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作品

刘明是当代年青人中非常优秀的画家。他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特别是他后来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读博深造,对于这个阶段的年轻人来说走到这一步非常不容易,这源于他的刻苦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刘明: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山东省山水画艺委会委员、山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山东艺术家学术委员会委员。1978 年出生。2006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中国山水画专业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师从张志民教授。毕业后留校任教。2015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山水画专业获博士学位,师从卢禹舜教授。

同他接触我感受比较深的是他对艺术的真诚,艺术已成为刘明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体现在他的艺术创作、学习和为人处世方面。他对艺术的这份坚守,也注定了他的一生在这份道路上坚定和踏实的向前走。他还是一个特别热爱生活的人,喜欢去大自然中感受自然与心灵的碰撞和沟通。

他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理服人、以礼待人、以艺行世。刘明通过对技法方面的学习和把握以及到生活中去锤炼和感悟,使他的作品中呈现的不仅仅是一种图式,更是一种文化精神,这是一种高于“技”的“道”的把握,反映了他对民族文化传统发自内心的深入研究。

另一方面我们也能看到尽管他对民族文化把握的比较深,但在其艺术实践中表现的不老、不旧,他的作品中有一种时代精神的印记,有他自己的理解认识和个性风格。刘明在艺术创作中追求的是一种中华民族的和谐价值观:为人善良、自然而然、厚德载物.....,这也是我对他的要求。

——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

山水古意与时代精神

——刘明山水画意蕴评述

文/叶原

“古画画意不画形”,所谓的“意”也即象外之意。追求“形意之辩”,是中国古代哲学,也是古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意趣。历代山水画家无不通过一种“立象尽意”,同时又“得意忘象的二律背反方式,获得那被庄子称作”象惘“的大道虚空本体。

在刘明的山水画中,我也清晰的看到了同样的”得意“的心路历程,作为一位当代的青年山水画家,刘明在继承古代先贤山水画之”古意“的同时,以自身之笔墨表现所处时代的精神,最终达到二者兼顾的境地,这绝非一件易事。

在刘明的作品中,我看到了将”古意“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尝试以及初步取得的成功。在他画作中的山川、河流、云雾等要素均使用了一种幻化朦胧的笔墨予以描绘,以努力呈现出一种整体的意境。

这种意境既有古代山水画的云蒸蔚霞之故意盎然,在不经意间使人联想起那些恬淡悠然的画面意境;同时,作画的笔墨也浸透着时代精神。所谓的时代精神绝非虚指,而是画家自身对我们身处时代生活、艺术的严肃思考以及笔墨对于思考的表现。

除了不断修行自身主体的心性,以求得山水古意与时代精神兼容并蓄外,在山水画的写形,尤其是笔墨形式的创新方面,刘明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他对于创新的内涵并没有像有些人那样浮躁而又肤浅的理解,更不会为了”创新“而创新。事实上,在刘明的画作中,创新与表现山水画的古意不过是一体两面。

一方面,他努力研习古画的种种皴擦点染方式,尤其是前辈大家笔墨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细微、精到之处,力求最大限度地汲取、发扬传统山水画笔墨的精髓;另一方面,在继承前人笔墨以及”重意“、”师法自然“等观念、法则的基础上,刘明也不断从出土的汉画像石砖、民间年画等艺术形式中汲取创新的灵感要素。

对于他们的汲取使得刘明的画作中的山川、云蔚具有一种与传统山水画古意既有渊源,又有区别的厚重、质朴的风格,亦使得观众往往联想起在山水画中诞生之前的更为远古的,那荒烟蔓草的中华文明烂觞之期。

刘明常对我说画山水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更重要的是山水画的表达与他的心境相符,是一种缘分。他给人的印象很稳重,其实他对周围的自然物象有更敏感的体会,或许只有山水画才能表达他的这份”心境“吧。总体而言,作为一名青年山水画家,刘明已经显示出相当的文化涵养与艺术修为。

艺术道路上的实践与求索是十分崎岖与艰辛的,必须要忍受常人所无法忍受的孤独、清苦以及面对艺术之”大道“渴望而不可得的煎熬、困苦。但我坚信,"纵酒须击剑,鲲化欲鹏飞”。凭借既有的涵养、修为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培养的品质,假以时日,他定能在山水画创作中取得新的突破与成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