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馈赠【随笔】
李跃峰,笔名(网名)山野俗人,陕西省大荔县人,生于1966年10月,酷爱文学。是江山文学网签约作家、江山之星。曾在国家各级报刊发表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多次。其中,中篇小说《梁燕妮》于2010年获得了首届全国“铜锣湾”杯“孝问苍生”孝文化征文大赛二等奖,栏目剧《咱们村的监委会》获得了2011年全国廉政短剧大赛铜奖,短篇小说《书怨》获得了2009陕西省首届“益秦”杯“与法同行”征文大赛优秀奖。著有长篇小说三部,中短篇小说数部,散文百篇,诗歌几百首。
孤独的馈赠
原创/李跃峰
世人绝大多数都喜欢热闹,厌恶孤独,可我却喜欢孤独,享受孤独。我喜欢一个人坐在春日下,沐着和煦的春风,品着粗茶,望着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车发呆。嫩绿的树叶美丽的鲜花欢欣着我的心情,虚化的大脑与环境净化着我被世俗污染了的灵魂,我享受着难以言传的愉悦和舒适。如果时间允许,也许我会这样坐一整天或者几天,甚至一辈子。在陕北工作的时候,我曾这样静静地坐了一个月之久。那种感觉非常好,自己俨然就是环境的一部分,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干,完全融入了美丽的春景及啁啾的鸟鸣里。
孤独喜欢孤独的人,在孤独里呆的时间久了,孤独就会送给喜欢孤独的人许多馈赠,有的还是价值连城的馈赠,即使你是被动地迫不得已地处于孤独之中的。据《每日邮报》报道,六岁的英国小女孩依瑞斯·格雷斯·哈姆肖(Iris Grace Halmshaw)有严重的自闭症,那可是绝对的孤独,它把自己紧紧地封闭在了自己的世界里,始终无法开口说话,医生甚至曾经诊断她可能终生不会讲话。在那个无人能够进入的世界里,陪伴她的只有一只缅因库恩猫图拉(Thula)。她的缅因库恩猫图拉(Thula)帮她找回了自信。在猫咪的陪伴下,她还发挥了自己的艺术天赋。猫咪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依瑞斯的父母买来了这只名叫图拉的猫咪两年后,依瑞斯竟然奇迹般的开始说话了。患有自闭症的依瑞斯其实是一个艺术天才,三岁的时候已经展现出了绘画的才华,其印象派风格的作品甚至被媒体称赞为“小莫奈”。她的作品在全球拥有众多粉丝并被许多名人收藏,好莱坞著名影星安吉丽娜茱莉都买了她的画。
孤独的人是能够独立思考的人,是能够坚持己见的人,是不敢苟同与他人意见的人,因而也是能够成大器的人。凡是能被所有人认可的人,大都是以放弃自己主见,迎合他人意见的人,也是平庸的,难以成就大事的人。孤独的人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厌恶孤独的人是不知道的,也不了解的。他们常常把孤独者视为异类,并不时地加以嘲讽,叫他们为神经病,这就让一部分想坚持个性实现理想的人迎合了那些嘲讽者,从而杀灭了自己的理想和个性而成为平庸的人。而那些被所谓的聪明人视为神经病或傻子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坚持到底的人却最终取得了成功。只是到了别人成功的时候,那些自认为聪明的人才会酸溜溜地说:“那时候,他(她)比我差远了,我要是坚持到现在,可比他(她)红多了。他(她)无非就是有点傻,不怕人笑话而已。”说完还要嗤之以鼻,不屑地“哼”那么一声。
2011年,出生于山东菏泽的四十二岁的农民朱之文,以一曲天籁般的《滚滚长江东逝水》获得了《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第五名。2012年登上中央电视台龙年春节联欢晚会演唱节目《我要回家》,终于名扬天下。可在成名之前,他却是别人嘲笑的对象。在村里人的眼里,农民就是农民,就是和他们一样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没事时就聚在一起打打牌聊聊天喝喝小酒打发日子的人。可他却不是。他喜欢唱歌,所以,经常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在一切可以唱歌的地方练习唱歌。于是,他就在村里人那里成了异类,成了神经病。后来在妻子的反对下,他才买了一台快要报废的专业音乐设备,在自己屋旁建了一间狭小的“隔音室”,悄悄练习唱歌。说实话,如果没有对音乐的绝对喜爱,他肯定会在成功前被那些议论和嘲笑逼疯的。
孤独的人没有或者很少有朋友,他们只能独自面对大自然或者自己的灵魂,和大自然或者自己的灵魂对话。他们行走在大自然里,把自己完全融进大自然的美景里,和鸟雀鱼虫同享森林之静幽,山川之巍峨。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就会放眼辽阔的天空,探寻深邃的宇宙,思考宇宙大道和人生哲理。老子、庄子、司马迁等贤哲,退隐于人生的一隅,创作出了他们各自伟大的著作《道德经》、《庄子》及《史记》。孤独的人经常和自己的灵魂对话,对照着自然大道和法律法规、风俗道德,对照贤哲的思想或者真善美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素养和品质。伟大的的孤独者是很享受孤独的感觉的,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伴随着宁静的愉悦和融汇了空灵的舒适。他们在面对寥廓壮美的大自然或者自己灵魂的时候,就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宇宙大道或者圣贤言行来检讨自己的过往,修正自己的言行,不断地地使自己向贤哲靠近,减少贪婪和欲望,修炼仁爱和奉献之心,从而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所以,他们最明白生活的哲理,最容易达到快乐和幸福的境界。释迦牟尼因自我孤独而悟,创建了使自己和信徒离苦得乐的佛教;孔子因坚持仁爱礼乐而甘享孤独,从而成了千古帝王之师,被司马迁誉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圣人。
叔本华说,“独立思考的人,是精神上的君王。”“学者是成天阅读,研究书本的人。而思想家、天才,以及那些照亮世界、推动人类发展的人,则是直接运用世界这本大书的人。”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岁),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坎坷。二十六岁时听力渐渐衰退四十五岁时耳朵完全失聪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是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而奋臂呐喊,写下了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的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开发中心主任,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年2月14日,屠呦呦荣膺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获得拉斯克奖时,屠呦呦已经是八十一岁高龄了。而在此之前的八十余年,她一直居于孤独之中,潜心科研,默默无闻。她甚至没有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被当时的媒体报道称为“三无”科学家。这八十余年的孤独没有白“享”,它给予了屠呦呦伟大的成就与荣耀。
孤独是智者的配饰,是勇者的标志,只有那些伟大的人才配拥有孤独。
2016年5月31日于渭南
往期散文推荐:关于白蒿的故事与记忆【散文】
特别声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