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攸在官渡之战中为曹操立下大功,曹操为何刚获胜,就处死他?

许攸在官渡之战立下大功,曹操并没有立刻处死他,而是忍耐了两年后才将他处死。

那么,许攸对于曹魏来说,功是几何?过又是几何呢?

许攸其人如果翻开历史,你会发现许攸并非普通的谋士。他为人比较张扬,也很有自己的想法。

汉灵帝尚在世之时,许攸便不安分了,他与冀州刺史王芬等人图谋废帝,另立新君。曹操虽为一代枭雄,但接到许攸的邀请后,仍表示拒绝。

虽然,许攸他们的计划最后落空了,但由此可见,许攸此人并非善茬。

许攸从小与袁绍、曹操关系匪浅,常撮合他们联盟,因此便有了袁绍为盟主、曹操为奋武将军的伐董联盟。当时,袁绍实力最为强大,许攸选择依附袁绍,成为其麾下谋士。

许攸倒戈10年后,天下早已没有董卓,昔日盟友袁绍和曹操终于刀戈相向。

彼时袁绍占据整个河北地区,而曹操则占据长江和黄河之间的东部平原。许攸,家眷全在冀州,在官渡之战前,他并没有叛变袁绍的理由。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许攸决定临阵倒戈呢?

一、袁绍的刚愎自用

当时,袁绍与曹操对峙于官渡,一条渠水使得双方暂时陷入僵局,当然,他们并不是在缅怀项羽和刘邦的鸿沟之盟(渠水在秦朝末年叫鸿沟),而是在思考如何破局。

这时,袁绍方的两位谋士为他提供了两条建议。

沮授:袁军兵多战斗力弱、物资充足,曹军兵少战斗力强悍、粮草短缺,宜持久战取胜。另外,增派兵力保护粮草安全。许攸:曹操倾巢出动,许都防守空虚,如派一支骑兵连夜突袭,则可攻陷许都。奉天子伐曹操,师出有名,曹操被动且腹背受敌,必败无疑。两位谋士对当时形势可谓是洞察如微,如果袁绍采纳其言,曹操将陷入困境。然而,袁绍自恃兵多粮广,他想得更多的是,通过亲手抓住曹操来显摆自己的实力。于是,他对两人的建议不屑一顾。眼看着战机稍纵即逝,许攸由是心生怨恨。

二、家人被捕

当然,谏言被否在袁绍那里似乎是家常便饭,田丰、沮授无一例外。许攸不会为了公事就临阵叛逃。

荀彧曾说过: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

原来,许攸贪婪过度,放纵家人,而审配专权,没有谋略。他们虽同在袁绍麾下效力,却早就是当面笑呵呵,背后戳一刀。

此次,许攸从征,而审配留守,恰好许攸家人犯法,审配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立刻将他们下狱。而恰恰是审配在后院放的这把火,成为压倒许攸的最后一根稻草。许攸因此恼羞成怒,连夜投奔曹操。

许攸建功正如沮授所言,曹操当时已经陷入困境,不但前有强敌,后方还有刘备在颍川、汝南骚扰。更致命的是,大战当前,后方民心不安,此时催征军粮更容易激起民变。因此,曹操不得不陷入长平之战时赵国同样的困境,仅凭着荀彧、荀攸的激励在苦苦支撑。

曹操此刻有两种选择,但是都难以执行。

要么借粮,而荆州刘表早已和袁绍暗通曲款,不出手偷袭就谢天谢地了,怎么可能出手相救?其他诸侯则更乐意做壁上观。因此,这条路不可行。要么速战速决,如果袁军粮草被销毁,那么袁绍优势便不在,曹操就有机会反转。关键,袁绍的粮草运输计划,他从何而知呢?

这时,许攸及时出现,为其带来了袁绍方的情报:袁军粮草安放于故市、乌巢,且守备不严,如果出骑兵焚毁其粮草物资,那么,不日,袁军便将溃散。

说实话,此时的许攸就如法正一样,法正将刘备从困境中解救出去,而许攸同样也带着曹操走出了逆境。

曹操当时确实非常感激许攸,听闻他的到来,完全不顾自身形象,光着脚便跑了出去迎接他。然而,正是曹操的热情,让许攸一下子忘乎所以,从此居功自傲。

许攸之死许攸始终是贪婪之人,他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对曹操说:“曹阿瞒,要不是我,你得不到冀州!”

也许,许攸是在不断提醒曹操,不要忘记报答自己。然而,俗话说得好,言多必失,许攸的这番言论最终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结语:许攸,曹操的发小,曾挽救曹操于危难之间,为何会被曹操杀害?他并非招人嫉妒而死,而是死于自己的居功自傲,忘乎所以。

关于许攸之死,你怎么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