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字到底怎么读?
儿,在汉字中有比较特殊的身份,除了表示自己与身俱来的“男孩子”的意思之外,还在语言的流动中承担了一个“儿化”的任务,就是在语流音中承担了任务,所谓语流,就是流动的,转瞬即逝的说过的话,在语流中产生音变的现象,有变调、轻声和儿化。变调的字有几个,比如,一、七、八的变调等,变调更纯粹,没有发生意义的变化,而轻声和儿化,比较复杂,一旦轻声和儿化了,就有了情感色彩。
先说轻声,轻声可以区别词意和词性。龙头 水龙头中,水龙头的头就是轻声,龙头就是本音,意思不同;老子,子,如果是轻声,就表示父亲,如果是本音,就表示那位写过道德经的先贤。
再看儿化,儿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读音,一个读本音,一个是儿化音,为了清楚期间,把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这部分截图如下:
儿化的特点就是它不是独立的音节也不是音素,而只是一个表示卷舌动作的符号。儿化可以区别字义、词性,还可表达感情色彩。
既然并非独立音节,注音的时候,自然跟独立音节是不一样的呈现方式,从大学的《现代汉语》教材到通行的、代表国家语言文字规范的《现代汉语词典》,对儿化音中儿的注音,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儿字和前面的字一般大小,两个字公用一个音节,一种是不一般大小,儿作为下角标,注音只出现在前面一个字上面。
今天翻看各个版本教材,突然发现在这个问题上,大家的意见竟然如此不统一,突然想起人们久久议论的,语文没有确定的教学内容这个问题。关于儿化,其实就是个最不需要个性化思考的,知识点的问题,在知识点上,各个版本的教材,居然也有各不相同的呈现方式。
《现代汉语词典》是“遵照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为确定现代汉语的词汇规范而编写的”“全面正确地执行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和科技术语规范”的一本辞书,在对儿的注释中,写到:“er2,后缀,注音做r”。用这个标准判断,上述内容,自然泾渭分明了。
此外,几个版本的教材同时选取了叶圣陶先生《小小的船》一首小诗,各个版本的注音也各不相同。
在这首小诗当中,儿字被标为轻声和本音两种形式,各个版本教材呈现出不同的处理方式,为此,专门采访了几位有经验的特级教师,几位老师不约而同地这样说,“这个字要占位,读作本音。”
同类型的问题,在别的儿歌里,其实同样存在,比如部编版教材一年级上册,《月儿弯弯》就很明显体现了老师们所讲的占位的问题。
月儿弯弯挂蓝天
小溪弯弯出青山
大河弯弯流入海
山路弯弯到校园
这是一首整齐的儿歌,月儿、小溪、大河、山路对应关系明显,月儿读作本音才能跟下面的句子一起工整铿锵地读出来。
还有《家》
蓝天是白云的家
树林是小鸟的家
小河是鱼儿的家
……
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部编版教材在给这类型的儿歌注音的时候,都注了本音。
这里“儿”字,因为处在儿歌的语境中,作为独立音节,要跟其他内容进行对应,也就是要“占位”,所以,注音的时候,要单独一个音节呈现,而不再标注为儿化音的后缀形式。
综上,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儿化音作为一个非独立音节,标音的时候必须跟前面的音节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音节;带而的词语如果出现在诗歌中,有跟下文对应的关系,就要读作本音,标注为本音,不再语流音变。
千万不要认为我闲的没事,抠点这小问题,这只是窥一斑的问题,假如有一天高考命题,给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注音,使用人教版的、语文版的、部编版的孩子们估计答案都不一样,那么,正确答案应该从了谁呢——当然,伴随着高考命题的科学化,这个可能性会越来越小。但是,也要考虑一线教师,他们每年还要带着孩子参加各种考试,自己还要赛课,究竟读什么,就不是个小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