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群得“懒病”怪人不怪蜂!看蜜蜂劳动的源动力论养蜂高产方法

春暖花开的时候,看着蜜蜂出巢采集是养蜂人最高兴的事情了。可是有时候会发现,蜂群里的蜜蜂都不出巢采集了,好像得了“懒”病。这让某些人就着急生气了,为什么蜜蜂不出巢采集?为什么都待在蜂巢里呢?

蜜蜂都是勤劳的,不会因为偷懒而不去劳动。如果真的不出巢采集得“懒”病,那一定是有原因的。养蜂人要从管理上找原因,不要随便责怪蜜蜂。今天就从蜜蜂采集的源动力开始,探究一下怎样防治蜜蜂得“懒”病,怎样让蜂群高产的方法。

蜜蜂为什么劳动?勤劳的源动力是什么?

人辛勤劳动都是有目的的,为自己,为家人,为理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只有心目中树立劳动的目的,有了源动力,工作才有意义,才愿意辛勤的劳动。可蜜蜂作为昆虫并没有价值观,也没有真正的思维,为什么蜜蜂一生都要辛勤的劳动,源动力是什么呢?

其实蜜蜂的勤劳只是一种本能,并不是蜜蜂真的就喜欢劳动。蜜蜂是群居性的社会性昆虫,每只蜜蜂都要各司其职完成应有的工作。蜂王负责产卵,工蜂负责劳动,雄蜂担负交配的职责,都在为蜂群的繁衍昌盛而努力。我们奇怪的是,为什么蜂群能保持协调一致,为什么工蜂会保持劳动的积极状态?是蜂王吗?可蜂王实际上只是一个产卵机器,在蜂群里并没有真正的主导地位,根本无力支配工蜂劳动啊!

其实能支配工蜂劳动的是幼虫,大量抚育幼虫,让蜂群繁盛起来才是蜜蜂劳动的源动力。繁衍是动物的本能,为了下一代是许多动物努力的目标。蜜蜂的生存方式决定了只有让族群强盛才能应对自然的变化,更好的生存下去。单个的蜜蜂是无法生存,弱小的蜂群也难以存活下去的。所以在蜜蜂的基因里,繁殖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抚育幼虫是最重要的任务 ,子脾比蜜蜂的生命还要宝贵。

孵化出来的幼虫会释放信息素召唤工蜂来饲喂照顾,工蜂必须时时分泌王浆和蜂粮来抚育幼虫。为了幼虫能吃饱,工蜂就必须要去采集蜜粉。幼虫就是工蜂的催命符,只要有幼虫抚育工蜂就不得不努力劳动,直到累死为止。幼虫越多释放的信息素越强烈,工蜂的劳动积极性就会越高,采集积极性就会越强。虽然幼虫必须要有工蜂抚育才能长大,但是幼虫却能支配工蜂。幼虫是蜂群的希望,也是定海神针,只要有足够的幼虫抚育,蜂群秩序就会是正常的,工蜂就会积极劳动。如果没有幼虫抚育,工蜂就无心劳动,没有正常泌王浆抚子,生理功能就会发生异常,开始闹分蜂。蜂群的秩序混乱,繁殖停止,产蜜量也会大大下降。

让蜂群得懒病的原因是什么?

外面有花在开,蜜蜂待在蜂巢里不出来采集,有的人就认为蜂群得“懒”病了,着急蜜蜂为什么不去干活?蜜蜂不干活的原因有多种,要找到具体原因,针对性解决。

一,抚子才是蜂群的大事,劳力蜂不足时无力采集。

幼虫是蜜蜂劳动的源动力,对工蜂来说,抚子才是蜂群的大事。可是抚育幼虫并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有足够的抚育蜂饲喂护脾。蜂巢里的工作很多,要维持正常的蜂巢环境,要酿造蜂蜜蜂粮,要清洁守卫……每一个蜂群里想要维持繁殖的状态,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后勤蜂,只有后勤工作能够完成了,多余的劳力蜂才会出巢采集。蜂王一昼夜能产卵几百甚至几千粒,这么多的幼虫想要正常抚育,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抚育蜂。每只工蜂能抚育的幼虫是有限的,在不同时期工蜂能抚育的幼虫是有限定的。在气候异常抚子困难时,20只左右的工蜂才能抚育一只幼虫,在温度适宜时一只工蜂能抚育20只左右幼虫。越是弱小的蜂群,越难以维持正常的蜂巢环境,工蜂抚育的的幼虫就越少。

所以如果只是一两脾左右的弱小蜂群,蜂王产卵量较大,工蜂就只能抚子,无法出巢采集了。这种情况并不是蜂群得“懒”病了,而是养蜂人没有注意繁蜂,蜂群太弱小造成的。先有蜂才有蜜,这是养蜂人要记住的道理。不注意繁蜂,想要蜜蜂多产蜜是不可能的。

二,泌蜡和抚子是工蜂要做的事,没有完成任务就会憋闷犯懒

在工蜂的生命密码里,每一个阶段都安排了该做的事情。出房三日后工蜂就开始一生该做的工作,4——6日龄的工蜂要调制花粉抚育大幼虫。6~12日龄的工蜂王浆腺发达,就要分泌王浆饲喂小幼虫和蜂王。12~18日龄的工蜂就要泌蜡筑巢的工作。同时蜂巢里的清理,酿造,护子等工作也会根据需要来做。等半个月左右,工蜂真正长大了才开始出巢采集的工作。一个月左右生理机能衰退了,就只能担任采水和守卫等工作,直到老死为止。

这些工作都是工蜂本能的在做,工蜂的一生必须要完成该做的工作。如果王浆腺已经发育完成了,却没有机会分泌蜂王浆抚子,工蜂就会营养过剩而生理功能紊乱。如果蜡腺发育完成,不能泌蜡筑巢,工蜂也会不吐不快而觉得憋闷犯懒。

所以在繁殖期,蜂群要有一定的幼虫抚育。在蜂群发展旺盛的蜜源期,幼蜂多,泌蜡能力强,就要抓紧时间安础造脾,不要千方百计阻止工蜂造赘脾。要让工蜂完成一生该做的事情,工蜂才能保持正常的劳动状态,才不会憋闷得懒病。

抚子和产蜜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正确调控才能高产

既然抚育幼虫是提高蜂群劳动积极性的原动力 ,那么是不是幼虫抚育越多,蜂群劳动积极性就越高,产蜜量就会越高呢?当然不是这样的!抚育幼虫要耗费工蜂的精力,投入的采集蜂少就会影响产蜜量。养蜂人必须要根据蜂群状态和蜜源情况,调控抚子的量,让蜂群能够保持良好的采集状态,才能真正高产。

一,蜂王产子量大,蜂群强盛,蜜源期控子能提高产蜜量。

如果蜂群一直保持旺盛的发展状态,蜂数在八脾以上。这样的蜂群工蜂一直疲于抚子,减少抚子量会让工蜂得到休养,体质和寿命得到延长,有更多的劳力蜂投入采集,就能大大提高产蜜量。在蜜源期来临前的一个星期左右,可以减少子脾量,把子脾提两张左右到继箱里,巢箱的只有三四张子脾,蜂王的产卵量就少了,抚育的幼虫就也少了

也可以进行育王减少幼虫抚育。也是在蜜源花开前一个星期左右,人工移虫育王。等到王台快要成熟时,把蜂群里的老蜂王都囚禁起来拿走 介入成熟的王台。在新蜂王成功前,没有蜂王产卵,幼虫的抚育量就会大大减少。这样在蜜源期的等待新蜂王成功的半个月左右里,工蜂就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采集。有新蜂王在,蜂群也会保持积极的劳动状态,产蜜量会提高,培育出来的蜂王品质也会更好。

二,如果蜂群弱小,幼虫不足,就要以繁蜂为主。

控制蜂王产卵不仅不会提高产蜜量,还会严重影响蜂群的繁殖,出现分蜂热,甚至工产现象,给蜂群带来大麻烦。

蜂群弱小是长期幼虫不足造成的,没有充分泌王浆抚子的工蜂生理功能已经处于异常状态,如果完全没有幼虫抚育,就会马上出现分蜂热情绪。这样控制蜂王产卵,就是在逼迫工蜂造反。勤劳的工蜂在酝酿分蜂的事情,没有幼虫抚育,也无心劳动,就待在蜂巢里,等待自然分蜂的那一刻。

所以说蜜源期控制蜂王产子量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学习的,只有蜂王产子量大蜂群强盛了,才可以在蜜源期控制产卵提高产蜜量。如果是弱小蜂群,产子量不足,蜜源期控制产子量不仅不会增产,还会带来麻烦。

好了,说了这么多了,大家也应该明白蜂群犯“懒”病都是有原因的。养蜂人要根据蜂群的发展状态和虫卵的数量进行合理的调控管理,蜂群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只有蜂群状态良好,工蜂的劳动积极性才高,产蜜量才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