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他人的关系——镜中的自己(三)

阅读第1244天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徵传》
从小学开始,就听过这句千古名言。虽然我不一定能够明白其意义,但是浓浓的厚重感还是略有感觉。
到自己开始翻读各类史料,开始经历社会蹉跎。这句话,又一次浮现在眼前。
原来,古今以来,诸多的道理依旧是共通的。
01
 
和家长交流时,听到他们吐槽孩子的各种问题,只有默默地听着。
最多,就是反问一句:您说了孩子这么多缺点,那能不能说出五个,不,哪怕三个优点吗?
请相信,大多数家长是哑口。
能够说出来的,更是可悲。
其实,听到家长的诸多抱怨时,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家长,这些问题其实很多是由您引出来的呀。
以家长的角度去看,孩子身上的各类问题无处遁形。
以老师的角度去看,孩子就是家长的映射:孩子如此,家长又能够好到哪去呢?
换到我们平时的社会关系,貌似也是如此吧。
人际交往,大多数时间,我们去看别人问题的明辨能力,总是强于发现优点。
本来嘛,能够看到别人身上的各类特性,也不是坏事,甚至有时是好事。
这就像古语所言:见贤思齐贤,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不过,深入贯彻这句话很难,最多是:见不贤而心吐槽也。
何解?就是容易发现别人的身上问题,然后吐槽;但是对于优点的透析,就较有难度了。
这倒不是说看不到优点,而是你的眼睛,又会侧重于哪里呢?
02
其实,如果我们尝试闭上眼睛,以上帝视角去看,会发现我们社会关系的另一面。
我们所看到的每一个人,其实相当于照镜子时的影子。
本来嘛,我们每天照镜子,看到自己衣冠不整,或发型乱了,就会随手整理下。
可是,面对着自身习性的“不整齐”,为什么就没有整理呢?
很简单,我们此时看到镜中那个不整齐的样子,只是觉得好笑。
可是,忘记了,那个样子,其实可能就是自己。
把一条狗放在镜子面前,它对着镜中的狗叫了两声,结果发现镜中的狗也对它叫了。
它怒了,于是对着镜中的“仇敌”狂吠不停。
有时,我们也许就是那条照镜子的狗吧。
而有的人能够看到别人的优点,然后视若无睹。
倒非其它原因,要么就是觉得这很一般,要么觉得不适合自己(那是他,我是我)。
这样追求个性的样子,确实可爱。
不过,同时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而忍不住模仿,就让人无言以对了。
就好比学生看到有人上课不认真听讲,晚上也不做作业就可以拿高分。
当也去这般尝试,才会发现:此时镜中的那个影子,貌似换了样子。
03
其实,偶尔冷静一下,还是会有人看到,他人身上折射的特性对自己的启示。
当你看到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习惯,而去开始尝试。
结果,却失败了。
我觉得这是正常的。
我们自己很容易发现,一些好的规则能够语言表达出来,但是实际的行为却很难做到。
甚至,会违背。
看到某官员进行反腐倡廉的严肃样子,半年之后爆出巨贪被双规。感觉莫名的喜庆。
知易行难是正常的,因为诸多的理论性规则运用都是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困境。
不过,对于某些群体而言,要么就是不说,要么说了就要真正践行。
这不像你评价电影哪里不好,就必须要拍一部好电影一样。
父母,老师,其实就是这样的特殊群体。
对于这两类群体,言传不如身教,就是他们各类行为中需要秉承的信念。
如果要让孩子自律,至少他们不能太不知节制。
也许,对于成人来说,这些行为的改变太难。
没关系,习惯的形成本来就是一个长期磨砺的过程。
如果,你失败了,那么对于孩子的严厉要求,其实就变得可笑。
除非,能够隐藏某些否定性的行为,冒充你需要孩子去达成的榜样。
只是注意,面具掉下来的刹那,就是全场哄然大笑的时刻。
04
现在的我,对于某些行为是非常理解的。
一方面,肯定是自己也确实很难达成;另一方面,我觉得这是正常的,人非完美。
叔本华在书中提到的一句话,让我觉得很是有趣:
眼睛的自然特点就是往外看,它不能看到自身。
这句话,不是用来解释人为什么不知道自省的原因。因为更重要的是后面还跟了一句话:
所以,关注和批评别人特点是让我们看到自己不足的一个有效方法。
我在想,如果人的眼睛也具备了“內视”功能,那会变得怎样?
不说心理和大脑神经方面,那太过玄乎了。就只是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烟酒毒沾染的人,內视自己的五脏六腑,是否会戒掉呢?
我觉得还是不会。
或者说,看到那漆黑的肺,也许能够劝停一部分,但其余依旧我行我素。
因为,我们具有一个很好的特点:蒙上自己的眼,告诉自己看不见!
我们相对擅长的,是去发现问题,然后自我欺骗。
少数觉醒者,反应过来:我要去改变。
所以,这个世界的改变,是由大多数人逐步推进的结果。
但是,某些关键的节点,总是那么寥寥几人。
不知,是否会长叹一声:吾道孤矣。
【结语】
我们照镜子,能够看到的是脸上的痘痘。
看不见的,到底是脂肪粒还是所谓的火气过剩。
表面,总是最容易看到;但,又难看破。
想必,这就是为何我们看到了“影子”却不知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