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六:员工沟通,下属指导和谈心的技术

本文是《一学就会的小公司》系列连载的第六篇。探讨“同理心”和“行为影响”在指导下属和谈心中的作用。

我打算用30天时间,创作一套付费课程《一学就会的小公司》,并保持在日更群里连载,欢迎交流指正。


你好,我是黄雅,欢迎来到我的小公司管理课。

在小公司的快速发展中,经常会遇到下属遇到低谷,业绩表现并不好的情况。很多时候不是因为能力不够,可能是走入了盲区,也可能是情绪、心态出了问题。下属不在状态,能力再强也没用。

作为上级,你不能只抓看得见的KPI数字,或者只会评价下属能力强不强,这时候就需要出场辅导,或对下属进行心理疏导,就是所谓“谈心”了。

当然,我这里说的谈心,不是指那些一年一度的、正式的工作回顾,也不需要当成“严肃的思想汇报”;是上级通过一些心理技巧和策略,和下属开展一种双向沟通,目的是帮下属解决“心理干扰“,做出有效的指导。

1、指导下属的逻辑链条

首先我们要探讨指导下属的逻辑链条是怎样的?你可能觉得这很简单,我们只要发现下属的问题,把他们叫来训诫一番,再现场示范正确做法,勒令他们限期改进就好了。

很多领导也是这样做的,我经常会听到有人抱怨他们的领导,说他们整天只会板着脸骂人,耍权威,他们还会不停地把问题归因到下属的性格特点、态度倾向,或者能力水平方面,总是不自主地要在那些方面找到原因。这些场景,我其实也见过很多,然而这样并没有什么效果。

今天我要分享一个基本观念:用行为影响行为。

你的一些行动会影响他人的认知与观念。让他人产生变化是你的行动,而不是你的观念。同时,正是受你影响的人在行动上发生了变化,才产生了你期望的效果。所以辅导下属的有效方法,是施以正确的行为影响,而不是观念和情绪的宣泄。上面提到的那些领导的做法,下属很可能脑中一片空白,情绪上羞愧,甚至恼怒,根本无法产生认同和改变。

另有一些领导,特别有诚意地去指导下属,但他们失败了。不是他们说的东西不对,而是他们说的东西,从最开始就没有让别人听进去。根子在哪里?在于他们没有“同理心”意识,他们没有融入他人的情境,站在他人角度思考,没有建立起有效沟通和指导的平台。

2、改变下属行为的方法

所以作为上级要对下属进行有效辅导,先要产生“同理心”意识,只有具备了“同理心”,你才会试着让自己融入被指导者的情境,从对方的视角去看待问题、看待难点 / 痛点,才有可能切实地感受到下属的困境,以及找到可能的突破方向。

然而具备“同理心”并不容易,我拿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你:

我刚工作那会精力很好,中午从来都是不午休的,我不能理解为什么公司要给那么长时间让大家午休,很多同事还要支张床,躺下来睡午觉。我那个时候经常百无聊赖,中午困了就在桌上趴几分钟,熬过了下午两点,就又精神了。所以,那个时候绝对不能理解那些中午需要午休半小时以上的同事。直到自己年纪慢慢变大了,才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才会开始有同理心意识。我自己如果中午不多睡一下,经常到下午就在会议上打瞌睡,支撑不住。

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应用同理心意识来指导下属呢?

第一步 ,要耐心地花时间倾听下属在说什么。我觉得,要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 要辅导好下属,根本上是要从“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境里走出来 。如果没有这一步,同理心意识,是没有办法建立起来的。

学会倾听,是走出自我的第一步。而学会倾听的第一步,就是耐心地听下属把话说完。你下次辅导下属,试着做一件事,就是努力让下属表达,不插话,不打断,鼓励他继续讲,这样做非常反人性,可能你已经预设了答案,下属的喋喋不休让你难以忍受,但你不要打断,让他把所有想法说完。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试着判断一下,下属是否逻辑清晰、有没有担当;或者,是不是只需要发泄一下,发泄完了,他会回去继续努力;或者,他发泄之后,还是需要你的指导。

第二步 ,在听下属倾诉的过程中,你试着把对方看透。什么叫把对方看透?就是在他说的过程中,猜出他讲一大堆话的潜台词,你不要被他的话的表象所左右。他可能只是抱怨,发泄下情绪;也可能是无可奈何,不知所措;也可能是寻求根本性的解决办法。每一种情形下,你对他的指导方式都是不同的。有的时候,你只需要给他鼓励和信任,就够了;而另外一些时候,你可能真的需要给他以援手。

第三步 ,应用“同理心”意识,快速切入下属的情境。在他叙述之后,你要学会帮他清理问题,分析问题,找出可能的努力方向。这个时候要去思考“他为什么……”比如,他为什么这样说?他为什么这样看问题?他为什么准备采用这样的办法?

学会问自己:“他为什么……”有助于你从根本上了解一个人,从而融入每一个下属的情境,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切忌简单地用自己的经验,以不变的套路,对付所有人的问题。

第四步 ,告诫自己,千万不要用高出下属能力太多的标准来要求他,或者让他用自己无法把控的方法做事情。假设你在他的处境下,你的指导是不是可实现的?比如,我有研发背景,能通过写程序解决业务问题,但我的下属都是非技术背景,我的建议真有效果?更可怕的是,有些领导甚至会建议下属用他自己都无法做到的方法来完成工作,这是不合理的。

通过“同理心”引导下属倾诉和代入问题情境,我们会初步有个方案构想,接下来该如何通过行为去改变下属的行为呢?我归纳了一个三步走的程序,分享给你:

1. 抓重点,在指导下属的过程中,找到最能提升工作业绩的行为,加以指导,这比面面俱到要好很多。

2. 努力使下属从心里接受,并且喜欢你推荐的行为方式。这一步的要点,是卸下下属因为担心做不好,而被你指责和看低的心理负担。鼓励他们按之前讨论的方法大胆实操,帮他们放松心情,建立自信。

3. 帮助下属把他的做法固定下来,而且引导他们不断改善自己的做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你提供的方法只是暂时解决了他们的问题,我有一个经验,经过个性化改进,才意味着一个人学会了一种方法,如果不能推动下属改进内化,指导也不能真正有效。

3、和下属轻松聊天的技巧

上面聊到有效指导下属的心理准备和行动准则,大部分情况只是下属有些情绪波动,聊天疏导就好了。

不过和下属谈心还是颇有技巧的,我们经常说要“学会倾听”,其实,“学会提问”更重要, 因为你只有问对了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反馈。

先举个例子,职场上我们常遇到有下属情绪低落,或颇有抱怨,于是我马上进入了讲道理模式,和他说了一堆咱们公司怎么怎么好,你表现也不错,升值加薪机会也很大。自己说的情绪激昂,唾沫横飞,可是他对我们的话完全没感觉,只是礼貌的应付,过几天就直接离职了。这个问题不难理解,我们根本没摸清楚下属情绪低落的原因,对症下药给出解决方案,自顾自的宣泄消耗了他们最后的耐心。

这里我建议通过连续提问,让下属自己找到答案,比你告诉他怎么做,管用得多。那么,有没有一些提问的技巧呢?我总结了五个层层递进的疑问句式,下属谈心的时候,你只要抓住这五个疑问句,基本上就可以很轻松地驾驭谈话。这五个句式分别是:

  • 你遇到了什么事?

  • 你是怎么想的?

  • 你都试了什么方法?

  • 你需要哪些帮助?

  • 还有吗?

第一个疑问句是,“下属遇到了什么事?”

通过这个问题,你需要让下属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些基本要素先讲清楚。以便我们梳理清楚思绪,这里你要特别注意,去确认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要分清楚下属观点和事实的差别,你要确保,得到的信息尽量是客观的。

知道了发生什么事情,不要急着表态,很容易因为上级权威把下属观点压了回去。这时候,你需要问,你是怎么想的?

“你是怎么想的?”这个问句,一是帮助你诊断下属的“心理干扰”,二是能引导你的下属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同时,让他感到自己的意见也是会被重视的。

知道了下属的想法还别急着表态,这时候,你需要问下一个问题: “你都试了什么办法?”,除了搜集更多的信息,也是考察下属是否有主观能动性,做了积极的尝试,有哪些进展,哪里是误区。

现在你知道了发生了什么事,也听到了下属的想法,同时也了解了下属已经试过哪些办法了。这时候,你还可以问的就是: “你需要哪些帮助?”让他们去思考为了改变需要哪些支持和资源。

最后别忘了问一句 “还有吗?”有的时候,一些重要的信息、想法,下属欲言又止的那一个瞬间,就差你的一句“还有吗?”他就说出来了。很多隐秘的问题就在这句话里。

4、跟下属谈心注意的三个事项

首先,创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用一些语言技巧,比如下属回答完简单重复,还可以进行补充。比如“你刚才提到XX,我觉得很好,并且我还想了解这些”

聊天时双方不要面对面坐,而是有一定角度,双方侧对着坐,甚至可以一起出去走走,边走边说,避免紧张感。

第二点,不要随意抛出观点和建议,更不要评判

作为上级,很多时候,你是在帮助下属找答案,而不是把你的答案扔给他。

第三点,注意,谈心的交付是行动和结果。

聊完没行动,一点用都没有。所以,在和下属谈心的时候,你可以鼓励他畅所欲言,但是,谈完之后,必须要有下一步行动计划,并且督促他去做。

总结一下,这一节我们聊了指导下属,和下属谈心时的技巧,我们需要有“同理心”,通过行为去影响下属。聊天我们要学会提问,五个经典的问句,可以帮你和下属有效沟通。谈心氛围要轻松,过程以启发为主而不是诱导,最终结果是希望下属能调整情绪,通过正向行为拿到业务结果。

下期连载我们聊一下如何在初创企业里打造一支高效运作的团队,下次见!

以上

黄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