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基础概念及六十四卦详解(十六)
*彖辞:引申为“判断”,彖辞的意义在于协助人们去判断含糊不清的卦辞。
·爻的当位和正负
“当位”就是爻在全卦的位置恰当,就是“正”,否则就是“不当位”即“负”。六爻正确的应该是阳爻居一、三、五阳位,阴爻居二、四、六阴位,这才是“正”,是当位。否则就是不当位,就是“负”。
不当位往往会有偏差、危险,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阴爻居阳位的各爻,象征能力弱而担当了重任,要注意积累实力,不断提高。在《易经》六十四卦中,六爻全部当位的卦只有既济卦。所以各爻都应争取向当位发展,而不当位的机会也有一半,但只要各爻能修好易德,其负面影响终究是可以化解的。这也正是易德原理通过“几正几负”来揭示卦性的意义。
·单卦
也称“经卦”,是指乾、坤、震、艮、离、坎、兑、巽这八个单卦。
·重卦
也称“别卦”,是指由八个单卦两两重叠而成的六十四卦。
·内卦
也称“下卦”,是指六画卦的下面的那个单卦。
·外卦
也称“上卦”,是指六画卦的上面的那个单卦。
·得中
六爻的卦分为下卦和上卦,下卦正中间的二,上卦正中间的五,因为在中间,称作“得中”,比三或上的位置更好。对于事物采取中庸的态度,不偏不倚,这是我国传统的智慧。
·得正
当阳爻在阳位(奇数位)、阴爻在阴位(偶数位)时,称作“得位”或“当位”,如阳爻在初爻、三爻、五爻,阴爻的二爻、四爻、上爻。否则就是“不正”或“不当位”。
·相应
下卦与上卦各自的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上爻都是对应关系,但须一爻为阳爻,一爻为阴爻,异性相吸,才能称为“相应”,否则是“不相应”。
·相比
比是两个相邻的爻如初爻与二爻相比,二爻与三爻相比,三爻与四爻相比等,这也必须是阴与阳才有亲近感。如果相邻二爻为一阴一阳,则称为“善比”,因为这时阴阳互济,一般是吉祥之象。如果相邻二爻都是阳爻或阴爻,这时则是不善之比,同性相斥,二者不能互济,一般是不吉祥之象。
·相承和乘凌
相邻的二爻,下方的爻对上方的爻是“承”,如阴爻在阳爻的下方,叫做“以阴承阳”,即“承阳”,阳刚者在阴柔者之上,认为这是符合常理的,这时一般作吉论;上方的爻对下方的爻是“乘”。如阴爻在阳爻上面,或叫“阴爻乘凌在阳爻之上”即“乘凌”,象征着小人乘凌(凌驾)于君子之上,这时一般表示不吉。
·错卦
也叫“旁通卦”、“变卦”“类卦”,是指阴阳都变即阴阳相对的卦,如中孚卦和小过卦互为错卦。
·综卦
也叫“覆卦”,是指将一卦反过来即上下颠倒所得到的卦,如屯卦与蒙卦、需卦与讼卦互为综卦。
——六十四卦中,相邻的两个卦,“非覆即变”,即不是互为覆卦就是互为错卦。
·互卦
也称“互体卦”,是指一个六画卦中的中间四爻的重新组合,即二、三、四爻组成“下互卦”,也叫“互卦”,三、四、五爻组成“上互卦”,也叫“交卦”。即“交互卦”,简称“互卦”。
·卦序
不管先天八卦还是后天八卦,占筮都使用先天八卦的卦序。
先天八卦卦序: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后天八卦卦序: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先天八卦记忆口诀:乾三连,坤三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后天八卦记忆口诀: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寄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后天八卦一般在方位上比较灵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