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2天】高屋建瓴,胃肠道肿瘤专家倾情巨献领域新进展!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其中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例,占全球23.7%,位居全球第一。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中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由于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有限,基层医务工作者亟需规范化临床诊疗理念的普及。
为提升广大基层肿瘤医生的临床诊疗能力,推动我国临床肿瘤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特发起并主办“星火计划 扬帆行动-肿瘤规范化诊治百院行”项目,将开展一系列特色、专业的临床肿瘤学继续教育活动,持续推广肿瘤规范化诊疗理念,持续促进学术交流和协作研究,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百济神州提供全程支持。
1月30日,“星火计划 扬帆行动-肿瘤规范化诊治百院行”启动会将在线上盛大开幕。近日,中国医学论坛报诚挚邀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小田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功教授接受专访,盘点肿瘤治疗最新进展,展望肿瘤治疗美好未来。以下文字根据专访内容整理,以飨读者。




李进教授专访视频
近几年来,中国在胃癌领域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步。请您盘点一下今年胃癌领域最新的治疗进展及突破有哪些?
李进教授:2020年胃癌治疗领域最大的进展是免疫治疗如PD-1,抗血管生成类药物也有很多在开发中。免疫治疗目前已经被批准用于晚期胃癌三线治疗,很多研究结果已经证明如此应用能使患者获益。目前虽然没有临床证据证明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在一线应用可使患者明显获益,但是免疫单药使用还是有一些证据,特别是对于体质较差、拒绝化疗的患者可以获益。
也有一些研究认为,PD-1单抗联合化疗效果在阳性联合分数(CPS)评分>5,甚至CPS评分>1的患者中,优于单纯化疗,但是需要临床证据的积累,且需要进一步在患者中验证。希望将来国家能批准晚期患者的一线、二线治疗也能用上免疫药物。
李进教授:免疫治疗作为21世纪最重大的科学发展之一,在肺癌、淋巴瘤等领域都取得了成功,希望未来能够为我国广大的胃癌患者也提供帮助。中国的胃癌患者占了全世界将近48%,如何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这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未来我们希望通过PD-1、PD-L1单抗、正在开发的双功能单抗,以及细胞治疗来改善这一局面。
对于细胞治疗在肺癌领域治疗的证据和结果,虽然某些单克隆抗体在III期临床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其联合化疗之后比单纯化疗是否更具有优势,目前还不能得出结论,需要进一步探索。我们希望通过细胞治疗能够给晚期胃癌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还有很多其他靶向药物、小分子药物、免疫治疗、细胞治疗方法正在开发中,非常期待未来3-5年之内会有几项重大的成果能够面世。
李进教授:虽然我国GDP已占到全球第二,但依然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太平衡。这样就导致一些基层地区抗肿瘤药物的可及性受到很多限制,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很难达到我们希望的效果。所以我们要提倡学术的共同进步。让发达地区的医务工作者能够帮助基层工作者提高他们诊疗技能。
希望通过“星火计划·扬帆行动”宣传普及抗肿瘤规范化诊疗知识,帮助基层医务工作者提高专业技能。CSCO每年都会举办这样的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我们基层地区医务工作者的学术水平,提高规范化治疗的技能。希望为达到2030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共同奋斗!

张小田教授


张小田教授专访视频
张小田教授:第一是围手术期新辅助化疗,该方案已写入《2020版CSCO胃癌诊疗指南》,对于局部分期较晚的患者,效果优于术后接受普通化疗。
第二是免疫治疗,今年有很多临床研究提示免疫治疗结合化疗的方案,效果优于单纯化疗。这点有望写入2021版CSCO胃癌指南,当然我们未来也要重点关注如何筛选出适合免疫治疗的患者,以及在未来的二线治疗中,如何克服免疫治疗药物耐药的情况。
第三是精准靶向治疗,胃癌方面新出的适用于HER-2领域的ADC药物,在晚期胃癌单抗治疗进展之后,以及扩大抗HER-2治疗适应证方面,都会有所帮助,在联合用药方面也有探索空间,下一步会有更多的临床研究数据发布,令人期待。
张小田教授:《指南》作为立足于我国临床实践,并且能保持一个很高的更新频率的指南,是非常可贵的。2020年《指南》最大的改变,一是RESOLVE临床研究写入新辅助治疗,二是免疫治疗药物首次作为获批适应证之后在胃癌的三线治疗作为1A类证据Ⅰ级推荐,在CSCO胃癌指南中写入。这两项更新对临床医生在临床操作过程中有很大的指导。
首先,新辅助化疗的人群,目前对于临床分期相对较晚的患者推荐两种药物联合的化疗,对体力状况特别好的患者会根据指南用三种药物联合治疗。这可以使临床医生,跟影像科、病理科及胃镜室的同道一起,做好精准的临床分期,促进我国的MDT团队的共同进步成长。其次,这使得免疫治疗药物在临床三线使用中合理合法。同时,我们还会去面临新的挑战,包括免疫治疗评分标准、不良反应的经验积累等,会在今后的指南中体现。
张小田教授:特别感谢“星火计划·扬帆行动”这类推动基层医疗规范化的活动。基层医生实际接触了我国广大胃癌人群中的主体人群,那么基层医生规范化诊疗的能力,实际上是我国胃癌患者所迫切需要的。从规范化角度来讲,国家卫生健康委的诊疗规范及还有CSCO的胃癌指南都是很好的工具,并且在此基础上拓展思维,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方案,所以肿瘤治疗的标准和规范文件要做好。
通过星火计划,我们在全国进行肺癌诊疗规范化的推动,从MDT讨论、学术演讲等方面,跟基层医生进行直接的交流和对话,基于指南讲解病例,立足病例解读指南。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能够让我们临床医生去理解指南的证据来源是什么,能够回答的临床问题是什么,然后将要拓展的临床问题的方向是什么,同时了解基层医生的需求,即中国临床实践面临的胃癌治疗难题是什么,然后基于此开展具有中国特点的胃癌临床研究,回答中国胃癌临床实验难题。
因此,向基层医生推广规范的同时,其实是促进整个胃癌临床研究的进步,让规范及指南能指导更多的临床问题。

陈功教授


陈功教授专访视频
陈功教授:2020年早期结直肠癌最大的亮点是全程新辅助治疗(TNT)模式的普及应用,即先放化疗,再手术。该模式经过5年发展,在2020年正式成为标准治疗模式。TNT模式能显著提高患者总生存率,减少远处转移及复发,提高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保肛率。
其次是利用新型肿瘤标志物辅助治疗,来判断患者是否容易复发,是否容易从某些特定治疗中获益。另外,将免疫治疗写入指南,加入一线治疗梯队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此前,晚期结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模式还是化疗加靶向药物。近几年,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了免疫治疗在晚期结直肠癌应用中,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陈功教授: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新版本推荐了免疫治疗方面的药物。该规范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核心内容是很一致的,在结直肠癌早期发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方面都进行了归纳总结,着重强调规范化诊疗。早癌筛查在新版规范中也被重点提及,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也需要面向社会多进行宣传。
陈功教授:在基层推广规范化诊疗行动非常重要,通过重复同样的治疗模式,从而给所有的患者带来统一疗效。作为教学医院,我们通过远程会诊、MDT展示、手术带教等线上线下模式,对基层医院医生普及规范化诊疗理念。重点要让年轻医生从入行开始就接受到规范化诊疗的概念,并且能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新知识,贯彻这一理念。另外,现在的医学自媒体很发达,通过这些宣传渠道,对“星火计划·扬帆行动”等活动进行反复宣传,对于普及规范化诊疗,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