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大师《扶阳必耗阴》一文的商榷:
关于扶阳问题,是当今中医治法中的特大问题,对此中种种问诊,不能不予以重视。
去年(2017年)读了蔡某一篇题为《冷了就扶阳,扶阳必然耗阴》一文,觉得文中失误甚多,实有提出商榷之必要。我们都只有一个共同目标,宣扬中医精华,启迪后学,提高中医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临床水平,造福人民。
据文中介绍,蔡某还是个大名医,“所收弟子众多”。但文中诸多论点,似是而非,极易误导后学,不能不加以澄清。
1,首先,说扶阳必耗阴,这一命题,就大违经旨。正确的扶阳,不仅不耗阴,还大能生阴,这叫“阳生阴长”,阴精只是阳气的化生物。
扶阳是有前提有条件的,而不是叫你盲目扶阳。扶阳要什么条件?首先必须确认是阳虚证,是阴寒证,此时扶阳,不仅不会耗阴,反而大大生阴。打个比方,山垅田冷水田,两边高山,古树参天,长年光照不足,长年出冷水,这样的土地,叫做阳虚阴盛的土地,大大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为了增产,农业专家想出烤田的办法,把山两边挡住太阳的树木砍光,增加光照时间,同时把田里的水放干,叫做“烤田”。水稻插下之后,长得很茂盛,大大增加产量。如果平原旷野,阳光充足的土地,缺水的土地,也来烤田,植物还不枯死?
人的体质,有阴阳之分。有人阳盛,有人阳虚,中医的灵魂,中医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分辨个体阴阳的差异。不是人人可扶阳,更不是人人可滋阴。不是人人可以吃小建中汤,也不是人人可以吃理中汤;不是人人可以吃真武汤,也不是人人可以吃肾气丸。说扶阳必耗阴的说法,未免机械呆板。如果真的不可扶阳,那么真武汤,四逆汤,白通汤,干姜附子汤等扶阳方,拿来干什么的?该作何解释?
鉴于当今人们体质普遍阳虚的客观事实,扶阳治法,正是当今中医战胜一切疑难大病的主要大法。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有谁否认扶阳法的巨大现实意义,必是一位不会治病的假中医,胡涂虫。
2,文中说“损了脾阴就是损了阳明,阳明本性是热,就怕热来耗”,更是概念不清,痴想臆说!《伤寒论》说,“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经文昭昭,明白告诉我们,阳明正是有寒证。如果结合临床实际,现在的所谓食管癌、胃癌,基本上全是阳明寒证。六经都有寒证热证。他却超过祖师张仲景了,说“阳明就怕热来耗”。说“阳明本性是热”,这没错,这属正常生理,不热却是病态!不热何以腐熟水谷?火为土之原神,土赖火生。大扶脾胃之阳,正是恢复后天之本的唯一大法,哪有什么“就怕热来耗”?理中汤,四逆汤,在治理脾胃病中,每能大显身手,大建奇功,就是扶阳理论的具体应用。说“阳明就怕热来耗”,大概没有翻过仲景书吧?才会发此高论?
3,说“生命来源于阴,有阴才能有生命”,更是大谬不然。南北极,冰天雪地,有阴无阳,草木不生;昆仑山终年积雪,阴盛阳衰,有多少动植物?有多少生命?春夏阳旺,动植物欣欣向荣;秋冬阳衰,草木凋零,动物冬眠,有多少生机?“生命来源于阴”之说,有何根据?
4,说“所以人生病不能扶阳”,更属错误。白虎证承气证,谁会去扶阳?四逆汤证真武证也不能扶阳?此时不扶阳,不死何待?不讲前提,不讲条件,一律“生病不可扶阳”?这还是中医吗?比机械论的西医更机械论了!
5,后面还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都是热证”。真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治过病?才会说出这样的胡涂话来。其实任何一种病,都有寒热虚实,其依据,就是四诊。
6,他说“问世人有几个老人没有内热?有几个老人大便好解?”他把老人便秘,就当作有内热。说这话的,还是中医吗?曾经治过几个老人便秘,属于大寒之证,非姜附硫磺不能下。把大便不好解,就一律定为热证,这还有一点点中医的辨证思想吗?照此推理,下利就都是寒证了?“少阴病,下利清水色纯清,……宜大承气汤”,也要改为四逆汤了?
发现文章作者,其理论完全背离了中医辨证精神,心里没有辨证思维。为了不误导后学,不得已写此短文以澄清之。有得罪作者处,还乞谅解。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