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讨 | 漫谈阳旦与阴旦
该文在传统伤寒六经辨证方证基础上,新增“阳旦”和“阴旦”两个方证。提出阳旦证是表证即将传入三阳经时的特殊证候,阴旦证是表证即将传入三阴经时的特殊证候。进一步阐明了伤寒表证如何传入经络并内舍脏腑,从而形成新的伤寒“二旦六经辨证”体系。进一步揭示了伤寒从表传入经络的传变过程。便于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快速判别疾病传变进程,并合理选择适当的方证治疗伤寒,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素问·皮部论》云:“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
可知外邪伤人主要分邪客于皮、邪注经络、邪舍脏腑3个阶段,故外感病发病过程包括表证、经络证和脏腑证。
《伤寒论》问世以来,历代伤寒注家均认为“太阳主表”,表证就是太阳病。然而表证可以见于太阳病,也可以见于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
《伤寒论》中不乏“阳明中风”“太阴中风”等说法,均可证实表证并非单独属于太阳病所特有。
笔者认为更应该将表证划归督脉。
《素问·热论》云:“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历代医家据此认为,太阳为先受邪之经,理应排在首位。
实际上,“为诸阳主气”当属督脉,督脉又称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经;风府亦属于督脉穴位,“巨阳”是通过“连于风府”才能“为诸阳主气”。
另外,督脉没有直属的脏或腑,督脉病发展的结局是不能直接传入某脏或腑,所以才能保证其只停留在皮表,为六经所共有。因此,表证属督脉病比属太阳病更合理。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体有三阴三阳六经,六经相互之间并列平行,并无先后主次之分。当表证欲往里传时,哪条经脉的经气不足,则表证就乘虚而入,传入该经。
如太阳虚则先传入太阳,阳明虚则先传入阳明,太阴虚则先传入太阴。同时传入两条经脉则发为并病,同时传入多条经脉则发为合病。
那么,表邪是如何传入经络而发为经络证的呢?
笔者在《研究〈伤寒论〉,重点把握“热”》中指出:
外邪伤人后,必先在体表化热形成表热证,然后才能传热入里,六经传变过程中传递的是“热”。
《伤寒论》第4条云:“伤寒一日,太阳受之……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第5条云:“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第384条云:“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
据此可推断,当表证出现“躁烦脉急”征兆时,提示伤寒发展到“表热即将内传入里”的特殊阶段,这个特殊证候介于表证与经络证之间。
笔者认为,这个特殊证候就是《伤寒论》中的“阳旦证”,理由如下:
①旦字从文字象形分析,从日从一,寓意太阳刚刚升起,故可引申为“初始”“苗头”“征兆”之意。
②历代医家多认为阳旦证就是桂枝证,阳旦汤就是桂枝汤,如果真是这样,以仲景治学之严谨,何必制造两个概念给后学造成误解?
但这也恰恰说明,阳旦证和桂枝证确实是非常接近的两个证候,表证(桂枝证)出现“躁烦脉急”时就形成了阳旦证。
同理,在表证即将传入三阴经而又未传入三阴经的特殊证候,我们可将之称为阴旦证。
根据《伤寒论》第384条“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可以推断,当表证出现“下利”时就说明表证将要传入三阴经。
如前所述,表证欲传热入里时,出现“躁烦脉急”而无“下利”者,则说明表证欲传入三阳经(此时称为阳旦证)。
若出现“躁烦脉急”且“下利”时,则说明表证欲传入三阴经(此时称为阴旦证)。
阳旦证传入三阳,而阴旦证传入三阴,如此,伤寒表证可传变为“阴旦证”“阳旦证”。
形成“二旦六经辨证体系”。
欲知
“二旦六经辨证体系”
方证对应关系及用药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