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阴阳相搏指的是阴阳脉相搏吗?阴阳脉怎么相搏?

要想知道什么叫阴阳相搏,就需要知道人和石头的区别!石头,作为自然界的产物,他是一个纯阴的东西,它不能活动,只能在外力的作用下进行移动,或者在吸收了阳之后,才能有所变化。人相对于石头来说,人能够移动,以古代中国人的观念来看,那是因为在人的身体里面有“阳”。

阴阳理论中,阳主动,阴主静。这是中医的阴阳学说的理论基础。

石头内没有阳,所以它不会动。人体内有阳,所以人就会动。这个阳不可能在人体的外边,那样阳就会散发于天际,是存不下的!只能在人的身体里面,而且是最里面。

这个存在于人体内的“阳”是怎么来的呢?来自于先天和后天。先天是初生就带来的,存在肾、命门火之中,是人体活动的初始动力。所有的人类都有这么一罐“液化气”,提供人后天活动所需要的“阳”。后天的“阳”,来自于脾胃的化生,人吃的食物,吸收的空气,水,进入人体后,一部分就会化生为后天的“阳”。这些阳,一部分用来补充先天的损耗的“阳”之外,剩余部分用于日常人体活动所需。

这些“阳”,中医中称之为“阳气”,简称“气”。

人体肾气在人体的最内部,每天随着太阳的升起而生发。早晨吃一点带咸味的食品,就能调出一点阳气出来,这时候人就显得精神,浑身有力。气自内而外发,推动着身体里那些不动的东西,如血液、体液、脏腑、经络等运动或者活动。这些不动的东西,称为“阴”,现在称为“阴气”。阳气推着阴气运行,力量有大有小,称之为阴阳相搏。

当然,这个阴也可能来自于人身体外部,称之为阴邪。这个阳也可能来自于人身体外部,称之为阳邪。

根据运动形式的不同,可以有动和静两种不同。体现在脉上,脉搏跳动的快慢,脉的浮沉等等,都可以通过这个原理表现出来。这就是阴阳相搏的理论基础。

阳把阴推到了表部周边,于是定位称“太阳”。其次为“阳明”,一直到“厥阴”。当然,这就是六经辩证的基础位置。

(0)

相关推荐

  • 7.阴阳(1):两仪·先后天/经方辨治基本概念07/经方中医研习笔记(七)

    阴阳:两仪 阴阳,又称"两仪". 根据<易传><道德经>相关理论,阴阳混合不分的先天混沌状态,叫作"太极":在此基础上,太极之气发生运动 ...

  • ​再论阳气与生命

    阳气衰退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丧失我们至宝至贵的生命.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寂静的阴体,唯有阳气流行其间便赋予了其鲜活的生命. 天地即阴阳,阳这个始动因子的变化,在促使着阴随之而变:是阳的增.或阳的减改变着事物 ...

  • 伤寒论中:如何从食欲看五脏阴阳虚实

    仲景在辨证论治的过程中,非常重视食欲状况的辨证. <伤寒论>中有关食欲辨证的条文竟达35条之多,这既表明食欲辨证是仲景"保胃气"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仲景临证详于 ...

  • 二十四节气中的“中气”是指什么?

    古人根据一年内太阳的位置变化把二十四节气分列在十二个月中,每月的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以此推算,一月份(农历)的"中气"应该是?- ...

  • 汉朝伤寒论中的度量衡同当代换算

    日期:2020-12-28 21:05:08   来源:倪注伤寒论 1 石 =4 钧=29760 克 1 钧 =30 斤=7400 克 1 引=10 丈=2310 厘米 1 丈=10 尺=231 厘米 ...

  • 伤寒论中结胸、小结胸、痞、支结到底是什么...

    伤寒论中结胸、小结胸、痞、支结到底是什么...

  • 八字算命中的限运指什么?

    2020-12-12   大运是我们经常会听到的,也都知道大运指的是什么.说到限运可能很多人都未曾听过,或是会以为限运应该就是大运,毕竟就差一个字.其实限运跟大运是有相似的地方,但又不同于大运,那到底 ...

  • 花中四君子是指哪些植物

    花中四君子通常是指我们常见的四种植物:菊花.竹子.兰花和梅花,"君子"就代表了它们具有让人值得学习的品格和象征意义.菊花:通常象征着与世无争,默默努力的品质:竹子:代表了坚强不屈. ...

  • 日本岛?中美洲?《梁书》中的“扶桑国”指的却是另一神秘国度

    <梁书>中关于慧深与扶桑国的记载是关注中西交通的人们非常感兴趣的,事实上,从1761年法国汉学家德歧尼(de Guigne)提出慧深和扶桑国问题之后,至今已经讨论了200多年,但迄无定论, ...

  • 风水学中的“十贱”指什么

    风水学中的"十贱"指什么 风水上的十贱是指可以造成的十种龙.穴.砂.水的恶形态.宅地在此,低贱之命.此地无气融结,非常不吉. 风水学中的"十贱"歌诀为: 一贱八 ...

  • 道教中的“荤腥”究竟指什么?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