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 张月明

作者:张月明

香烟是舶来品,旧称烟卷,民国时期由西方传入,中国老百姓过去抽的是旱烟叶,铜烟袋锅儿,竹制的杆,玉或者翠的嘴儿,大多数则是玻璃制作的,杆上挂着一个烟布袋,农村老汉,东北婆姨,独善此道。烟锅伸进布袋,装上一锅,手指按实,点火用玉米须搓就的火绳子,腮帮子一使劲,一股浓烟舒坦进口入肺。来客捧出一个盛烟箩筐,一沓裁开的纸条,手指卷动,唾液粘合,一头粗一头细,细头入嘴,粗头点燃。

带过滤嘴的机制香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习惯,西装革履,“三五、箭牌”,搓轮火机,摆显着当时先富起来一批人的风度。

多年通行全国的大牌号香烟是“大前门”,则由上海、青岛、郑州、天津共同生产,抽大前门香烟就如同现在江浙一代迷信的“中华”香烟一样,有身份,有地位,有腔调。在在当时,流行的还有上海的“牡丹”和“凤凰”。在淮安,人们喜欢抽的牌子是“华新”、“大运河”和“长颈鹿”。

“喜酒闲茶烦时烟”,形容酒茶烟的食用心境。我觉得抽烟是一种被众人点燃的篝火,生疏的环境,陌生的人群,香烟一递,相互就融洽了许多。劳顿的旅程,艰难的困境,情感的枯萎,临阵的紧张,香烟作为一种寄托的精神载体,点燃,是一种排解。我对吸烟,不排斥也不热衷,时吸时戒,全看心情;没有离不了的依赖,也没有吸食后的快慰。薄薄烟雾里飘散着是我的乡愁。

淮安人对淮阴卷烟厂生产的“一品梅”又称“紫一品”香烟是有情感的,那么好的一个名儿,那么好一种质量,那么好的一种口感,

现在烟盒上却冠了一个“南京”字样,活脱脱弄成一个累赘。就像是一个漂亮的小姐姐让蹩脚的化妆品和不合时的服装糟蹋糟了。

作者简介

张月明:签约作家,清江浦区音舞家协会副主席。
往期荐读

▼▼▼

迷惘的年

淮安的冷

淮剧在淮

生命路上,我们都是匆忙赶路人

马头镇官巷的浅夏时光

一生坎坷,成就出一部旷世之作

楚秀园的历史有多长

小喜欢

鲫鱼炖豆腐

逐渐远去了的报刊

淮安的雨有性别

真想上前拥抱她一下

冬天,忽然就想起我的父亲和中草药

原来你也会说话

古玩市场的玩味

洪泽那个湖

舌尖上的“沙县小吃”

读碑清晏园
一碗闲话
东长街记忆
淮阴城第一家女子澡堂

悠着老去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