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胖:烂成地摊货的港片,还在坚守的刘德华

去年我跟一位朋友去参加一部港片的首映礼时看到很多前辈老演员老艺人都来捧场。
都是很熟悉的面孔,有经常打交道的,也有只是耳闻的。
令我感慨的是,到场的记者们都是年轻人,我坐在嘉宾席上时听到有两个姑娘还在互相打听都有哪些人。
有些人确实不再有人认识了。
从上世纪末,97年之后,香港确实在各个方面都逐渐被内陆超越,包括电影。几千万人的城市,电影院只有几十家。金像奖也一届比一届寒酸,不再是以前那种“神仙打架”的场面,往往站在台上的“最佳”,有一半都是内陆同行,这不仅是属于香港的尴尬,台湾也是如此。
“艺人”这个词,起源于日本,港台演艺圈发扬光大,流传到内陆来时,让昔日很多科班出身或还在上着表演课的学生们神往不已。除了自己捧自己的不算,“最勤奋”艺人早年间都是公认的,比如刘德华。
所以今天也是凑巧,让我看到两条刘德华的电影预告,一部是《人潮汹涌》,一部是《热血合唱团》,看老刘的面相,又老了几分。

1

红二十年以上的神话

《美人鱼》刚上映时,有媒体造势说邓超会是继周星驰之后的新一代《喜剧之王》,而《急先锋》上映前,也有人说艾伦会取代成龙成为新一代的功夫笑星。
真的会不会暂不讨论,只是看到成龙很巧妙地在电影里不再跳楼而改坐电梯时,知道这是一种“交接”,心里还是觉得:这个时代结束了。
还能看到像这样的影坛神话活跃在银幕上,除了庆幸,更多的是心酸。
香港电影和香港电影人一样,逐渐被外来的文化掩盖,近年来很少看到可圈可点的大片,即使有,相对于黄金时代也是凤毛麟角,站在台前的依旧是周润发、刘德华们,这个问题不是我发现的,而是有个网友跟我在信箱里吐槽:
我看那么多影视剧,每天都有娱乐版的新闻,发现港星和港片越来越少了,找不到以前的那种“纯港味”,难得碰到一部还算不错的,也觉得撑大梁的还是“老几位”,跟内陆不断推陈出新的人比,有些套路开头就看到尾,再大牌的演员来撑也撑不动。
总结一下,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是投资市场的目光转移到内陆更丰富的内容上,导致香港电影人后起的一代缺乏资金的扶持;内因是供血不足,新鲜血液交替太慢甚至出现了停滞,即便有,也因为外因转移阵地。
这是恶性循环。
内陆市场太大了,放在国际上也是一块丰厚的蛋糕,相比之下,原本影响整个东亚甚至全球的香港愈发冷清,只有个别元素被拆分出去,比如会功夫的跑去做了武术指导,会导演的默默转移去了后台,还能又拼又打的老人们,能做到一年奉献一部就算高产了,起码还能活跃在观众的视线之内。
能红二十年以上的,除了还能拼一拼,更多的是老观众们买账。

2

拼命也掩不住颓势

内陆相关方面有陈文,港片要进入内陆必须有内陆演员参演,这可以理解为创造让两地电影人更多更好的交流的空间。
后来居上的日子里,更洋气的内陆电影人无论创意和思维,都逐渐领先,娱乐文化市场永远需要最新鲜更好玩的项目。
市场竞争条件下,时代终究在抛弃故步自封的人,往昔几个编剧或是导演在大排档里喝一顿就出一个本子,然后接着再拍一部能卖出票房的神话已是过去,越来越规范的投资环境里,更注重的是数据和受众分析。
到底是创作自由影响了市场,还是市场影响了创作自由呢?
依然是蜜汁课题。
当年最自由最奔放的一批人,可能没有意识到:
一切正规化后,创作的意志反而被提前预设好的大市场光芒蒙蔽,成功过的思路和成果成了限制再创作的桎梏,因为名出了,钱来了,手脚反而不灵活了。
穿T恤衫买地摊货的自由人穿上西装打上领带后,拿笔杆子和镜头的手被资本之手掌握着,脑子里想要的“复刻版”成功就成了紧箍咒,一戴就是二十多年,可能还会继续往下戴着。
这也是恶性循环。

结语

周末去看话剧,想到开心麻花的团队主创成名后被星爷特地请去香港讨教,觉得这是好事,能意识到过去的套路不再匹配现在的观众时,懂得舍弃一块陈旧的废土找寻甚至迎合新时代的思维,肯定是一种对自己的致敬。
还能舍弃王座继续攀爬的人,无论是刘德华还是其他的前辈明宿,都让人拭目以待。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