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为今用有奥义……古文摘抄系列(七)
--
原文摘抄 智慧启迪书名《晋书》(续前文)31、欲安时兴化,不先富而教之,其道无由。32、非意相干,可以理遣。33、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34、并官省事,静事息役,上下用心,惟农是务也。35、庆父不死,鲁难未已。36、勿以己才而笑不才。37、备预不虞,古之善教;安不忘危,圣人常诫。38、本乘兴而行, 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邪!39、人心所归,惟道与义。40、图匮于丰,防俭于逸。41、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书名《宋书》1、函车之兽,离山必毙;绝波之鳞,宕流则枯。2、罚慎其滥,惠戒其偏。罚滥则无以为罚,惠偏则不如无惠。3、选贤于野,则治身业弘;求士子朝,则饰智风起。4、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5、人情滞常,难与虑始。书名《南齐书》1、编草结庵,不违凉暑。2、希世之宝,违时则贱书名《梁书》1、爱之如父母, 仰之如日月,敬之如鬼神,畏之如雷霆。2、屋漏在上,知之在下。3、溪壑可盈,志欲无满。4、一生之内, 当无愧古人。5、圆行方止,器之异也;金刚水柔,性之 别也。6、不充诎于富贵,不遑遑于所欲。7、以言取士,士饰其言,以行取人,人竭其行。《梁书·本纪·卷一》8、各照隅隙,鲜观衢路。9、股肱体合,则四海和平;上下猜贰,则封疆幅裂。10、善御性者,不违金水之质;善为器者,不易方圆之用。书名《陈书》1、不爱其亲,岂能及物?2、兵家称客主异势,客贵速战,主贵持重。
原文摘抄 智慧启迪书名《晋书》(续前文)31、欲安时兴化,不先富而教之,其道无由。32、非意相干,可以理遣。33、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34、并官省事,静事息役,上下用心,惟农是务也。35、庆父不死,鲁难未已。36、勿以己才而笑不才。37、备预不虞,古之善教;安不忘危,圣人常诫。38、本乘兴而行, 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邪!39、人心所归,惟道与义。40、图匮于丰,防俭于逸。41、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书名《宋书》1、函车之兽,离山必毙;绝波之鳞,宕流则枯。2、罚慎其滥,惠戒其偏。罚滥则无以为罚,惠偏则不如无惠。3、选贤于野,则治身业弘;求士子朝,则饰智风起。4、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5、人情滞常,难与虑始。书名《南齐书》1、编草结庵,不违凉暑。2、希世之宝,违时则贱书名《梁书》1、爱之如父母, 仰之如日月,敬之如鬼神,畏之如雷霆。2、屋漏在上,知之在下。3、溪壑可盈,志欲无满。4、一生之内, 当无愧古人。5、圆行方止,器之异也;金刚水柔,性之 别也。6、不充诎于富贵,不遑遑于所欲。7、以言取士,士饰其言,以行取人,人竭其行。《梁书·本纪·卷一》8、各照隅隙,鲜观衢路。9、股肱体合,则四海和平;上下猜贰,则封疆幅裂。10、善御性者,不违金水之质;善为器者,不易方圆之用。
原文摘抄 智慧启迪书名《周书》(续前文)15、言行不类,终始相悖。16、清者莅职之本,俭者持身之基。书名《隋书》1、川泽纳污,所以成其深;山岳藏疾,所以就其大。2、时不可再,机不可失。3、天有阴阳风雨晦明之气,人有喜怒哀乐好恶之情。4、明者防于无形,治者制其未乱。5、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6、书无不可读者!7、知臣莫若于君,知子莫若于父。8、古之君子,使人必报之。9、因人成事,其功不难。10、孝悌有闻,人伦之本,德行敦厚,立身之基。11、知文德武功,盖因时而并用。书名《南史》1、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 一日而不备。2、举大事必有所资。3、物各为主,无所责也。4、理贵有中,不必过厚,礼与世迁,岂可顺而不断?5、至道深微,惟人是弘。6、大丈夫当横尸战场,奈何狼藉都市。7、成败相因,理不常泰。8、人生何事须聚畜,一身之外亦复何须。9、人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10、奢侈者鲜有不败。11、王者不言有无,诸侯不说多少,食禄之家,不与百姓争利。12、归师勿遏,古人畏之,死地兵不可轻也。13、非臣不乱,非臣不平。14、前哲以善人爲宝,不以珠玉爲宝。15、文岂有常体,但以有体爲常。16、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书名《旧唐书》1、法不一则奸伪起,政不一则朋党生。2、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3、但立直标,终无曲影。4、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5、与人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人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6、当局称迷,傍观见审。7、运筹千里,勇冠三军。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9、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10、微不可不防,远不可不虑。11、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12、忠臣不顺时而取宠,烈士不惜死而偷生。13、朝闻夕殒,及泉无恨。14、猫能致功,鼠不为害。书名《新唐书》1、行有素履,事有成迹,一人之毁未必可信,积年之行不应顿亏。2、成立之难如升天,覆坠之易如燎毛。3、史有三长:才、学、识。4、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5、廉者憎贪,信者疾伪。6、在善用,不在众。7、乐闻过,罔不兴;拒谏,罔不乱。8、怒猊抉石,渴骥奔泉。9、不才者进,则有才之路塞。10、大功之后,逸乐易生。11、人谁无过,当容其改。12、省事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吏,能简冗官,诚治本也。13、阴阳不和,五谷踊贵。14、立身一败,万事瓦裂。
原文摘抄 智慧启迪书名《旧五代史》(续前文)1、善操理者不能有全功,善处身者不能无过失。2、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书名《新五代史》1、习见善则安于为善,习见恶则安于为恶。2、豹死留皮,人死留名。3、食人之禄而任人之事。4、虚心听纳,用人不疑,岂非所谓贤主哉!书名《宋史》1、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2、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3、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4、在天成象,在地成形。5、敌未灭,何以家为?6、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7、撼山易,撼岳家军难。8、朕以天下为忧,岂直一方耶?9、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10、有天命者任自为之,不汝禁也。11、慷慨杀身易,从容就义难12、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13、欲寿国脉,必厚民生。14、治家者先修己,修己者先正心。书名《辽史》1、贤达哀乐,不在穷通祸福之间。书名《金史》1、人之聪明,多失于浮炫。2、教化之行,兴于学校。3、一事为伪则丧百真。书名《元史》1、以我之镇静,御彼之猖狂。2、欲治身,先治心;欲责人,先责己。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4、聚如丘山,散如风雨,迅如雷电,捷如鹰鹘。5、大猎而后见善射,集议而后知能言。6、明君用人,如大匠用材,随其巨细长短,以施规矩绳墨。
原文摘抄 智慧启迪书名《元史》(续前文)7、当言而不言,尔之责也;言而不听,我之咎也。8、用人之道,又当以心术为本也。9、一人兴善,万人可激。10、长者梢,深者底。11、臣下之劝劳灼见,生民之疾苦周知。12、一马不被两鞍。书名《明史》1、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2、君子不以冥冥堕行。3、己不自信,何以信于人?4、人有所不忍,而后能及其所忍;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5、生则尽力,死则死耳!6、一时宠利有尽,千秋青史难欺。7、枉己者不能直人,忘亲者不能忠君。8、高筑墙,广积粮。9、幸灾不仁,乘危不武。10、居高位者易骄,处佚乐者易侈。11、克城以武,戡乱以仁。12、所谓敬天者,不独严而有礼,当有其实。13、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14、附小人者必小人,附君子者未必君子。书名《清史稿》1、两害相形,取其轻者。书名《资治通鉴》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3、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4、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5、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6、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7、不痴不聋,不作家翁。8、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9、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原文摘抄 智慧启迪书名《贞观政要》(续前文)33、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34、从善则有誉,改过则无咎。35、不勤于始,将悔于终。36、水能载舟,亦能覆舟。37、崇尚节俭,大布恩德。38、小臣不可委以大事,大臣不可责以小罪。39、致安之本,惟在得人。40、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41、进有退之义,存有亡之机,得有丧之理。42、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43、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44、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45、君虽明哲,必藉股肱以致治。46、以石投水,千载一合,以水投石,无时不有。47、心怀苟且,则节义不立。节义不立,则名教不兴。48、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49、兵威不息,劳止未康。50、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51、仁义积则物自归之。52、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53、明镜鉴形,美恶必见。54、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55、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56、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57、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58、攻破乃降,战胜乃克。59、鉴形之美恶,必就于止水;鉴国之安危,必取于亡国。60、赏不遗疏远,罚不阿亲贵。61、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62、小人非无小善,君子非无小过。君子小过,盖白玉之微瑕;小人小善,乃铅刀之一割。
来源:网络。 编辑:雅荷淡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