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风文澜】乾州抒怀/ 周海峰
乾州抒怀
周海峰
乾州,我的故乡,生我养我的地方。每当我外出归来,踏上那一望无垠的绿色土地,眺见那仰卧蓝天白云下睡美人般的乾陵和千年不老的州城,就有一股温馨而热烈的气息扑面而来,心海里顿时荡起激动的难以抑制的浪花。
“乾州有个姑婆陵,把天戳了个大窟窿。”这是故乡人引以为豪的向外人夸口的溢美之词。
“乾州有三宝,锅盔、挂面、豆腐脑。”这是故乡人对乾州风味小吃享誉三秦的赞美之词。
“乾陵戴帽,汉宫流泉,五峰叠翠,双乳凌烟,石马开道,金龙锁关,龙崖古寺,响石鸣潭。”这是《乾县新志》对乾州八景的绝妙概括。
“东至礼泉县,西至孟家店,北至五峰山,南至南上官。”这是故乡人对辽阔州域的极佳定位。
乾州,秦孝公12年置县,名为好畤,唐初称奉天,唐乾宁二年改乾州。尽管民国以后改州为县,但故乡人及三秦花甲古稀者仍呼乾县为乾州。州,是高于县的行政区划。在故乡人的思想概念里,一州管三县,称县为州,是别于县的一种自豪。
闻名中外的乾陵,优越的地理位置无与伦比。正是新雨过后,沿青石铺就的526级台阶路攀至石马道中,款款行去,只见华表、翼马、鸵鸟、翁仲、雄狮、六十一王宾、无字碑、述圣纪碑排列两行。件件造型,鬼斧神工;整体阵容,气势磅礴,一展盛唐国兴运昌,繁荣富强。从大陵依次下到永泰、章怀、懿德墓室,《客使图》、《全仕女图》、《观鸟捕蝉图》、《阙楼仪仗图》、《打马球图》——一幅幅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再现盛唐画圣“吴带当风,曹衣出水”之古风。
览罢乾陵,再观州城。城似龟形,中凸四凹,北城门洞狭长似龟头,南门洞短秃为龟尾,其余四门为龟足。龟在古代是祥和长寿的象征,预示佳美福地,祜祉千秋。
如今乾州,天翻地覆,日新月异,州城顺东南延伸发展,楼房鳞次栉比,草树百般红紫。城内城外,兴建广场三处。三处造型,各有千秋。第一广场蘑菇状的喷泉,是乾州人智慧汗水的喷涌;第二广场伸颈奋蹄的秦川牛不只是牛的雕塑,而是乾州人开拓进取、勇往直前的吃苦精神;第三广场腾空而起的翼马造型则是象征乾州人意气风发九天揽月的凌云气概。
广场尽处,雨后春笋般发展的纺织业连成一片,远古黄道婆的纺车、布机早被现代化的纺织机器代替,当代“黄道婆”心血作金梭巧织三秦锦绣,汗水化彩虹妙染九州春色。
回望城东,闻名西北的三眼桥化纤布大市场巍然屹立,这个古丝绸之路上的驿站,应改革开放潮流,商贾如云,商机无限,在陕西乃至西北独占鳌头。
州城之外,西兰路与乾兴、乾武、乾扶路纵横交错,通达顺畅。横跨深壑的漠谷大桥沟通天堑,雄伟壮丽。凌空飞架的漆水河渡槽流金泻玉,宛若长虹。羊毛湾、大北沟、杨家河水库碧波荡漾,金花闪闪,恰似三面大明镜,映现着乾州人昔日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英雄壮举。
《易·说卦》讲,乾为天,象征阳性与刚健。大概因了水土的原因,乾州人性格耿直,胸怀坦荡,气概如虹。反满清,“革命巨子”吴希真秉性豪爽,轻财任侠,积劳成疾献身躯。为保国,抗日英雄高鹏英勇杀敌,大义凛然,血洒连防山。为“改良社会,移风易俗”,“东方莎翁”范紫东挥洒翰墨,呕心沥血,编写《三滴血》、《翰墨缘》等戏剧68本,誉满神州。对外友协会长王炳南往返国际之间,大国风范,为人所赞,丰功伟绩,名垂史册。
哦,故乡乾州,唱出时代强音!舞出崭新天地!
作者简介;周海峰,男,陕西乾县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文学创作研究会理事,西部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陕西作协文学院班固书院副院长,乾县原文联主席,作协主席。
1979年在《延河》发表小说处女作,尔后相继在《延河》、《青年作家》、《巨人》、《青海湖》、《人民文学》、《延安文学》、《鹿鸣》、《新大陆》、《西安晚报》、《深圳晚报》、《新消息报》。《书法报》等多家文学期刊、报纸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及书画评论文章200多万字。出版有小说集《乐土》,长篇小说《菩提树》。2002——2003年度市文联授予“德艺双馨”奖。其业绩载于《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10多部典籍。长篇小说《菩提树》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
地址:陕西省乾县县委联合督查室周渊(转)周海峰
邮编:7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