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科普|钳嘴鹳:北扩到中国
钳嘴鹳是中国的新记录鸟种,首笔记录是在2006年的云南。此后它们开始以爆发式的扩散飞进云南,并在广西、贵州、江西和宁夏等地出现。它们在中国向北向东扩散,与原栖息地变化、物种容纳量变动有关,也可能是中国的优美生境和丰富食物吸引了它们。
10余只钳嘴鹳现身贵州清镇。这也是贵州省的鸟类新记录。湿地面积和食物资源量是钳嘴鹳扩散的重要条件,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地良好的生境。(徐永春摄)
亚洲钳嘴鹳体羽呈白色至灰色,飞羽和尾羽都呈灰色。钳嘴鹳的嘴非常粗厚,下喙有凹陷,闭合时上下喙间有明显的弧形缝隙。主要活动于河流、湖泊、湿草地、水田等地。主要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在中国主要见于云南,偶见于贵州、广西、江西、甘肃、宁夏等地。
在广西河池,数只钳嘴鹳在树上嬉戏。它们白天在附近的浅水中觅食。较高的森林密度也为它们提供了理想的栖息之地。摄影/班华东(鸟网·寒山拾得)
我与亚洲钳嘴鹳的首次邂逅,是1992年春季在泰国曼谷郊区的一片稻田。当时我在泰国马恒东大学做短期访问学者,进修保护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没想到20年后,它们成为鸟类新移民,自然扩散进入中国。我带领研究团队对它们在云南的扩散和生态行为进行了长期的观察研究。
曾爆发式扩散在云南各地
亚洲钳嘴鹳羽色以白色为主,分布于亚洲;非洲钳嘴鹳羽色以黑褐色为主,栖息于非洲。两种钳嘴鹳粗大厚重的喙闭合后,在上下喙之间形成明显的弧形空隙,英文叫它们OpenbilledStork,也有人叫它们开嘴鹳。
亚洲钳嘴鹳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等地,因分布面积广,种群数量大,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录将其评估为无危(LC)。
亚洲钳嘴鹳在中国的首次记录,是2006年10月3日北京观鸟爱好者王逸天在云南洱源西湖拍摄的一张水鸟照片,他将图片上传到互联网,请求鉴定种类,看到照片后我确定是亚洲钳嘴鹳。
钳嘴鹳飞行时常将脖子伸直,集群盘旋上升或下降。它们喜欢在各种湿地中觅食,在云南的主要食物是美洲大瓶螺,其次是背角无齿蚌、螃蟹和蛙类。(徐永春摄)
2010年4月的一天,云南临沧市镇康县林业局熊生相局长电话告诉我,镇康县城周围最近有很多羽色白色的大嘴长腿水鸟,它们在鱼塘、稻田活动,当地人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鸟。他把照片发给我,让我鉴定鸟种。我看到照片确定是亚洲钳嘴鹳。随后不久,云南普洱、景东、临沧、勐腊等地的新闻媒体,陆续报道亚洲钳嘴鹳在当地出现的新闻,亚洲钳嘴鹳以爆发式的扩散方式进入中国云南。
2015年12月4日辽宁的周海翔等人在江西鄱阳湖拍摄到一只亚洲钳嘴鹳,最近宁夏也有亚洲钳嘴鹳的报道,它们在中国还在继续扩散。
亚洲钳嘴鹳扩散早期进入云南各地的群体,通常为几十只或几百只的群体,而在广西和贵州的鸟多为单只、数只或十几只的小群体。2015年之后,云南春夏季节最大的群体数量能达到1000-2000只,通常在10月以后减少,12月急剧减少。2018年以后,在云南各地,经常能看见几只、十几只或几十只的小群亚洲钳嘴鹳在各种湿地觅食,但是很难再观察到数百只或上千只的大群了。
鸟类为什么从原分布地扩散?
亚洲钳嘴鹳进入云南后,不少媒体记者按照“珍稀鸟种的出现意味着本地环境正在逐渐变好”的思维模式进行报道。这样处理有两个不科学的误区。其一,亚洲钳嘴鹳不是珍稀濒危鸟种;其二,任何一种鸟的自然扩散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个自然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某种鸟突然越过其分布范围,成群出现于过去未有分布记录的地区,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原有栖息地发生变化,不利于其生存,需要寻找新的栖息地,从而发生扩散;二是种群数量急剧增长,超出当地的生境容纳量,被迫扩散到新的地区,能否在新的扩散地安家落户,取决于新的扩散地是否具有适合该鸟栖息的生境和食物。
留下还是离开,食物说了算?
在云南有湿地的地方就可能有亚洲钳嘴鹳,停留时间长短,与湿地面积和食物资源量密切相关,湿地面积越大,食物越多,它们停留时间越长,数量相对也多。大面积的浅水沼泽和水体中高密度的美洲大瓶螺,是亚洲钳嘴鹳能够长时间在一个区域停留栖息的重要因素。
鸟类学家Ali和Ripley记述:亚洲钳嘴鹳并无规律性的季节迁徙,而是依据食物多寡决定在某个区域停留或是离去。它们会依据水质和生境的变化,进行大范围移动。幼鸟离巢后也会长距离扩散。在印度西部珀勒德布尔邦被环志的亚洲钳嘴鹳,在东边800千米之外被回收。另一只在泰国环志的鸟,在距泰国1500千米之外的孟加拉国被回收。
印度西孟加拉邦赖根杰库里克鸟类保护区繁殖的58920只亚洲钳嘴鹳,每年6月最后一周到达该地,开始繁殖,繁殖结束后于12月离开。
2020年4月我们在蒙自长桥海救助了一只被渔网缠住头部的亚洲钳嘴鹳。它佩戴的卫星追踪器数据显示,它当年8月离开长桥海,走走停停,10月进入泰国,现在还在泰国的大城府地区游荡。
在贵州清镇,一大群钳嘴鹳整齐地站在一起,好似在守护湿地。它们喜欢集群活动,贵州的冬天虽然寒冷,但只要食物充足,这些来自热带的鹳鸟也会在一定时间内栖息于此处。(徐永春摄)
影响钳嘴鹳分布的因素
亚洲钳嘴鹳为何进入中国西南地区?我给国际鸟类保护联盟(BirdLifeInternational)亚洲部的陈承彦发送电子邮件,他告知,2013年1月8日-9日在马来西亚西岸的瓜拉古拉湿地发现上千只亚洲钳嘴鹳,马唐迪加湿地出现了300多只,越南也有报告在北部观察到100多只亚洲钳嘴鹳,而这3个地点过去均不属于亚洲钳嘴鹳的自然分布地。
我又与泰国的鸟类学家菲利普·劳恩德(PhilipRound)等人联系,收集了亚洲钳嘴鹳在泰国的分布格局变化和种群数量动态。过去亚洲钳嘴鹳在泰国的分布局限于中部湄南河平原的南部地区,2000年它们扩散到湄南河平原北部那空沙旺府的邦博拉佩湖地区。在特定时段,该区域的亚洲钳嘴鹳数量远大于泰国其他分布区。曼谷-大城区域许多亚洲钳嘴鹳的历史分布地,现在反而没有它们的踪影,在泰国南部、北部和东北部,则持续记录到该鸟新的分布,它们已经向老挝边界地区扩散,到达泰国清盛及其以北地区。
菲利普·劳恩德(PhilipRound)认为该鸟在泰国近年来数量急剧增长与美洲大瓶螺泛滥成灾,为亚洲钳嘴鹳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有关。泰国国家公园管理处2010年出版的关于亚洲钳嘴鹳的手册,记录了它们30年的数量变化。泰国中部湄南河平原地区1969年为26340只,1979年为52052只,1991年为96776只,1979年-1990年数量在67224-34324只之间波动,1991年达到小高峰,为96776只。1994年下降到50828只,1997年进入数量增长阶段,为116396只,其后统计中断。2004年恢复统计时,数量为387984只,2007年达到最大值468957只。2008年数量急剧下降到150380只。泰国亚洲钳嘴鹳数量爆发式增长后突然急剧减少,应该是这些鸟向其他地区扩散的结果。
亚洲钳嘴鹳南亚种群数量大规模增长后,它们向北扩散进入云南,在云南各地观察到的上千只亚洲钳嘴鹳,均为体羽灰黑色的幼鸟或亚成鸟,也能支持亚洲钳嘴鹳的扩散原因是种群数量大规模增长导致。
学者观察到部分鸟类的分布格局发生变化,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与鸟的扩散有密切关系。云南鹤庆草海和贵州威宁草海,冬天依然有亚洲钳嘴鹳停留。这两个地方冬季气温通常较低,说明来自热带的亚洲钳嘴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全球气候变暖,可以让大瓶螺的分布更广泛,繁殖成功率更高,从而间接影响了亚洲钳嘴鹳的扩散和分布。
大瓶螺是原产南美洲的大型淡水螺,俗名苹果螺或福寿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有人把它引入中国饲养,原本打算出口法国,但后来才知道法国人并不喜欢吃这种蜗牛。大瓶螺口感不好,大多数中国人没有食用此螺的习惯,于是被养殖者丢弃野外。大瓶螺适应性极强,在野外快速扩散繁殖,给中国南方水稻种植区造成巨大危害,人们用尽各种办法想消灭它们,但是收效甚微。
钳嘴鹳闭合不严的大嘴如何有效捕食?
亚洲钳嘴鹳捕食大瓶螺技巧娴熟,速度极快。它们集群在沼泽、稻田或沟渠中齐头并进,找到大瓶螺,立即用嘴尖叼住壳缘,移动几步寻找到合适地点,将螺放在地上,用嘴尖夹住螺盖,左右甩动几下,螺壳便与螺肉分离,吞咽螺肉,完成捕食,整个过程用时仅3-5秒钟。亚洲钳嘴鹳觅食之处,留下遍地完好无损的空螺壳。
钳嘴鹳的大嘴就像一个灵活的“工具钳”,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夹取食物。与它们混群的其他鹳类、水禽,比如图中的紫水鸡,会在附近捡食它们遗漏的零星食物。
背角无齿蚌是中国特有的淡水软体动物,成体贝壳长径能达15-20厘米,重400多克,中国本土涉禽没有哪种鸟捕食这种蚌的成体,它们在云南各地湖泊、库塘和稻田中数量丰富。亚洲钳嘴鹳却喜欢捕食背角无齿蚌,它用喙将蚌从淤泥中掏出来,那粗壮厚实中间有弧形空隙的喙正好牢牢地夹住蚌体,用喙插入两片蚌壳之间,夹住蚌的闭壳肌,左右甩动几次,蚌壳与蚌肉分离后,吞咽蚌肉,丢弃蚌壳。处理一个背角无齿蚌,通常也就几秒钟。亚洲钳嘴鹳捕食背角无齿蚌时,经常有紫水鸡和小白鹭在附近观察,拣食亚洲钳嘴鹳遗漏的零星小片蚌肉。
钳嘴鹳集群在树上栖息,与周围的绿树清水构成一幅亮丽的风景画。它们在这里停留的时间长短取决于湿地面积的大小和食物量。(徐永春摄)
我们在云南蒙自长桥海对亚洲钳嘴鹳的捕食行为和食物组成进行了系统观察,它们96%的食物是美洲大瓶螺,其余4%的食物是背角无齿蚌、螃蟹和蛙类。2013年我们开始在长桥海观察亚洲钳嘴鹳,长桥海周围的稻田和沟渠,到处都是大瓶螺,禾苗根茎和沟渠两侧的壁上,密密麻麻布满大瓶螺粉红色卵团。几年之后,这里的大瓶螺数量锐减,粉红色的卵团稀稀拉拉,亚洲钳嘴鹳有效地抑制了大瓶螺的种群数量。(信息来源 《森林与人类》杂志 作者 韩联宪 编辑 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