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李宏如:情系清凉山(十一)》

十一

李宏如:情系清凉山

文/康所平

抢救佛乐篇

古老的五台山佛乐是北方佛乐的代表,可惜,“文革”之后濒于绝迹。出于对佛教文化艺术及其五台山的崇敬,李宏如先生又开始了他艰辛而又坎坷的五台山佛乐抢救之旅。

1989年4月2日,星期日,他被迫消闲了一日——妻子上街,他在家哄刚过了周岁的孙女儿。

当夜幕降临到五台山北麓、滹沱河源头的这个晋北小县城时,他习惯性地打开了18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收看山西电视台播放的新闻节目。一则消息吸引了他的目光:五台山佛乐团在香港演出后于3月31日返回太原,演出受到广泛好评。佛乐团赴港之前,省政协、宗教局和文化厅等部门的领导曾前去崇善寺看望并为他们送行……这令他为之一振。这个由云桂师等8人组成的佛乐团,可称为繁峙佛乐团,演奏人员他大都认得,几乎都出生于繁峙、在繁峙寺庙出家,且在繁峙寺庙学习佛乐。

早在1983年,他调到县委统战部工作后,就有过抢救佛乐的想法。因为能演奏佛乐的几位僧人年纪已大。他曾向师父们建议带徒弟,但他们说,连自己的生活都维持不了,哪有条件带徒弟,何况也没有人愿意跟上学。他也曾想,要么把他们演奏的曲子录下来,留点资料,但又怕别人误解,以为是搞迷信,且又没有资金。这次,佛乐团赴港演出,受到了省里的重视,证明佛乐是一种文化艺术,值得保护和发扬,他当时就下决心要录制佛乐。

佛教音乐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与中华民族的音乐相结合,形成了以宁静、致远、肃穆、平和为独特风格的宗教音乐。反过来,他又影响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和发展。它是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资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五台山是闻名中外的佛教圣地。五台山的佛乐,唐代已很流行,风格豪放,是北方佛乐的代表。五台山佛乐分青庙(汉语系)和黄庙(藏语系)两大类。在形式上又分为经文音乐和经外音乐两种,有乐器伴奏念经的是经文音乐;经外音乐是指没有唱词(经文),或很少唱词仅以乐器演奏为主的器乐曲牌。这些曲牌有的源自唐宋,有的则是民清时期的流行歌曲,它是五台山佛乐中的精华。

繁峙地处五台山中,繁峙县的佛教音乐是五台山佛教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属青庙音乐,这里所说的佛乐主要指青庙音乐中的经外音乐。演奏这种音乐的乐器,古代以萧、笛、箜篌、磬、铙、钹为主,明以后直至现在则以管、笙、梅(横笛)为主,辅以大鼓、小鼓、铙、钹、铦(小钗)、云锣、忏钟、木鱼、引磬、法铃、铛子等乐器,演奏效果清彻静穆。

唐以前,五台山寺院的半数以上在繁峙境内,当时繁峙的佛教音乐也一定很流行,可惜缺乏这方面的文献记载。根据现有资料,繁峙的佛教音乐可追溯到元代。元末明初,繁峙县普光寺住着一位名气很大又精通佛乐的金壁峰和尚,他曾受到元顺帝和明太祖的礼遇,这不仅因为他是德高望重的禅门宗匠,同时与他精通佛教音乐有关。元末,他在普光寺“尝制华严佛寺,梵音清婉,四十二奏,盛行于世”(《清凉山志·金壁峰传》)。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普光寺的佛教音乐不仅仍居五台山之首,而且影响渐远,因为普光寺是金壁峰和尚传授佛乐的基地,所以“唯本寺袭其法,四方学者于此灌顶受业焉”(《清凉山志·普光寺》)。清朝和民国年间,繁峙的佛教音乐仍很盛行,正觉寺、三圣寺、永泉寺、宝藏寺、寿宁寺、李牛村、公主寺、石佛寺、秘密寺、永安寺(凤林寺)、圭峰寺十余处寺院,都有自己的佛乐班子,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他们除在本寺演奏外,还经常到社会上为一些村镇和有钱的人做道场、办法会,特别是富裕人家死了人要请会佛乐的僧人念经、奏乐、放焰口,超度亡灵,这渐成为当地的一种民俗,流传至今。佛乐也成为群众熟悉和喜爱的音乐之一。清朝和民国初,县内佛乐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的寺院是永安寺,它与五台山的显通寺、塔院寺、圆照寺、广宗寺、殊像寺、碧山寺、南山寺、金阁寺、灵境寺并称十大青庙。永安寺在抗日战争以前有僧50余人,有两班佛乐,精通佛乐的有云念等10余人。每年四月初一至初十,十大青庙在五台山举行法会,各寺都由乐队奏乐,永安寺的乐队与其他大寺的乐队齐名。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后,佛教日趋衰落。1947年土地改革,许多僧人还俗,各寺已不能自组佛乐队,如有特殊需要时,还可以从全县各寺抽调组织起一两个佛乐队。经过“文革”的冲击,佛教音乐濒于绝迹。1978年以来,党的宗教政策得以贯彻落实,五台山的佛教音乐又亮相殿堂。但五台山懂佛乐者,只有慈荫、禧元、圣达等几位年近八旬的老者,后继乏人,青黄不接。僧人上殿诵经时用木鱼、引磬、钟、鼓等法器伴奏的经文音乐仍普遍存在,而用笙、管、笛等乐器伴奏的经外音乐就稀少了。

就在五台山台怀镇青庙经外音乐近乎消亡之际,繁峙县却侥幸地保存了一部分青庙曲牌并经常在民间演奏。多少年了,繁峙这地方一直保留着请僧人念经、放焰口,超度亡灵的习俗。几位原来擅长佛乐、居住邻近的僧人,一方面为了满足民间需求,同时也是为了自己谋生,便自发联合,走事筵或做佛事,念经奏乐。这些活动,除“文革”期间停止外,解放以后,基本上没有中断,使流传千余年的五台山部分曲牌得以保存下来。

此次,由他们一行8人组成的五台山佛乐代表团赴港,是应邀为“佛教音乐国际研讨会”演出的。参加会议的各国专家和香港各界人士观赏后,赞不绝口,颇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之慨,并被国家权威机构称之为“这是目前国内最正宗、最具权威性的佛教音乐”(《中国音像大百科目录》)。

(未完待续)

文字责编:王志秀     图文编辑:侯常新

超过2000人已经关注订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