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青铜器,鉴铭文,知历史,品艺术之精华(一)

鉴于本人对中国青铜文化艺术和历史的热爱,以“赏青铜器 ,鉴铭文,知历史,品文化”为题材,通过信息网络平台搜集到前人、先辈,以及同样热爱青铜器艺术的作者所发表文章,通过整理剪辑和重新编辑,以期达到向更广泛对青铜器文化艺术和历史爱好者宣传的目的。剪辑编辑整理过程,尽可能保持了原作者所发表文章的本意或原意,个别词句和结构有所调整,如有冒犯或侵权,请微信明确告知,本人将不吝改正。

本期重点摘录了微信昵称为RK588作者的八篇文章加以整理推广,希望能够得到原作者本人,浏览求知者和鉴赏家的喜欢。

小臣缶fou方鼎

商代晚期的青铜器。高740厘米,口径22.5×425厘米,重6.18kg。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器物方唇,二直耳,长方形腹,四柱足。颈饰夔纹,以云雷纹为底饰,腹饰大兽面纹,腹面两侧下部均饰一倒夔纹。 器内壁铸铭文4行22字铭文。

小臣缶方鼎铭文释文:

王赐小臣缶渪积五年,缶用作享太子乙家祀尊。口父乙。即:商王赏赐其近臣渪地五年的积贮。 因此作了这件鼎,置于家庙,用来祭享死去的父亲太子乙。

禽簋gui

器高13.7厘米、口径19.2厘米,小侈口,折沿,略鼓腹,高圈足,兽首双耳,带有较短的长方垂珥。颈和圈足均饰有三列云雷纹组成的兽面纹,颈部饰浮雕兽面纹,西周早期作风。有铭文23字。

史料记载,西周初年,武王因病过世,其幼子姬诵继位,是为成王,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政,协助成王处理政事。不久,“三监之乱”爆发,原分封于殷商旧地的管叔、蔡叔及殷纣之子武庚禄父起兵叛乱,叛乱得到徐国、奄国、薄姑等东方小国的支持。叛乱的影响很大,周公调大军东征,“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才得以平叛。而此次叛乱的主角武庚被杀,管叔自杀,蔡叔被俘,奄国被灭。周公东征奄国的史实不仅被史书详细记载,在出土的青铜器上也有明证。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禽簋铭文就记载了这一重要史实。

禽簋铭文释文:

“王伐奄侯,周公谋禽祝,禽有脤祝,王赐金百寽。禽用作宝彝”。铭文记载成王征讨奄侯之前,周公旦训导其子大祝伯禽,伯禽以脤器致祭,成王赏赐大祝伯禽金百寽,禽用作宝彝以资纪念,亦有告慰祖先之意。

史颂鼎

史颂鼎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代的史官名颂者所作,现藏于上海博物馆。通高37.3厘米、口径35.7厘米,重9.25公斤。大立耳,垂腹,近平底,三蹄足。口沿下、腹部和足部上分饰变形兽体卷曲纹、波曲纹、兽面纹。铭文62字,记载了史颂受周王之命省视苏国。

史颂鼎铭文释文:

隹(唯)三年五月丁子(巳),王才(在)宗周,令史颂(省苏)友、里君、百生(姓),帅(堣、偶盩)于成周,休又(有)成事,章(苏宾璋)、马亖(四)匹、吉金,用乍,颂(其)万年无彊(疆),日(扬)天子令?(景命),子子孙孙永宝用。

子仲姜盘

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青铜器,口径45厘米,高18厘米,重12.4千克。形体较大,器质厚重,整器风格质朴浑厚,口折沿,浅腹,圈足,并在圈足下置三只立体爬行猛虎,老虎身体侧面与圈足边缘相接。盘壁两侧设有一对宽厚的附耳高耸,其外侧装饰有云纹。盘的前后各攀有一条立体曲折角龙,龙头耸出盘沿,曲体卷尾,攀缘于盘腹之外壁,作探水状;腹壁装饰着变形兽体纹。盘内有能够在平面旋转的小动物,平均长度只有6.5厘米。瓷器对于春秋早期青铜器铸造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实物例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子仲姜盘铭文释文:

佳六月初吉,辛亥大师作,为子仲姜盘,盘孔硕且好,用祈眉寿子子孙孙永用为宝。

德方鼎

西周早期青铜器。通高24.4厘米,口纵14.2厘米,口横18厘米,口沿的两边有两只立耳,折沿浅腹、柱足细长。腹饰为兽面纹,两侧的龙形纹以细雷纹为底,足上端饰牛首纹,纹饰清晰规整,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德方鼎铭文共5行24字。记载了周成王在东都成周为武王举行祭祀一事,因掌管祭祀的贵族“德”受到成王认可,赏赐给他20串珍贵的贝壳。德铸造礼器以示荣耀。铭文上的“蒿”即“镐”,今陕西西安附近,周武王灭商后在此建都。“成周”,在现今洛阳附近,武王的继任成王诏令召公和周公在此建立东都,从而加强对东部地区的统治。此器物铭文不仅证实了文献的记载,还弥补了记载的不足,德方鼎刻铭文有些字有所简化,比如“德”在铭文中由双立人和直组成,表示行为端直;而同时代的另一个德字,下面又加了心,表意更为抽象。郭沫若推测周代时繁形字和简化字都在社会使用。

德方鼎铭文释文:

隹(唯)三月王才(在)成(周),自(镐),咸,王易(锡德)贝廿朋,用乍(作)宝(尊)彝。

郑季盨xu

西周晚期青铜器。通高19.7厘米,口横14.5厘米,口纵11.8厘米。体呈椭圆形,直口鼓腹,两侧端有兽首耳,圈足下连铸四条兽面扁足,盖面隆起,上有四个曲尺形扉,可以却置。盖、器同铭,铭文字数各39字。

郑季盨铭文释文:

为隹(唯)王元年,王才(在)成周,六月初吉丁亥,吊□(剸叔)尃父乍□(作郑)季宝钟六,金□(尊)盨□(四)、鼎十,□(郑)季□(其)子子孙孙永宝用。

散伯簋gui

西周晚期青铜器。通高22.9厘米,口径21厘米。敛口鼓腹,一对兽首衔环耳,圈足外撇,下有三个兽面足,盖隆起上有侈口圈状捉手。通体饰瓦沟纹,圈足饰两道弦纹。

散伯簋铭文释文:

散伯作夨姬簋其万年永用。

庚儿鼎

东周晚期徐国的青铜器。高43厘米,口径48厘米。腹部有蟠螭纹两层,中间隔以陶文,耳部是蟠螭纹,足膝部作饕餮纹。山西侯马上马村墓地出土,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院。

庚儿鼎内壁铸有铭文3行29字,说明作器者名“庚儿”,徐国国君之子。传世沇儿钟铭文有“徐王庚”之谓,那么庚儿鼎的庚儿应该就是沇儿钟的徐王庚,可知这是一件徐国青铜器,并且是徐王制器。徐为江淮间的赢姓国家,一度势力很强。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多次征伐南淮夷就跟徐国有关。进入春秋以后,与楚、吴、齐等国或友或敌。公元前512年为吴所灭。

庚儿鼎铭文释文:

隹正月初吉丁亥徐王之子庚儿,自作飤緐,用征用行用龢用鬻,眉寿无疆。

(0)

相关推荐

  • 应国贵族墓地出土青铜器赏析

    应是商周时期中原地区的一个古老封国,据甲骨卜辞记载,商代已有应国.西周灭商以后,周武王封其子于应,应便成了姬姓封国,直到春秋早期被楚国所灭, 历时350 余年.应国贵族墓地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薛 庄乡北 ...

  • 凤鸣岐山——周原青铜艺术展

    时间:2015-04-15--2015-06-14 地点:山西博物院一层临展厅 周原是周人的发祥地,核心区域就在今陕西省岐山.扶风两县交界处.自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迁居于此,至平王东迁,这里始终是西周 ...

  • 李学勤:由清华简《系年》释读沬司徒疑簋

    清华大学所藏战国楚简<系年>,已发表于整理报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二辑[①].<系年>是一部久已佚失的史书,以二十三章的文字篇幅,概述了周朝建立以至战国前期的历 ...

  • 记载周朝重大历史的文物,却被外国博物馆收藏,70多年只回国一次

    中国人对于祖先创造的文明,历来是非常珍惜的.在精神方面,大凡盛世都会修书,弘扬文治,而且还要编修前朝的史书,引以为鉴.在物质方面,中国从来就有收藏古物的传统,宫廷有相应的机构,民间有大收藏家.在封建时 ...

  • 赏青铜器,鉴铭文,知历史,品艺术之精华(二)

    鉴于本人对中国青铜文化艺术和历史的热爱,以"赏青铜器 ,鉴铭文,知历史,品文化"为题材,通过信息网络平台搜集到前人.先辈,以及同样热爱青铜器艺术的作者所发表文章,通过整理剪辑和重新 ...

  • 「老游评书」读书历史的鉴古知今 阅读责任的全面阐释

    <阅读是一种责任> 于殿利 著 撰写 | 游苏宁(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 ● ● ● 恰逢世界读书日临近,笔者认真阅读了于殿利先生的新作<阅读是一种责任>.书中涉及的主要内容包 ...

  • 【含英咀华】赏茶 鉴壶 品梦——娄德平《茶道》诗赏析 | 徐景洲

    茶与诗历来有缘,古往今来以茶入诗者多多,娄德平先生的短诗<茶道>即是咏茶诗中不可多得的妙品. 茶道 饮尽晨露, 喝断晚霞. 老壶内---- 又放进星星一把. 手不离壶, 摸一摸乾坤有多大, ...

  • 走进中国古代青铜器历史与艺术的异彩世界

    走近中国古代青铜器, 起初或将有感于早期青铜器与汉字艺术的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研读之际, 或将沉迷于金文世界的包罗万象.壮阔恢弘: 总而览之, 则又将叹服于早期中华文明的渊远流长.绚丽多姿. 欣赏宝 ...

  • 陕西历史博物馆赏青铜器下篇:木一古美术分享

    陕西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陕西古代文明>,以历史进程为线索,选取各时代的典型文物进行组合陈列,来揭示陕西地区古代社会文明发展状况.该陈列展厅面积4600平方米,共三个展室,分为七个部分(史前 ...

  • 陕西历史博物馆赏青铜器中篇:木一古美术分享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青铜器颇为丰富.已登录注册3900多件.藏品时代上起商周,下止秦汉.种类有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其中最为典型的商周青铜器,许多器物(如多友鼎.师献鼎等)上铸有史 ...

  • 陕西历史博物馆赏青铜器上篇:木一古美术分享

    陕西历史博物馆青铜器上篇  木一古美术分享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青铜器颇为丰富.已登录注册3900多件.藏品时代上起商周,下止秦汉.种类有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其中最为典型的商周青 ...

  • 过新年,到新县城品艺术盛宴赏名家书画吧

    近日,迎新春"岭南名家中央苏区行"写生作品展暨"艺术视觉看梅州"岭南书画名家精品展在梅县区文体中心二楼(广东客都书画艺术研究院)举行. 本次画展,名家荟萃,有岭 ...

  • 西方建筑——从历史、艺术、特征等读懂她的美(下)

    中世纪的欧洲正处于宗教狂热中,每一座大教堂不单是地区的宗教中心,更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礼仪中心.为了展示上帝的伟大,同时让信众感到荣光,天主教愈发把教堂建得越来越大,塔楼盖得越来越高,尤其是垂直的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