给我二斤肉,小葱给我抓一把,

豆腐要斤半,只要半辫蒜。

货郎抬头用眼观,小大姐儿门前站。

两条乌黑半截眉,下面一对红眼圈,

头上三支黄毛还挽了个杏核卷。

裙下一双金莲小,要长足有一尺长,

要宽足足四寸宽。红鞋绿绿口,

上绣一对花老犍。

这位“小大姐”可能正害红眼,错把此货郎当成彼货郎。或者她本身就是个红眼,头发稀黄少,还挽了个杏核大的发髻;脚片粗又鄙,那双绣花鞋上竟然绣的是一对花老犍牛!哈哈,太有趣了。和前面那位俏女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又是一幅生机盎然的“货郎与小姐”图画。

另一首,也是关于货郎与村姑的,在这首歌谣里,有了爱情的表白。

关中道上,礼教森严,男女爱情是无法表达的。由是感叹陕北民歌关于爱情的歌唱,那么热烈,那么缠绵,那么纯真,那么绝望!而关中道上则是沉默无言的。沉默无言的表象下,人们真的麻木了吗?

在民间探访,终于得到了一些微弱的信息,听到了流传于底层的歌谣。这些歌谣也是吟的,不能象陕北民歌那样敢于放开嗓门高歌。有一首“五更鸟"是这样吟的:

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儿圆,

春风摆动杨柳梢,货郎进村来。

货郎把鼓摇,贞贤把手招,

招来招去招到了前门上。

你要荷包戴,就该自己来,

为什么叫人捎书把信带?

货郎未开言,买货的人儿围过来,

有话不敢说。

货郎二次来,琐呐声儿哀,

花轿门前放,贞贤头顶盖头哭哭啼啼上轿来。

货郎好无奈,只拾到一朵花。

货郎歌所反映的时代已经远去了,留下了这两首货郎歌,供人们怀旧,供人们回味。

作者简介

凌琴,姓王,平生喜文学,爱绘画,好音乐,乐文史,更崇书法。多年笔耕,舞文弄墨,艰难前行,一串脚印。自以为天地间一匆匆过客,如草芥之于土地,浪花之于江河,微留划痕,仅此而已。歌曰:我所生兮渭水边,我所居兮沙之苑,此生无成兮自嗟叹,惟将余光兮写故园。

主编:李跃峰

本期小编:草庐居士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图片来源:网络搜索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心灵圣地,芝兰之室。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