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人多湿!一张经方,补阳祛湿,治胖人迷糊、浮肿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方剂学》、《临床仲景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给体胖的人,写点什么。

前些日子,我曾看到有一位读者给我留言。他说,他体胖,一米七的个头,快200斤了。最近这段日子,不知道为什么,站起来以后总感觉脑晕沉沉的,直迷糊。早晨醒来,下肢还有浮肿。他想知道,该怎么办。

我告诉他,这种情况,可以去看中医,弄清是不是属于“阳虚水泛”所致的眩晕。如果真的属于这种情况,可以考虑用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调治。中医治这类毛病,还是比较拿手的。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也是源于早年,在经方学习班学习时的经历。

那阵子,老师跟我们讲了很多经方验案,以帮助我们理解。其中,就有这么一则故事,和上文所述极其类似。

话说,有一个女子,年48岁。这个人形体肥胖,而且下肢常年浮肿。由于肥胖,她站起来以后头晕目眩,恶心,严重的时候几乎不能行走。大便,从来都不成形,小便清长。

当时,这个患者就是因为眩晕严重而就医的。

她找的谁呢?是著名的中医临床家班秀文。班秀文,生于1920年,卒于2014年,我国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在中医妇科领域造诣颇深。

刻诊,见脉弦细,舌苔白厚而腻。

当时,班师写了一张配伍,非常简单——

制附子(先煎)6克、桂枝6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连服6剂。

结果,用药以后,患者浮肿消失、眩晕停止,走路和日常行动都基本正常了。

这里头,是怎么回事啊?

正如我之前和读者说的那样,此人的问题,就在于阳虚水泛。

啥叫阳虚水泛?简单理解,就是痰湿水饮之气泛滥。而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则是阳虚。

你看班师所治的这个患者,很显然,有痰湿之邪。痰湿弥漫三焦,所以身体肥胖浮肿。痰湿水饮阻滞,令清阳之气不升,所以头晕迷糊。痰湿困于脾胃,运化不及,所以便溏。苔厚腻,那是痰湿上泛于舌。脉弦,为水饮之象。

造成这个状态的原因是什么?是阳虚。患者舌苔色白,尿清长,脉略细,这些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阳气,是水液代谢的发动机。阳气不足,蒸腾温煦失职,痰湿就一点一点地聚集起来,最终泛滥成灾。这就是所谓的“阳虚水泛”。

那么面对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班师用的,其实就是真武汤和苓桂术甘汤的合方。咱们再来看一下——

制附子(先煎)6克、桂枝6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

这里头,茯苓、芍药、白术、生姜、制附子,就是真武汤的配伍。而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配合起来,就是苓桂术甘汤配伍。真武汤和苓桂术甘汤,其实都是经方,以温化水湿为主要作用。咱们综合分析医案里的方子,无非就是制附子、桂枝温阳,前者补肾阳,后者温通脾阳。茯苓、白术、生姜、炙甘草用于健脾祛湿、固护中焦。白芍呢,一方面可以利水,一方面能制衡附子、白术等药材的燥性。

这里头,无非就是做两件事儿——你的问题,既然根儿在阳虚,我就给你补阳、温阳,温通你的阳气。你的问题,既然标在痰湿水饮,那我就给你利水除湿,而且还注重健脾,来杜绝你生痰湿之源。等你体内的阳气足了,水湿没了,浮肿啊、迷糊啊,这些问题也就都解决了。这就是中医治这个病的思路。

其实,这个人啊,一旦胖起来,是比较容易形成阳虚水泛这个状态的。正所谓,肥人多湿。你胖,说明体内有水湿。水湿为阴邪,伤阳气。所以日久,你的阳气就虚弱。阳气少,蒸腾乏力,水湿进一步聚集。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等问题积累日久了,就形成了阳虚水泛之证。

而且,这里头,最要命的是阳虚的问题。为什么有些肥人,减肥很困难啊?就是因为他体内阳气少,代谢和运化之能太差,以至于本该代谢的,无法代谢,形成痰湿。结果就越来越胖。

面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温阳利水的办法,是比较合适的。当然了,你不能说,任何一个胖人,都适合用上头的思路和配伍。有些人肥胖,属于湿热之体。你再用附子、桂枝,那就坏了。上文所述经验,针对的就是舌苔白厚而腻,脉象弦细,便溏尿频,下肢微微浮肿,恶心欲呕,头晕目眩之人。你没这方面的毛病,别滥用。非专业读者,必须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