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老师不按教材,按自己的体系,没法预习,听课云里雾里?
大学教学确实和中学教学不一样,刚上大学很多人会不适应,但是久了之后就会发现大部分专业课老师都是这样上课的。
大学老师都会有自己的研究方向,他感兴趣的地方,一般这些老师会在讲课的时候和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者是自己的想法。说老实话,你应该觉得庆幸老师和你们分享自己的想法,让你学到课本学不到的知识。
其实也没有完全按照课本讲课的老师,没有任何的拓展。说老实话,课本你看不懂吗,需要花一个学期去学课本吗?大学不是高中,课本你应该提前去预习,然后寻找材料,有不懂的再去问老师,这样你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这就是你为什么要读大学的原因,现在知识获取的渠道很多,但是思辨性思维确实是要培养的,老师的体系是他常年教学和做科研研究出来的,他看问题的眼光和角度,思维的方式才是你要学的。
你听不懂,那你更要努力进行提前学习,课后积极去询问老师,最后你发现自己也成体系了。
教材知识陈旧
这也许是大部分老师不按照教材讲的原因。我是计算机专业,现在的计算机发展那么快,这些新的知识没有办法及时注入到教材中。我今天要开学了,我借了本其他老师的教材,还是以前我本科的教材。导致我这几天都是在改教材。主要是注入一些新鲜的知识。昨天改教案,改到一两点,现在才起床。
教材安排不合理
我去年有一门课程,整个的教材的知识先后顺序都不太对劲,那本教材编排得也很差劲,我也在那本教材上看到一些错误。因为,教材学校有规定的渠道,所以,没有办法更换成其他的。既然重订教材不行,那我们只能自己改教案了。
教师特色
有些老师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他的课程会比较符合他自己,我本科的数值分析,我们订了一本教材,先是一个老师教的,给了我们一本全英文版的,我们还打印出来了,后面上了半个学期,我们又换了一个老师,又给了一本他自己编写的全英文版的教材。期末,我们考试用了三本教材,都快哭了。
故事分析一:
我本人是学哲学社会科学的。这除了大学的专业课之外,更多的是公共基础课。我个人是不太乐意照本宣科式的教学的,尤其是这种社科类的。
我一直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强调一句话。大家都认识字,我不可能把书本上的所有东西都照着讲一遍,或者是念一遍,这样我存在的意义就不大了。读大学了,大家都认识字,我再读一遍教材,那大家对我的水平可能就有所怀疑了。再者,教材还是比较枯燥的,尤其是对一些学习工农医的同学来说,上公共课对他们来说,可能有点不友好。我再读一遍书,可能上课的时候,睡倒的就有一大片。有时候也不能怪学生,你说书本知识原本就比较枯燥,你再讲得枯燥,学生爱听就怪了。
所以。个人觉得。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最好能够学识渊博一些,基本上能涉猎的都涉猎一些,这样讲课引经据典,讲的比较有意思一些,学生可能比较喜欢听。
再者,大学老师上课,都喜欢讲自己擅长的东西,尤其是自己的专业研究点,这在讲课的时候表现的比较明显。听不懂的同学,你需要下去做点工作了。尤其是对社科类的同学来说,这个不存在严格的听不懂的存在。之所以听不懂,更多的是你比较懒,压根下去就自己不动脑,这明显不是一位大学生应该干的事情。
有些老教授的思维很严谨,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如果你下点功夫,好好研究一下,可能会取得不错的成绩。古人言:“尽信书,不如无书”。读教材没有错,教材是你应该好好研读的,而老师要在你研读的基础上扩展,这是一位大学老师的基本素养,也是一名大学生的基本功。
故事分析二:
我上本科的时候有一门专业课,是本专业最核心的专业知识。分四个方面,分别由四个老师授课,每一位都是该方面的专家。其中有两位老师是国内该方向数一数二的大拿。我来说一下他们是怎么上课的。
老师一,南方人说话带点口音。一来就告诉我们,大家先把课本拿出来。翻到某某页,这个定义是错的;某某页,这个图是错的;某某页,这个设备是我做的有什么缺点。另外正好当时给我们讲课的时候,老师是中国大百科全书该卷该方向的编委。
老师二,北方人研究生学历,但是是行业翘楚。上课时不用ppt,也不带书,纯板书,一手粉笔字很漂亮。讲定义的时候,总是说你别看书,书上的定义不对,听我讲你们记。
老师三,双语教学。一口中国式英语,讲课时,老是说这个经验公式我们验证过,不靠谱。实践经验丰富,老是说,这个地方要是遇见什么问题,我告诉大家一个小绝招。
老师四,青年才俊,院士弟子。上课最常说的话是,最近我又和院士出了本书,讲得是某某方面的内容。
说这么多,就是想告诉你,对于专业老师比我们懂得多,人家一辈子就是干这个的。教材虽然经典,但不如老师讲得实用,甚至有一些经典教材,还有一些经典错误。别觉得老师另起炉灶,老师比你懂多了。
这样情况直接向学校反馈就可以。但是也要问一下你是什么专业的,也许也不是都是老师的错误。
如果你是文史专业的学生,这样的话老师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只要大原则不变化,有点自己的想法感悟还是不错的,这样的老师,也希望你可以好好珍惜。
但是如果你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专业,比如说医学类专业,这样的话是绝对不可以的(中医除外)。医学是一个非常严谨科学的学科,老师不按照教材这个可以,但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讲解就有点欠妥了,如果能让你们理解听懂,还是可以的,就怕像题主一样,听着云山雾罩的,这样是绝对不行的。
真正专业好的老师,也许上课真的不用教材,甚至你们的专业教材就是他编辑的,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绝对不会让你感觉云山雾罩的,好的专业课老师一定是让你感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让你感觉专业课突然活了一样,越学习越有意思,不可能说你连预习都不知道怎么预习。
好的老师,有个性的老师我也是支持的,但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这几个如果有一个违背了,这个老师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现在尤其是大学,确实存在一些自视甚高,却专业技能一点不严谨的教师,把学生讲解迷糊的老师也大有人在。
有时候我看到了很多大学的,学生趴着睡,老师低头讲课,整个课程没有一个抬头的,这样的课堂我感觉学生应该反省,老师更加应该反思。
一般老师,都会提前看教材的,取教材的精华,然后再组合自己的特色,大概的知识体系不会改变。所以,认真听讲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啦。
这感觉就是在说我啊,不过我不是讲的基础课,我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且很多教材知识更新得没有那么及时,还有就是知识体系的安排不一定合理,比如讲产品与运营相关的内容,比较好用的教材也是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还是得跟上老师的节奏。
要求老师每次讲课,都要告诉学生在教科书上内容在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教科书上没有的,老师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学生在听课时,要弄清楚老师讲课的体系,我一般是会将体系做在PPT上,有很强的逻辑,或者是做成思维导图。如果可能找老师要PPT,或者老师有其它资料可以分享。
不管按教材教学还是自成体系,评估教学效果好不好,主要还是看结果,如果老师讲得很高深,学生获得不了相应的知识,更不会应用,那也是失败的。如果老师水平其实不怎么高,但是基础知识学生还是学得不错,还会引导学生应用,那可以说老师讲课水平也还是不错的。总之,改变不了的,就只能适应。
讲一下自己学习的小故事。曾经一位初中物理老师,只是讲课本上的内容在上课时照书练完了就行,也从不来讲题。后面自己不会啊,那怎么办,只能自己专研和自学。这样一来培养起了自己的自学能力,当时觉得这个老师很差,从若干年后,我反倒觉得这个老师的“不作为”让我获得了一种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