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诗,无以言】之一百四拾九:《匪风》,谁将西归?怀之好音。美好的东西只存在于回忆中!

《匪(bǐ)风》是《诗》的第149首。这是一首情诗,只不过不是男女感情诗,而是一首念周王朝的政治抒情诗,当然,同时也对桧国的不堪是一种无情的讽刺。作为桧国之人,不以本国的政治为傲,而是无限怀念昔日周王朝的政治遗风,这是借古讽今,是对现政权的不信任。
《匪(bǐ)风》,即彼风,指昔日周王朝的政治遗风。关于这首诗主题的理解,古今可谓是泾渭分明。非常明确地分为两大派,即古代(清之前)的怀周派和现代的思乡派。作为现代人,古诗新解是“古为今用”,无可厚非,但本诗的原意,却并不以今人的发挥而改变。本文采信古人的说话。
解诗经典《毛诗序》认为,桧邦“国小政乱,忧及祸难,而思周道焉”,《郑笺》曰:“周道,周之政令也。”桧国在在今河南郑州、新镇、荥阳、密县一带,无论与东周的洛阳相比,还是与西周的沣镐(长安)相比,都处在周王室的西边,故诗中在表达向往之情时,有“西归”之说。
唐代孔颖达在其《孔疏》说:诗中的“上二章言周道之灭,念之而怛伤;下章思得贤人辅周兴道:皆是思周道之事。”总是以男女之情来解读诗的宋代的理学家 朱熹,在此诗上也未敢“滥”情,在他的《诗集传》中有:“周室衰微,贤人忧叹而作此诗。”把此诗解为一首怀周的政治抒情诗。
现代学者多将此诗理解为游子或役夫的思乡诗,认为诗人家住西方,而远游东土,久滞不归,因作是诗以寄思乡之情。胡适有句名言,学术问题,可以“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现代学者当然可以大胆地假设,但少了小心地求证,所以,学术结论就显得有点差强人意。不过,可作为一家之言,姑妄听之罢。
匪  风
匪风发兮,匪车偈兮。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匪风飘兮,匪车嘌兮。顾瞻周道,中心吊兮。
谁能亨鱼?溉之釜鬵。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注释:1、匪风:那风。匪,通“彼”,那。2、发:犹“发发”,风疾吹的声音。一说刮起。3、偈(jié):疾驰貌。4、顾瞻:回头望。周道:大道。5、怛(dá):痛苦,悲悼。6、飘:飘风,旋风。这里指风势疾速回旋的样子。7、嘌(piāo):轻快貌。8、吊:悲伤,伤悼。9、亨(pēng):通“烹”,煮。10、溉:洗涤。釜:锅子。鬵(xín):大锅。11、怀:遗,带给。好音:平安的消息。
《匪风》中所言“顾瞻周道”,并不是东周之时的政治风气,而是西周早期或初期的政治遗风。周王朝从长安迁都洛阳之后称为东周,其政治已经开始衰败,政治上的开明与先进已经荡然无存了,各路诸侯都转向急功近利的政治风格,如同在风中飞驰之快车,不知奔向何方,所以,才有这首怀念“周道”的诗作。
大风呼啸旗带飘,车儿飞奔辚辚响。
通道渐行且渐远,心里陡然起忧伤。
大风呼啸左右旋,车儿飞奔轱辘转。
通道渐行且渐远,心里悲伤好凄然。
谁能妙手烹河鲤?原为助手洗锅底。
谁要准备西归去?捎回平安好讯息。
《匪风》真切动人地展示了在那王朝崩溃大动荡时期一些人的内心感受。诗中桧国统治者的政治作派,其实与东周统治者的软弱腐败是如出一辙,所以桧国之人向往的“周道”,并不是当时建都洛阳的东周统治,应该在更遥远的长安,在遥远的西周初期,在更古老的历史记忆之中,正如孔子所向往的美好政治蓝图都在“三代以前”一样。人类社会如一列不知驶向何方的快车,现实中的诸多问题,在当下和未来都找不到答案,所以,人们总是借助美好但虚幻的记忆度过一生。

........................................................

........................................................

自然于道,自觉于法,自在于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