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撒哈拉的故事》:自由的生活,就是精神的文明
一个人如果丧失对故乡的隐隐追寻,心就会如同无根的兰花。
流浪的三毛在书中说,自己曾在一本国家地理杂志中翻阅到撒哈拉沙漠的介绍——
“我只看了一遍,就想把那不能解释的,属于前世回忆似的乡愁,毫无保留地交给那一片陌生的天地。”
有人说这是逃离,有人说这是叛逆,但无论如何,撒哈拉都是三毛精神的故乡,那里有她炽热缠绵的爱情,她所看到的生之意志。
【沙漠里有什么?】
漫天黄沙中的12个故事组成了整本书的框架,填之于其的是三毛细腻敏感的笔触。她的文风随性流畅,没有矫饰的绵软与严肃的坚硬,更近乎一个女童的叙述,清澈天真,无怨无悔。
“生命,在这样荒僻落后而贫苦的地方,一样欣欣向荣地滋长着,它并不是挣扎着在生存,对于沙漠的居民而言,他们在此地的生老病死都好似是如此自然的事。我看着那些上升的烟火,觉得他们安详得近乎优雅起来。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我的解释里,就是精神的文明。”
这也是很多人爱上三毛的原因,这个流浪的女人,走在人烟荒芜的撒哈拉沙漠里,阳光洒在 她美丽而哀愁的长发上,她微微眯起眼睛,眼底有深不可测的激越与情魄。
很多人会想,撒哈拉沙漠里有什么?也许是漫天的黄沙,一望无际的沙地,疲惫的骆驼,当地居民千穿百孔的帐篷……那里的生活应该是疏离荒凉的,除却单调的风声,还能剩下些什么。
但在三毛的笔下,生活的趣味填补了大漠的寂寥——她把棺材做成沙发,用指甲油给邻居补牙齿,与丈夫荷西走路去结婚,以一个骆驼头骨为结婚礼物,用双手亲自建起他们简单而饶有趣味的婚房……
在物资匮乏、语言和文明都不相通的撒哈拉沙漠,那广袤的沙漠风光,那摄人的深蓝夜空,那夜夜枕着入睡的温暖臂膀,让三毛无所归依的心寻到了根。
【为什么流浪远方?】
诚然,漂泊的经历会让人的心泛起褶皱。在书中她曾记录留学国外的住宿生活——被外国学生当奴隶使唤,被同寝室友吵扰多次……母亲一再在信中叮嘱她要有中国人的谦卑和善,她开始处处隐忍,最终还是爆发,一时间惹得流言蜚语,因为她的反抗颠覆了大众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沉默的、隐忍的、不敢声张的。
“我的半生,飘流过很多国家。高度文明的社会,我住过,看透,也尝够了,我的感动不是没有,我的生活方式,多多少少也受到它们的影响。但是我始终没有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将我的心也留下来给我居住的城市。”
三毛生性倔强,她憎恨骨子里拖拉的软弱,鄙夷世俗的偏见与流言。
没有任何人能阻止这个勇敢的姑娘走出闭塞的国门,走出繁华的都市,走向那片无人问津却生生不息的撒哈拉沙漠,只有在那,她顽强的生命才能开出不败的花朵,漂泊的灵魂才能得到最圣洁的归宿。
【撒哈拉之后有什么?】
有朋友告诉我,三毛的书,最好只看这一本,因为这是她最快乐的时光。
六年后荷西的不幸去世,让三毛的时间停止了。悲悯、凄楚、痛惜,三毛用温存的回忆暖着余生,却还是没能熬过漫长岁月剥离出的创痛。
这个满脸大胡子,却曾夜夜在她枕边安然入眠的男人,其实早已化为她情感的骨脉。
生死相隔、血肉模糊的纯然割舍、哭泣骆驼低沉的悲鸣……凋零的花朵很难盛开,向前的时光也不会倒流,一切都再难回到她与荷西在撒哈拉沙漠里度过的岁月。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撒哈拉的故事》是一个纪念,是一种铭记,是三毛最暖最真的回忆。
【读者的声音】
@ 任末末:
这本影响了我许多朋友少女时代和引导了她们热爱自由的内心的书,在我奔三十的年纪时候,终于看了下。也难怪无数女生都起名叫Echo了。年轻时候是要看看世界看看人家的人生的。
@ 拽拽的never:
我想最让人羡慕的不是撒哈拉的那些奇遇,而是她对待这周遭的一切的那颗宽阔的心,活泼又从容,很是极致。
@ 0 :
如果她只写过这一本书该有多好。
@ 趴趴走的元气:
一直以为三毛就是文艺范代表,整天风花雪月,所以一直都不敢兴趣看她的书。直到看了书才知道,三毛这么敢做敢为:只为解前世乡愁,就跑到沙漠里面,在那个年代思想作风如此超前,不枉此生。
每每谈起这本书,我想起的不是诗与远方,不是荒芜与寂寥,因为它是关于一个流浪女人如何找到心之归宿的故事。
它浪漫欣喜、妙趣横生,它惊险波折、充斥他乡风俗,哪怕你读不到政治,读不到种族,但你一定能读到生活、读到爱。//
文案=烟儿 | 图片=网络 | 美编=阿波罗 | 编审=大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