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千字文尽显羲之风,智永《真草千字文》,法度与风神兼备

导语:智永,人称“永禅师”。初从萧子云学书法,后以先祖王羲之为宗,潜心研习30年。妙传家法,隋唐间工书者鲜不临学。年百岁乃终。智果、辨才、虞世南均智永书法高足。

隋代在书法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作为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书家智永更是衔接晋唐书法的重要人物,其所书千字文亦是承上启下的经典之作,后世“二王” 系统的书家多以此为范本进行临习。

01一纸千字文,尽显羲之风

智永,俗姓王,名法极,南朝陈、隋间人,晋王羲之七世孙,王羲之的五子王徽之之后,山阴永欣寺僧,世称“永禅师”。

南北朝佛教宋初禅法最盛,随后义学发达,涌现众多学有专长的禅师、律师、毗昙师、摄论师等高僧。智永选择禅法,精勤禅修,被尊为“永禅师”。智永禅师每天除了深入禅修外,书写佛经供自己修学和赠送他人流通弘法。

公元983年,北宋刻本佛教大藏经刻成。但那时出版印刷技术是不存在的,想要传播书学也并非易事,许多求学者也苦于无门。故而,印经院成立的1000多年里,书写佛经便是僧人日常重要功课。因为书写佛经可以达到净化内心,流通弘法,积福消灾功德,所以也吸引崇佛的帝王将相和广大信众踊跃参加。佛教界乃至朝野都需求大量高水平书手。智永禅师认识到传承家传笔法对造就书法人才的重要性。

梁朝著名书法家萧子云将传承的王羲之笔法传授给智永。智永禅师在永欣寺内筑建临时楼阁,发誓:“书不成,不下此楼!”。此后,久居永欣寺书阁而不出,临池学书30年。

30年后,智永走下临时书楼阁,把五大竹簏笔头祭埋永欣寺后,立碑题“退笔冢”,又把亲书的800余本《真草千字文》发放到江南的各个寺院,供世人临习,以传大王法。当时慕名求书者众多,以至门限被踏破,遂以铁皮裹之,世人谓之“铁门限”。

《真草千字文》体现智永禅师完美地传承书圣王羲之笔法。800余本《真草千字文》“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学书者梦寐以求的最好临摹范本。智永禅师《真草千字文》首创以楷书对释草书的方法,这极大方便学书者比较,领会真书与草书笔法起落变化同异。

初唐李嗣真列评秦汉以来迄至唐世书家81人,分作十等,智永列于中之中品,其《书后品》且评之云“精熟过人。”开元年间张怀瑶撰《书断》,以神、妙、能三品评述历代书家,智永之楷、草、章列为妙品,行书列为能品。

02开发“永字八法”

智永是王氏书法的嫡系传人,他既能严守家法,虔诚地继承王氏书法的传统,又能继往开来,下传虞世南、陆柬之等人,开启了唐代书法的新风。

唐代初期的书法在审美趋向上大体继承了东晋时期的标准。当然,这与唐太宗尊“王”的本质是密不可分的。太宗称“王”法为尽善尽美,所以唐代初期的大家欧阳询、褚遂良等均是二王书风的继承者。然而,他们这个群体被称为“初唐四家”,这也表明这种二王风格是不能代表整个唐代的风格面貌的。直至盛唐时期颜鲁公的出现,才象征着大唐风范的正式确立,我们所说的唐尚“法”,主要是针对楷书而言。

唐法的确立,优点不言而喻,但理性的成分增加,也必然导致感性的成分遗失,然而在艺术创作中这种感性又是必不可少的。

在东晋时期,楷书八法就已经完备了。八法起于秦代隶书之始,伴随隶书产生。楷书萌芽于东汉末期,承接隶书八法成为新兴书体。晋代王羲之在“永字八法”上狠下功夫,推进楷书成熟作出重大贡献。到了唐代,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解读和阐述以及对艺术规律的诉求便是唐尚“法”的表现。

楷书进入南北朝时达到高度成熟,取代隶书成正体。但据唐褚遂良评:“早期楷书皆具隶笔。”清何绍基也认为王羲之“楷书俱带八分(即隶意)体势。”智永禅师以勤练书法中体悟“永字八法”三昧,对中国书法发展所作的中大贡献。

智永极具创造而不失规范的传承了王羲之的笔意,为学书者逐渐摆脱隶书笔意的方笔,逐步使用楷书的圆笔铺就道路。智永开发“永字八法”旨趣的结果是以隋代书法开唐楷先声,把楷书基本笔法肯定下来,对唐代楷书新高度成熟一法度森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结语:

智永千字文中的真书,是现存南朝书法作品中字数最多的真书真迹,可清楚地看到二王一脉的用笔方法。从字体上看,可属中楷。它用笔一拓直下,点画之间笔意流贯呼应。它结构谨严,体势妍美,法度精熟,气息高雅。尤其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其用笔真、行相通,与中唐以后的颜柳楷书相比较,在点、钩、转折、挑剔处,在笔画的两端均无华丽成分,无明显的顿挫,用笔干净利落,笔路翻转清晰明了。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