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退热良药——井底泥

作者为中医临床一线主治医师,中医硕士,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以文会友,诊务繁忙,不回复网络问诊及咨询。

明代医家缪希雍有一次接诊了一位发热的孕妇,接近生产之日,高热不退,之前也找过其他医生,都不敢接诊,怕服药损伤胎气导致流产。缪希雍接诊后,开了一味药,让孕妇丈夫去挖新鲜的井底泥,然后外敷在孕妇的肚子上,最后竟然很快退热,并且如期产下一枚健康的孩子。

井底泥入药,听来匪夷所思,但这并不是新鲜的事,早在晋代《肘后备急方》就有记载,就是记录青蒿絞取汁可以治疗疟疾的那本古书。原文如下:“治妊娠得时疫病,令胎不伤,井底泥敷心下”。所谓时疫病,大体类似于现在流行性感冒和瘟疫的高热,一般药物很容易动胎气影响胎儿,但井底泥外敷可以“令胎不伤”。

其实有关井底泥治病的古代文献很多,比如:1.治头风热痛,井底泥和大黄、芒硝末敷之《千金要方》。2.治小儿热疖,井底泥敷其四周《谈野翁试验方》。3.治蝎毒:井底泥涂之,温则易《千金要方》。4.主治汤火烧疮《证类本草》。5.主天泡疮《品汇精要》。6.疗妊娠热病,取敷心下及丹田,可护胎气《本草纲目》。7.治蝎螫《东医宝鉴》。

在古代,广大普通农民是看不起病请不起大夫的,除非是大病才请大夫,一般的小毛病都是运用当地的中医单方进行治疗。而且,由于古代物流很落后,交通不发达,药材的运输成本很高,药价相对很贵,所以当地的中医一般都是尽量开发使用当地就能采集到的药材。

比如遇到高热,咱们现在家里有退烧药,就怕孩子发烧然后抽风,实在不行去医院,用各种药物先把体温降下来。古代怎么办呢?其实我们过去的中医是很智慧的。我认识的一位邻村老中医,他说他父亲当年出诊,有些孩子高热不退,就是用新鲜井底泥涂在孩子囟门、手脚心还有心口窝上,多数都可以退热,这也是那个年代农村最快最简捷有效的办法了。

我家附近就有一口古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用大块的青砖砌成井壁,直径将近两米,上面是用长条大青石砌成井台。因为我们当地属于湖区,所以原来地下水位很高,大土井里面的水源丰富,味道甘甜,源源不断地养活了一代又一代人。因为我们村子很大,这样的大古井好像有六七口,但唯独我家附近这口古井的水质最好,所以解放前许多远处的地主都来用牛车拉水回家做饭饮用。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还是吃里面的水,后来每家每户都在自己家打了压井,古井基本就废弃了。但是老人可能为了不让我们去井边玩耍,总是反复强调说井里有红眼蛤蟆,吃小孩,还有龙王,也吃小孩,所以许多孩子都不敢靠近。但有一次我自己一个人偷偷爬上井台,趴在上面,把头探下去紧张又仔细地观察,发现水面平静,距离地面很近,只有周围大树的倒影,并没看到龙王和红眼蛤蟆,当时我认为想必是它们正好不在家。

除了这口井,我们村子后面的菜园地里也有一口类似的井,人们从里面挑水浇菜,来来往往。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伯父家买了一个小抽水泵,烧柴油的。我爸爸用这个水泵放到井旁抽水浇菜地,我们小孩都觉得新鲜玩意挺好玩,都来观看。一会功夫,竟然把井里面的水全抽干了,我赶快拉着大人的手向井里看去,依然没有红眼蛤蟆和龙王,只有黑漆漆的淤泥,就是今天提到的井底泥。

虽然没见到古井里的龙王,但是我依然相信古井是很邪门的一个存在。再后来,一位邻居盖房子为了省钱,直接把我家附近这口古井的井台石头全部撬回自己家盖房了,遭到周围许多人的鄙视,据说撬井台石会有报应。没了高大的井台,我父亲为了防止附近孩子们掉到井里面去,专门找了一块很大的石头,与另外一个人把井口盖上了。

二十多年以前,外祖父同家族有一位村官,看着附近一口古井耽误事,于是就把它填埋,在上面做了打麦场。结果,就是当年,突然病重,说是肿瘤晚期,很快就死去了,年龄也不大,不知是不是巧合。而撬井石的这位邻居,其实日子也不太顺当。

我相信古井是有灵性的,并且我对古井是充满敬畏与感恩的。我一直在想,如果有一天我有钱了,就花钱找人重新给这口养育了无数人的古井修上井台,并且在上面修上小亭子,也算是做点好事。谁知,大学我读研究生时,村里修路,有一位村干部看着这口古井碍事,想要填平它。正好我母亲出门,看到他们有填井的趋势,于是千叮咛万嘱咐他们,千万不要填这口古井。怎奈普通农村妇女人轻言微,等到回家时,这口可怜的古井已经快被乱石瓦块填满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井都没了,又到哪里去找这井底泥。一口口古井,命运凄惨,如果古井真有灵魂得话,它以往的善行堪比菩萨,而它的下场却不如妓女。

(0)

相关推荐

  • 阳天舒作品:衡南古井

    井是一种用来从地表下取水的装置,中国传说是伯益发明了井,是古代人民家家户户都俱备的东西.   衡南境内大小泉井甚多.据<清泉县志>载:"县城东35里(今泉溪镇古城村),清泉山下有 ...

  • 霭士井的故事

    刊发日期:2020-11-21 语音阅读: ◇李一凡 在我家老宅的旁边有一座古井,名叫霭士井,位于永州市零陵区东山脚下的霭士井巷,正是古城区的中心位置.古井历史悠久,于何时开掘成功?民间有多种说法:一 ...

  • 说“井”

    说"井" □陈静  吃水不忘挖井人,井是时空的坐标,它承载历史,又映照未来. 小时候,故乡孙圩有两口古井,至少有百年以上历史.井体青砖砌就,井沿套有圆形石盘,中间嵌有整块巨石掏成的 ...

  • 【市博科普】苔泉古井:里面藏着全福州最适合泡茶的水!

    千年古井 苔 泉 古 井 俗话说:好水泡好茶, 好茶离不开好水. 福州人爱喝茶, 茉莉花茶.铁观音.大红袍. 正山小种.白茶- 都知道福州好茶有很多, 但福州最好的"水"在哪里? ...

  • 灵璧县北这个村有一口明初的老井,据说……

    饮水思源:漫谈凤河村陈庙庄那口老井 文/胡桃夹子 民谚有云:饮水思源.说说庄上老井的故事,也是对祖先的一种追忆和纪念. 陈庙庄不仅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海公庙",一座远近闻名的&quo ...

  • 郭光明丨古井,唐冶的历史见证

    历次文物普查中不见其名,史籍志册中也未见有何记载,但在唐冶村,却有古井真实存在.而且,还不止一口. 唐冶,位于围子山下,龙骨山东麓,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说它有着千年历史,并非哗众取宠,或者耸人听 ...

  • 有井的地方就有凶灵 有人的地方就有暗斗

    在中国的神话体系里,不仅海里有海龙王河里有河龙王,甚至一口井里也会有一个宅起来的井龙王.由此可见,古人对井是有着很深的精神敬畏哒.为什么?因为井对于人而言,有可以直观感受到的致命危险.人一旦坠井,九死 ...

  • 关于常山古井的那些事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2021-08-09 08:50 徐功富 文/摄 在常山,分布着大大小小年代.材质.形态和风格各异的古井.它们曾是百姓生活中的必需,或古朴实用或雅致端庄或玲珑奇巧.走在乡野 ...

  • 利水消肿、退热凉血良药——鸭跖草

    鸭跖草始载于<本草拾遗>,<纲目>云:"竹叶菜处处平地有之.三四月生苗,紫茎竹叶,嫩时可食.四五月开花,如蛾形,两叶如翅,碧色可爱.结角尖曲如鸟喙,实在角中,大如小豆 ...

  • 这味良药,拥有止咳、退热、凉血三大神通,很多人不知道

    中国人的养生观念是深入骨髓的,比如喝热水.拔火罐等,更寻常的就是将药物融入到一日三餐中形成药膳,在一蔬一饭之间调理身体. 枸杞子就是这样一味被广泛利用的药食两用之品,煮粥.煲汤.泡茶饮无所不用,兼具了 ...

  • 跟师一日一得之医海点滴(174)温阳利小便加退热散治陈年腰痛

    传统育儿经 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174.温阳利小便加退热散治陈年腰痛 我们问,杰叔,您行医这几十年来,现在形成了哪些主要的治病思路? 杰叔说,以前我重视开汤方帮病人调理,专学习张锡纯的<医学衷 ...

  • 蒲辅周、刘渡舟、胡希恕等9位名家,教你用经方一剂退热

    公众号 中医治疗发热有独特的优势,早在<黄帝内经>就总结了上古以来的热病诊治经验,在热病的发生.证候.转归和防治等方面,皆有翔实记载. <伤寒杂病论>所载之方被称为" ...

  • 如何大剂量使用石膏?先明白石膏之退热之理,缘由逐热外出也

    石膏重剂应用探讨 仝小林 ●<伤寒论>白虎汤四大证--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自然是石膏的使用指征.除此之外,其他疾病,无论病属外感内伤,均有用到石膏的机会. ●张锡纯认为,除收湿敛疮止 ...

  • 退热汤剂配方

    参芪杀白汤 参芪杀白汤加减,从化疗前三天口服至化疗结束.组成:党参15g,黄芪30g,沙参15g,生地黄12g,天门冬15g,地骨皮20g,半枝莲15g,白花蛇舌草30g,黄药子10g,当归10g,枸 ...

  • 退热汤剂配方【一点资讯】

    参芪杀白汤 参芪杀白汤加减,从化疗前三天口服至化疗结束.组成:党参15g,黄芪30g,沙参15g,生地黄12g,天门冬15g,地骨皮20g,半枝莲15g,白花蛇舌草30g,黄药子10g,当归10g,枸 ...

  • 小儿高热有没有简便退热法?

    来源:中医书友会 I导读:在宋老师的金匮课堂上,精彩实用的观点就像大海中的珍珠数也数不清,随便选取一下就有这么多.(编辑/王超) 宋老师金匮课精彩观点集锦 作者/宋柏杉 我怎么看待经方用"原 ...

  • 中医常用退热法有哪些?

    编者按发热就吊水,这基本已经成为目前医院的常规治疗方法.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病毒感染的发热到一定时间就会自行降温,因此教育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不要因为发烧就盲目用药.中国传统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