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3] 从未曾学习的注音字母~ 万 、兀 、广所想到的zjkzxd
[21-73] 从未曾学习的注音字母~ 万 、兀 、广所想到的zjkzxd
一、引子
最近,读一篇关于武安话文章,引起我对家乡话的回忆。
于是,除了写了一段文字外,还凭着早年的依稀记记,试说了一些词语,并在结束语里,用家乡话予以表达。
二、家乡话的有音无字
在这里,家乡话的发音,使我想起了一个问题,有的是有音而无字,也有的是有字但不发这个音。那么,按音造字,是不可能了。可是,对现有的字,怎么注音,还是有的。
比如,人称代词最为典型。“你”读eng或nen, “我 ”读俺 ,“他 ”读nie。
三、注音字母的学习
注音字母,也叫注音符号。
它现在仍出现在字典里。只不过是人们已经不大在意了。
我是1957年入小学读书。一开始,便是学习注音字母:
ㄅㄆㄇㄈ(ㄪ)、ㄉㄊㄋㄌ、ㄍㄎ(ㄫ)ㄏ、ㄐㄑ(ㄬ)ㄒ、ㄓㄔㄕㄖ、ㄗㄘㄙ、ㄧㄨㄩ、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
我学习时候,加括号的三个字母(ㄪ)(ㄫ)(ㄬ)已经不学了。当时,并不知道少学这三个,因为这三个没有用过。但有一件事情,还是很清楚记得。
在刚学习这些字母时,就是要反复背诵这些字母,一是读准,二是记住顺序。在我背到巜丂厂这里,时读初中的长兄听到,便说巜丂兀厂。当时,我只是按老师教的读,不知大哥为什么加一个“兀"。后来,大哥看了看我的语文课本,也就不再说这个事了。
四、汉语拼音的学习
注音字母学习使用了一年。会用注音认识生字了。
从二年级开始,又学习拼音字母了。即现在使用的汉语拼音。
学习汉语拼音,基本上对照注音字母来学习的。但是,除了声母、韵母表外,又多了个字母表(26个字母),还多了一些拼写规则,比原来的复杂了。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学习这个。
学习汉语拼音,时间更长,下得功夫更多,有的课文,全部都有拼音,不止是生字。
后来才知道,这是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方案,国家开始统一实行的。从1958年秋季开学,小学生开始学习汉语拼音了。
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j q x z c s r zh ch sh y w
韵母 :a an ao ai ang o ong ou e en er ei eng i ia iu ie in ing u un ua uo ue ui ü
有时候说起来注音和拼音的事,我觉得两种,我们都是从课堂上一点点学完的。我的下一届,就没有再学习注音字母;我们这一届学生,应该是注音字母学习使用终结的一届。我的上一届(上几届估计是自己学了)同学,从课堂上学沒学汉语拼音,过去未留心过这个问题,不得而知。
五、现在注音和拼音的使用
现在常用的新华词典(多种辞书、字典),以汉语拼音、注音字母两种形式标注读音。
我猜测,绝大多数读者,只是看汉语拼音的;比我年龄大的读者,或许两种都看看;只读注音字母的读者,已经很少了。
在《新华词典》(以2013年第四版为例)里,有这样一个现象,不得其解。
在词典《附录十五_汉语拼音方案》里,有汉语拼音的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也相应的有注音字母。且一,字母表中的读音,是用注音字母标注的;且二,声母、韵母表中,读音除了注音字母,还用了汉字标注。
在标注V时,用"ㄪㄝ“标注的。在这里出现了注音字母“ㄪ"。而另外两个"ㄫ“"ㄬ",不常用的(我们课本上也没有的),在《附录》中,没有踪影。
而在《新华词典》标注唔、嗯(P729)两字时,汉语拼音为“ng",注音字母为“ㄫ“。
至于“ㄬ“,没有看到它标注的汉字。
字母(ㄪ)(ㄫ)(ㄬ)的发音,通过网络,查找到了“注音符号歌”,可以听到。
六、字的读音变化
学习好、记住每个字的发音,是学习汉语最基础的。学会汉语拼音(注音字母),是认识生字的老师。
作为一个人,在学习字的发音上,也是体现着"活到老学到老“。
如汉语成语叶公好龙,拼音是yè gōng hào lóng 。叶,现读yè,如果我们学生时代这样读,那肯定是不行的,那时候读shè。这还不错,在《新华词典》注释中,还标注了旧读shè。在有的字典(词典)里,“旧读"这样的字样也没有了。
一些词的字音发生变化。人如“说客”、"说服”的“说”,原来读“shuì”,但现在改读“ shuō ”;“粳米”的“粳”原来读“jīng”,现改读“ gěng ”;呆板 ái bǎn,现改读dāi bǎn;”确凿“què zuò现在读为:què záo。
至于为什么要改这些字读音,据说就是为了适应需要。如,确凿的“凿(záo)“字,大家都这样读,读着读着,错的就成了对的。
古诗中某些字的读音, 如“斜"。杜牧的《山行》中"远上寒山石径斜",刘禹锡的《乌衣巷》中“乌衣巷口夕阳斜",这里的“斜",按古音,应该读作“xia(霞)”,而不作“xie(鞋)”。现在,好像是都读xie了。
再如"衰"。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字,过去读作“cui(催) ”,而不读作为“shuai(摔)”,现在已经为shuai了。
只凭着老记忆来读,在当年是对的,而在眼前,却是错误的。还得必须跟着走,将对的改为错的便是对的了。一个字怎么读得准确,也得"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更正。
七,一个简化字的记忆
我读书前,接触到大哥的书,都是繁体字。从1957年读书时,已经开始使用简化字。
当时也不懂的怎么回事,现在知道了简化字的来龙去脉。国家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31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公布,在全国推行。以后这个方案根据使用情况而略有改变,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简化字总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个简化字;共2238字(因“签”、“须”两字重见,实际为2236字),这就是现行的用字标准。
虽然从课本上学的全部是简化字,但是,当时的其它书,还是繁体字;包括后来阅读的一些小说,也还是繁体字。就这样,我学简体字、手写简体字,阅读一些繁体字。所以,阅读繁体字的书目,基本上没有字的难度;但是,只有很少的字能够写出来。
在简化字上,有一个字印象特别深刻。这就是建设的“建”字。简化字就是“走之里面一个占字"即“迠”。现在,这个字一般的字典中查不到。不过,在百度中可以找到,并且做了详细说明。一是标注“迠”读为chè;二是标注“迠”读为jiàn。目前,这个简化字,已经不使用了。
我在使用这个字有过这么几个反复。最初学习的是“建”字;后来改为“迠”字,一直以为是正确的,用过几年,才得知这个字不能简化,又改回“建”;1977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刊登二次简化字方案,又有简化字“迠”。翌日,《人民日报》开始试用二简字。1978年3月2日,教育部宣布开始在教科书上试用二简字。于是,又重新写起了“迠”。到了1986年6月24日,废止二简字后,重写“建”。就这样,我两写“迠”,三写“建”。
现在看,“建”字这个简化,不成功。 它的笔画,并没有减少,都是八画。只是从形体看,好像是减少了。
八,口头相传的感觉
我的母亲,自幼农民。成家后,家里孩子多,一直从事家务。她没有机会读书,不认识字。后来,我们念书了,偶尔学习几个简单的字。
现在,回想起来,母亲不识字,但是,她用口头相传的形式,把家乡的一些言语留给了我们;再一个就是,虽不识字,但是也能用心背下来一些文章。
比方,她说的农谚“八月十五云遮月,明年五月广收麦”,九九歌一类的;她说的腊月迎新年的谚语,基本上和网传的一样,“二十三,打发灶王爷上青天;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煮油食;二十八,胡拾掇;二十九,乱圪走;三十儿,捏扁食”;关于气象方面的谚语,“二八月响雷,遍地出贼”、“云往东挂长风,云往西水汲汲,云往南水连天,云往北放牛小孩跑不及”、“东边忽雷西边雨,南边出来晒盖的,北边出来卖儿女”;关于对东西和孩子方面的谚语则说,“人们相见,问几个闺女几个小,不问几个裤子几个袄”;也有歇后语一类,如“大年五更拾了个兔子——有你没你也过年”等。有不少的,都是人们常常说的。我所列举的,多是用家乡话来说,才有韵味。
母亲没有机会读书,不是不想读书,也不是读不了书,不是记忆力不好而不能读书,而实在是没有时间、没有机会读书。记得在读红宝书的年代,大家都需要背诵“老三篇”。我们姐弟几人,就趁母亲的时间,一句句教她。在努力之下,她不仅能够完整地将这些文章背下来,还认识了其中不少的字。
母亲的口头相传,还留下一些故事。这些故事,多是讲给姐姐和我。姐姐和我,又照葫芦画瓢地讲给弟弟妹妹听。后来,我又讲给女儿,又讲给外孙女。女儿和外孙女,所处的时代不一样了。听口头相传,也和过去不一样了。过去,能够记下来的故事,也就那么几段,反过来掉过去的说,所以,听故事的人也就能够记下来、再讲下去。现今的故事太多了,也比口头相传的精彩。故事讲过,也就完事了,听的人不一定留有印象,更不会去重复那些老掉牙的故事。
至于口头相传的几段故事,有点神话的意思。按照故事的内容,从网络上搜索过,没有查到这些故事。在读有关传说之类的故事中,也没有发现相似的故事。因此,也就不知道这些口头相传故事的来源。
202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