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来运转 之 金丝玉

·金丝玉,是珍贵的玉石品种,是我国独有的品种。因玉石为金黄色,内部带“萝卜纹”而得名“金丝玉”。产于中国古丝绸之路,新疆的阶地、戈壁滩、沙漠等。根据考察和探测,新疆准噶尔盆地是金丝玉的主要出产地。“金丝玉”主要裸露分布于克拉玛依等地区,2014年7月,新疆克拉玛依市,被命名为“中国金丝玉之城”。2016年5月6日,金丝玉正式通过国家规定的玉石标准,并有了一个学术名称“石英岩玉”。

金丝玉是一种石英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金丝玉的矿脉,为火山热液充填型,是火山运动带来热液,沿地层裂缝,充填冷却后成矿,粘夹在坚硬的围岩之中,俗称“粘岩性石张”。其质地坚硬紧结,敲石声如铜罄。质地多介于半透明之间,且富有光泽。金丝玉是独石,又是籽料,多以地表料的形态出现在戈壁(含地层料,即之前存在于地表,被戈壁风沙掩埋),是由石英、褐黄铁矿、绢云田等矿物质组成的珍贵玉石,结构呈隐性质。在亿万年的玉化过程中,由外向里层层玉化,形成了各种纹理状态,实属玉中罕见,其纹路清晰可见,是久居干旱大漠而能够保持润泽、鲜亮、坚硬的关键。俗话说“打断骨头连着筋”,这“筋”如铁似刚,使金丝玉坚实无比,厚重增加,“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新疆金丝玉具有以下天然特性:质地:主要呈隐晶质结构,致密块状构造,为流纹构造,另外还具有特殊的条纹,网纹构造,俗称“萝卜纹”:是指存在于内部而非表面,有的纹理清晰明显,有的纹理较细若隐若现。

“萝卜纹”的表现形式,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六种:第一种,是像萝卜皮内层的纹理。网状而且长眼,且由密渐疏,有这种纹理的“硅质田黄”。第二种,是像粽粒状。即如糯米和碱做成的粽子,蒸熟后里面米粒似化的形式。这种萝卜纹有时散成条状。第三种,是网状。即如网眼,较第一种形状圆,又断断续续分散。第四种,如萝卜内心的纹,亦仿冬瓜心的纹,呈不规则的大网眼状,或明或暗,或粗或细,或似从石外表渗透状。第五种,水流纹状。第六种,基本上不见萝卜纹,仅间有少数疏网状纹而已。

颜色:“新疆金丝玉”通常呈白,乳白,黄白,米白,灰白,红,粉红,大红,深红,褐红,黄,淡黄,深黄,褐黄,灰黄,赭,黑,灰,紫和无色,彩色等。光泽:原料一般呈蜡状光泽或油脂光泽,其抛光面呈玻璃光泽。透明度:多呈微透明至半透明,个别“晶地”近于透明。

新疆金丝玉,具备宝石共有的高贵品质,细:是质地细密,石分子的颗粒极小;结:是内在分子紧结;温:是玉石之蕴;润:如石内生泉,如露之欲滴;凝:如透或半透的冻状;腻:肌里油溢,有如油之欲滴。

金丝玉的品级评定,以纯洁度、透明度、色泽、质地、形状,块度等为主要条件:首先,只有质地细、密度大、油润有光泽,才能具备玉的特性。其次,块度要大,才具备把玩、打磨、雕刻、收藏的条件。最后,纯净度、透明度要高,形状完美、颜色艳丽多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