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对于跟霾连用表示不满!
雾,《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水汽不特能凝为露,倘早晚为天空凉气所缩,亦能腻而为雾,纵目空际,白气迷漫,宛如雨后炊烟,笼罩屋顶,重者至咫尺莫辨,航海者有戒心焉,风日开明,自能解散。”
水汽不仅仅能凝结为露珠,还可以凝结为雾,雾很美,但是雾对于航海者而言,是需要警惕的。雾要散去,一方面靠风吹散,一方面需要太阳照射。雾造成的美景,如梦如幻。成为诗人们歌咏的对象,最著名的如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雾里看花,是一种朦胧的,不可捉摸的美。
(雾里芒草,在微风中摇曳,摄于海南白沙)
(雾里山城,摄于海南白沙)
作为一个典型的北方人,对雾的感觉在去南国之前,基本没有。就是雾里看花,不知道具体什么状态。等真正见到之后,惊艳了!原来,雾与北国这几年流行起来霾看起来好像差不多,但是,其纯洁程度,舒适程度,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那是一种湿润的,轻盈的,氤氲在山水之间的仙气飘飘。
也难怪,根据《水经注·夷水注》:“大溪南北,夹岸有温泉相对注,夏暖冬热,上常有雾气。”雾的形成,条件是首先有水。北国的空气干燥至此,尤其冬天,到了那里都是噼里啪啦的静电,哪里有什么雾,一定是霾!
(雾里芒草,在微风中摇曳,摄于海南黎母山)
(九架观雾,摄于海南白沙九架岭)
(唐诗宋词里的山河 摄于海南白沙细水乡)
(九架观雾,摄于海南白沙九架岭)
在静谧的乡下,晨起,看雾在山间流动,有炊烟袅袅,鸡犬相闻,自然十分惬意。然而,也如《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谈到的,雾重之时,“咫尺莫辨,航海者有戒心焉”,由于浓雾造成的海难,法国作家雨果曾经在其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中有过非常深刻的描述。这篇小说被选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的8单元《危急时刻》中。
文中,有几处描写大雾的片段,边读边想象那个夜晚,在浓雾下的惊心动魄,仍然觉得惊魂难定!
出事的那天夜里,“大海上夜色正浓,大雾弥漫。船长站在舰桥上,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
“雾越来越弄了,轮船驶出南安普敦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
“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
“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浓雾是引发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在距离大船沉没只有20分钟的时间里,哈尔威船长救了60个人。凭借自己的专业水平、专业情意,做出了精准的判断,镇定、果断、迅速地在纷乱中树立了自己的权威,让救援工作能够井然有序地开展。
最后,船上所有的人,都离开了,只有哈尔威船长,定格成一尊黑色的雕像,在阴惨惨的薄雾中,跟船一起沉入深渊。 哈尔威船长遵守了作为船长的职业伦理:“荣誉先于利益”“搏击强梁,卵翼妇孺”“神态自若地相信最坏的前景,但绝不退缩”“与其背弃信任你的人,毋宁死”,捍卫了作为一位船长最后的荣誉。
无疑,诺曼底号遭遇的这场大雾,是幽灵与魔鬼活动的舞台。与草船借箭中的那场大雾之于诸葛亮的意义完全不同。
传递语言文字知识,传递读书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