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冰教授谈谈【99】为什么要善待患者的抱怨
没人愿意听抱怨,但生活里不可避免地会接收到各种抱怨,医患交流中更常见。
患者的抱怨既可见诸于患者的语言和语气之中,也可见诸于文字中,医者听到或看到了,心里顿觉被堵,有时甚至会影响到一整天至一段时间的情绪。
对医者而言,被抱怨常见有两种情况:
因术中不慎或技术尚不熟练,以致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多见于年轻医者或初学者)。
术后患者抱怨,医者既内疚又无奈,只能不断提醒自己,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哪怕就是非常熟悉的操作,也要坚持像第一次手术一样,谨慎仔细完成。正如中华口腔医学会前任会长王兴教授说的“外科手术的风险绝不会因为术者千分之一次的大意而被避免”。
医者为了患者取得更好的效果,不断查阅资料和创新新的操作方法(具有可行性的方法),但事与愿违。
此时面对患者的抱怨,医者有苦难言,越解释患者越不理解,甚至有点越描越黑。遇此情况,只有极少数医者会继续改进或调整,再在下一例手术中试行,直至取得明显好的手术效果。更多的医者则是被患者的抱怨吓倒了,或是为了维护已有的名誉,停止创新,继续选择保守的方法走完自己的职业生涯,或是尽量少接这样的手术了。更有甚者,在患者巨大的抱怨下,选择转行或提前退休了。
其实,这两种抱怨我都亲身经历过,而且在次数上一点也不比其他医者少。
我选择的是迎难而上,因为我知道即使我放弃唇腭裂手术,改行做其他手术,同样会面临患者的抱怨。相反如果能将患者抱怨中的有价值的元素,作为激励自己改进技术方法的压力和动力,迫使自己不断思考和改进,既可以获得更多患者的理解与认可,实现人生的理想,还可以使自己的职业感走入更高的层次。
例如患者总抱怨唇裂术后患侧鼻翼塌陷,于是我十余年来不断思索鼻翼塌陷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对比国际上报道的成功方法的技术特点和经验,最终找到了一种既能保持患儿术后正常鼻形态的方法,又发明出新旋转推进法及专利产品“鼻夹”。美国微笑列车唇腭裂专家委员会的专家们知道后甚感兴趣,邀请我明年初去美国唇腭裂年会上介绍。
又比如,我们看到了Sommerlad法和Furlow法较传统腭裂修复法的优势与不足,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十余年,终于发明出了SF 法,使患儿术后综合效果明显超过原有的两种方法。
其中关于悬雍垂的缝合,我一直以为Furlow在Comprehensive Cleft Care中介绍缝合两片面包块的方法非常合理,但总有患儿家长抱怨悬雍垂术后裂开分叉。无论我用什么线缝合均有较高的发生率,但咱们一直有一个非常理直气壮的理由:悬雍垂不影响腭咽闭合,即使分叉也不影响患儿的语音。
记得一次,我又用此理由解释时,一位患儿的爷爷抱怨到“即使从医学上你们觉得裂开分叉没关系,但我们看到了心里很难受,你们能不能仔细点,缝好不裂开呢?”我顿时语塞,静下心来想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患者的心理需求也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确实应该重视和解决这一问题了。此后,我抛弃了Furlow介绍的方法,仔仔细细的修剪悬雍垂裂隙缘的黏膜,分层严密缝合,对悬雍垂裂开的抱怨很快减少许多。我后悔之前自己的过于自信,也庆幸今天的认真获得成功。
我们要努力摒弃用抱怨反击抱怨的态度,耐心听听患者的抱怨,对其中多数的不解或误解之处多解释一下也无妨,注意挑拣有提醒作用的内容,就把它当作是专业发展中必须跨越的一道道考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