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种“不合群”的人,往往令人避之不及
有人说,一个不合群的人,往往有突出的能力,也藏着更多的贵气。
然而现实生活中,这几种“不合群”的人,却往往令人避之不及。
01
面善心黑的“小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生活中,“君子”可遇不可求,“小人”却常常遇到。比如,初入职场,总觉得那个对自己嘘寒问暖的人,想当然就是值得信赖的人,也就顾不上交情浅,把对方想知道的,一股脑儿地说了出去。
等到自己的家底被别人摸清了,人家表面上依旧热络,或者表现出“守口如瓶”的真诚,对你的不幸表示同情,还会指点出你遭遇到了哪些“不公平”的待遇,但却总感觉“怪怪的”。
久而久之,你就会感觉,身后似乎总有一双“谜一样的眼睛”,自己的一举一动,在这个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面前,都是笑话。而对于自己的“非议”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起来。
如果那个人正好是自己的上司,他更是会有意无意提及这些对你的负面评价,然后又说自己为你“正名”做了多少事,然后,顺理成章地把所有的工作都推给你,
如果那个人是你的竞争对手,他便会以此挑起事端,激怒你,以此来证明,他比你更成熟、稳重。
面善心黑的“小人”,凡事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对谁都是满满的戒备,以及如何算计他人,所以,他们看起来,跟谁都打招呼,但很少有知心朋友。
面对这种人,你千万不要有“战胜他、征服他”的野心,不与之深交也不撕破脸皮,保持远远的距离,才是最好的出路。
02
自以为是的“狂人”。
有句俗语说:“自己夸,牛屎粑;别人夸,金娃娃。”有的人,虽然没有什么本事,但就是自视甚高,觉得别人都不如自己,说话做事很是狂妄,给人一种压抑和逼仄的感觉。
同事阿明是个土木工程系博士,听从家里人的建议,考取了这个三线城市的街道办处主任职位。在面对群众纠纷的时候,他总是摆出一副学者态度,空话、套话一大堆,不但没有解决问题,还让矛盾升级。
为此,其他同事常要为他“善后”,用一些看似“简单粗暴”的办法,平息一些东家常西家短的纠纷,甚至是一些由来已久的“难题”。
但阿明对此却颇为不满,觉得大家讲的是“大白话”,事情哪怕解决了,他也觉得还不够彻底,没有“根治”。因此,大会小会,都在标榜自己的做法才是值得推崇的。
说归说,做归做。事实摆在那里,阿明的自以为是,并没有帮助他更好地开展工作。为了保住他的“颜面”,大伙都很有默契地选择和他“非必要不说话”。
一个人学历高,并不代表能力强;一个人经验多,也并不代表回回都能用得上。每个人都不能十全十美,多一份谦虚,多一份“从善如流”,才有可能避免“不合群”,才能让自己融入身边的工作圈、生活圈。
03
一事难成的“懒人”。
有句话说:“凡事不怕慢,只怕站”。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坚持去做,久久为功,就总能做成一件事,能够让自己安身立命。
可我们身边,不乏一事难成的“懒人”。他们要么被宠溺,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惰习惯,要么经不起一次挫折或打击,就此破罐子破摔,过一天是一天。
对于自己的懒惰,他们常常会辩护,比如,因为“懒”,他们更追求工作效率。打比方,在餐厅当服务生,他们才不会时时去看看自己所服务的那桌客人,需不需要更换碗碟,或者添茶加水,他们只会在客人离开之后,一次性收拾好桌椅以备用。这样既没有打扰客人用餐,也为自己节省了体力。
对待工作,他们的态度很简单“万事就行”,至于如何做得更好,精益求精,简直就是挑剔。
基于这种“懒”的思想,他们常常踩点上下班,不会多做半分超出原定工作范围之外的事情,斤斤计较、一事无成成为他们最鲜明的标签。
和这种人打交道,有了费尽口舌讨价还价的功夫,还不如自己马上就干呢。如果是长期共事,想要让自己省点心的话,就是不计较不吵闹,用百倍的努力提升自己,赶紧跳出去,才是最好的办法。
04
惹是生非的“庸人”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一个碌碌无为的人,心思不是如何做好手头上的正事,而最喜欢“管闲事”,以至于惹是生非。
比如,一个商品推销员,在商场推销商品时,固然要面对顾客,滔滔不绝,一旦建立了信任,也就有了合作的基础。
可有的推销员,却分不清主次,聊得热火朝天,看似把客户变成了朋友,却不曾想,这个朋友“醉翁之意不在酒”,不光顾生意,只把对方当成了聊天工具,随时随地都想要得到免费的“情感陪伴”,最后又会消失不见。
对于这种常常惹是生非的“庸人”,很难与之同频共振。
他们从来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对于自己一再偏离“轨道”,为自己招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不以为意。
若想要清净,少操心,还是躲得远远的才好。
一个不合群的人,要么是卓越之人,要么是瑕疵之人。当我们看清了一个人最本真的面貌,也就会从心底里,选择亲近还是疏远。
但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我们也能从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上,不断去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努力让自己既能合群,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独立。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