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木耳制袋套路大pk(之三)
窝口法如果不是使用专门的保温培养房,那么为了保温和增加空间温度,排放方法通常是高密度的方式,基本上没法及时排查破损,这个时候,如果因为不小心操作导致了个别破袋,很难及时发现,这个污染一旦产生孢子,就成为污染源,而且等到发现,危害便已经产生了。而题图的提问问题,也比较大可能性是这样形成的。
南方虽然冬季生产可能也需要增加密度,也不必要北方那么高的密度,而井字方式的堆垒比较起来发现破损要容易得多,实际上南方只要相对密闭,定期换气,同时略作加温,很容易有足够温度。
所以从排放看,窝口法如果没有较好的培养条件,是比南方容易出现污染蔓延的,链孢霉尤其!相对来说,个别污染不可怕,而污染蔓延才最可怕,等蔓延表现出来才发现是东北木耳大规模污染的最致命问题。窝口法的封口方式是容易蔓延的基本原因。
高密度排放时,内部气体对流就不畅,因此东北木耳如果没有专门设计的培养室,加温也不容易,内部温度差异大,最容易导致局部数据造成误判。按照边角要求加温则可能靠近热源的局部要烧菌,按照热源附近温度管理,边角又可能不够温度。
由于温度的不均匀也会导致相对湿度的不均匀,靠近墙壁很可能有局部会出现冷凝水,这样包含了湿度问题的地方也更容易发生后污染。
而南方不论是叠堆还是上架,都会预留工作间隙,自然对流顺畅,加温形成的误差就小得多,因此局部冷凝水也不会出现,因此不会增加后污染比例。所以,优势条件(干冷洁净空气)如果利用不当,也会有劣势。
即使不加温,排放密度过高也会形成温度不均匀,温度不均匀必然导致湿度不均匀,然后温度偏高或者偏低,对木耳的影响也比其他菇种要明显。
食用菌培养过程对于通风的要求不高,但在高密度排放的情况下,二氧化碳的积累就比较快,尤其是进入生长高峰时段,这样会形成两个不利因素:一个是在高二氧化碳浓度状况下的菌丝生命力减弱,另一个是通风形成的温度变化导致袋内水分不均,出现内壁水渍,如果两个问题都出现,那么即使菌丝长满,仍旧可能出现坏袋。
低密度排放时,这种通风影响就不会那么明显,南方打孔法生产黑木耳只要到了菌丝连片袋子不破损,配合翻堆,就基本上算制袋成功。
高密度培养时,如果密封严密,从菌袋里面散失出来的水分也很容易导致内部相对湿度上升,破坏原有的洁净,杂菌在空气里大量繁殖,恶化培养条件。高湿度还容易导致菌丝呼吸不畅,生命力减弱,在与潜在杂菌的营养和空间争夺中更容易出现问题。
东北的高密度排放使得翻堆也比较困难。
因此,东北使用窝口法生产黑木耳菌袋需要解决的配套条件比较高,因此在培养环节的问题概率整体高于南方。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