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吗?” “正在忙吗?”
在吗?
你在忙吗?
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说话者可能是出于礼貌才这样说,可是这样的开场白会让我莫名的反感。我想我会有负面情绪的原因可能是这样:
“在吗?”很多时候对我来说是句废话。在这个手机可以算为身体器官的时代,我一直都在。
“忙”是一个不明确的概念,我忙着看《奇葩说》也是忙,只有我知道你找我干什么之后,我才能决定我是不是真的很“忙”。
至于我是否会回答你的问题,这要取决于你的问题是什么。
核心的原因是我希望对方可以直接说事,这样的话我可以“心中有数”,有主动权。在《好好说话》中我读到了更好的解释:
回想一下,当一个人对你说话暗藏心机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觉?肯定会觉得哪里不太舒服。因为,此时我们不知道对方想让我们做什么,但总觉得自己在被利用,当然会有一种不爽的感觉了。比如有些人在微信上留言,喜欢说两个特别讨厌的字 -- “在吗”;有些人求人办事,喜欢说一句特别讨厌的话 -- “你什么时候有空啊?”
当然我们也理解,会这样说话的人应该也是怕打扰到对方,所以先明确一下是否说话方便。然而你要知道,对方一旦明确对你表示有空,就意味着很难拒绝你的要求,这其实是有点绑架成分的。所以,你明明是想要礼貌地求人帮忙,最后却变成了他人心中的别有用心,长此以往,你的人缘当然也好不了了。
那么请求别人帮忙的时候我们可以怎么说呢?《好好说话》中说“最需要的就是第一时间把要求说清楚”,这一点基本要求是我们常常忽略的。
求人办事就要一股脑地把想办什么事、有什么地方需要帮忙、事情的来龙去脉是什么、哪些方面是有股略的、有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等事先想明白、跟人说清楚,才算是尽到了求人帮忙的义务。退一万步讲,你先漫天要价,人家也能坐地还钱,你一句话不说先来一句“在吗”,又不说清楚什么事情,对方反而不愿意跟你沟通,还隐隐觉得有种差点被你套住的不舒服感。
我们想要找人帮忙,要尽量将判断的权利留给对方,如果要表达礼貌的话,在最后补上一句就好了。例如:“你好,我有件事想找你帮忙/问题想向你请教,事情/问题是这样的...打扰了!” 问问题的话,问的越具体,对方的回答就会越省力,效果也更好。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此处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你这也太玻璃心了吧!整得跟一事儿妈似的,这TM是网络时代好不好。我又没有什么恶意,我是无心的,你至于嘛你!
“好口才”其实都是来自“好用心”。我们说一个人会说话并不是因为这个人的口才多么好,更重要的是他说话让你感觉舒服。他知道预知让你不舒服的“棱角”,照顾到了点滴,这一点蔡康永做得非常漂亮。认真地听蔡康永,会发现他不仅把说话的节奏掌握地非常好,也尽量做到照顾到每一个人,不让他们不舒服。在《说话之道》中他写道:
我相信的,是先对人和人之间的沟通认真看待,然后得到比较多对人对己的了解,然后比较靠近幸福。 透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这就是我相信的、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在说话这事上,我惹了不少麻烦,从“童言无忌” “年少轻狂”到“情商低”,我总是用“我是为你好啊” “我有没有什么恶意” “我是真诚的”来为自己不会说话找借口。然而想要达成有效沟通,就要走心,走心的表现是好好说话,考虑到对方的感受。怕别人误会的话,我们就尽量把话说得清楚一些吧。
不过我同时也认为:好好说话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好好说话”。对于那些不尊重我们时间和感受、不讲逻辑的人我们最好敬而远之。学会说No很多时候是对自己的尊重,总有人会揣着明白装糊涂,会认为这个世界欠他点什么。例如有一次有人在微博私信我,问了我一句“在吗?”,一句“可以问你的个问题吗?” 我没有回复ta,稍晚些的时候ta又私信我说:你这个人有些傲慢啊,问你问题你都不回... 也有人加我微信,第一句话问我:你什么星座的?
礼貌得体的有话说话变得越来越奢侈。我在我的社群中有两条有关发言的建议:一是“尽量地使用完整句”,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要的刷屏,也可以帮助自己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尽量不要使用反问句”,文字交流容易产生误会,尽量不要用反问句型让人认为你在教训ta一样,例如“难道就不能用反问句吗?” “难道Eric你说得都是对的吗?”
写这篇文章是对大家和我自己的一个提醒。蔡康永的“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是说话之道,李笑来的“为人要真诚” “坦率即效率”是说话之道,但是如李笑来在序中所说:在好好说话这事儿上,“道”这个东西常常用处不大,或者说,常常不够用。说话是需要学习和持续操练的。说错话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说错了。文明社会,好好说话,要走心,也要过脑。
有关“说话”这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在下面留言,5.31日晚6点时,我会挑一条我认为最走心的留言,为它的作者送上一本《好好说话》。祝大家端午安康大吉大利福如东海百年好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