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罗胖,你就不学习了吗?
这是《襄子的漫步遐想》第 01 篇文章
没有罗胖,你就不学习了吗?
罗胖的跨年演讲已经结束,很多朋友也都看了,也有一些朋友对此指出了错误,并在朋友圈广泛流传。我就收到了一个朋友的劝诫,说:看看,罗胖这些地方说错了,你怎么还信?看你朋友圈发的那么多关于罗胖的东西,你怎么自己不动动脑子思考?
我不知该怎么回复他,我想跟他说:我没有全信呀.但话到嘴边,不知怎么的就说不出去,索性礼貌地跟他说了声谢谢。
我知道语言的力量,文字的力量有的时候很是薄弱,因此对于一些概念,每个人的理解又不太一样,这或许就是很多冲突、矛盾的由来吧。要让自己的语言与文字无懈可击,就要换一种数学表达方式,然而,很少有人擅长,因此我也不怎么喜欢与人争论。因为你怎么知道你们争论的东西在各自的脑海中是同一个?
第一次接触罗辑思维
我是在14年年底第一次看到优酷上播的罗辑思维节目,那个时候,罗胖只是一个说书人,录的节目呢也都是免费的,于是我就看了几期,觉得还挺不错,自此也不敢自称是罗胖的粉丝,只能说是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也仅仅只是一部分,不是全部。
刚开始看罗辑思维,觉得内容都很新颖,观点很新鲜,很多时候都有三观尽毁的感觉。然而现在呢,很多都习以为常,也没觉得有啥新奇的,甚至有的时候还想怼怼他。
这是我的历程,毋宁说是自己脑子里的东西多了吧,如今回看14年的自己,有如一个大人在看一个婴儿。
清楚自己的目的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清楚自己的目的,试问,看罗胖的演讲,买罗胖的课程为了什么?为了发财?还是为了自己在学了《香帅的金融课》以后去炒股,然后赚得盆满钵满?还是为了在学了《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后能够实现自己的财富自由之路?
如果有人抱着这样的心态与目的,我奉劝他还是去买一本《抢银行攻略指南》吧,如果有的话。
不知道大家的目的是什么,我的目的很简单,培养多元化思维能力,至少是一个窗户,透过这个窗户,你可以看到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有对的,也有错的,如此而已。
孕妇效应
有些朋友指出了罗胖在这次跨年演讲中的错误,比如巴菲特的那句话,罗胖讲的印刷术,以及那张几乎是逐年上涨的经济增势图。说实在的,我在看的时候,还真没发现错了,除了罗胖讲印刷术的时候,有些别扭,因为罗胖没提古腾堡。不过由于我对这也了解不多,故而没有发现。
那张逐年上涨的增势图,我没有发现什么异样,后来有人说罗胖没有考虑通货膨胀,问题是就算考虑了通货膨胀,这张图也是如此陡的。
至于那张巴菲特的话,除非有人指出来,否则我也不会发现,就算百度也未必能百出来,百度一下马云说的话,相信大家也能有所感受。
以上两点,罗胖都是为了表明自己对于2019年还是看好的,他的观点相比于之前的小细节,才是重点吧,只不过对于此观点,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对我来说,2019年究竟如何,我不关心,也没那能力去考虑。
而且,朋友圈流传的那篇文章,是由一些经济学家找出来的错误,经济学家嘛,毕竟比普通人专业。我通过这个只是想说,那些能够吸引你眼球的东西,往往在你脑海中就已经是存在的,如果一个东西在你脑海中不存在,那么你也压根发现不了他对在哪,错在哪。
举个例子:
203年,袁绍的长子袁熙率领三千骑兵对袁尚突然发动了袭击,试图一举歼灭袁尚,这是袁氏集团内斗的最高峰。而此时的曹操,在一旁与郭嘉磕着瓜子围观呢。
病入膏肓的袁绍得知此事后,唏嘘不已,对身旁的沮授说:哎,看来我袁家终究要完蛋了。
相信对三国不是很深入了解的朋友,在看到前面两段话后,可能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然而,以上的几句话,在我眼中,很刺眼,毋宁说,这段信息就像是高强度的射线,深深刺痛了我的眼睛。
1. 袁绍死于202年,而沮授死得时间更早,因此在203年,不可能袁绍和沮授都活着。
2. 袁绍的长子是袁谭,不是袁熙,袁熙是袁绍的二儿子。
这就好像是罗胖口中的错误,在我看来,不奇怪,但在专家眼中,很是刺眼。因此,我也不会因为没有发现罗胖的错误而觉得自己没有脑子,因为,我并非这方面的专家。
就比如女人的口红,色系辣么多,相信对于很多男人来讲,这个红那个红看上去不都一样嘛,然而对于女人来讲,就能轻易看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做事的人与评论的人
诚然,很多朋友也会说:罗胖讲四个小时,可以了,你别光在一边说风凉话,你行你上啊!
然后另一边的朋友说:我难道就不能发表一点评论吗?敢情我对电冰箱评论一下还要我自己先学会制冷啊?
罗胖在此次演讲中提到了做事的人与评论的人,很多时候我们都身处两段之间,时而做事,时而评论,完全不可能有只做事的人与只评论的人。
但是,如果一个人光评论不做事,在我看来,是如此的轻薄与无力,似乎风一吹就散。
多元化思维模型
我一直对多元化思维模型很看好,教育也好,社会也罢,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至少充满了生机。拥有单一思想的人,就如一句话所说:手里拿把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
我在接触罗辑思维的时候就知道,他只会我的一部分,不会是全部。因此,我也不会奢求看了罗胖的几次演讲之后就能有所突破,有所成就。我知道,突破与成就,只取决于自己,而且是一个过程,正如罗胖提到的:长期主义。
罗胖只是一个窗口,他不是你发财的工具,几天前看到一个评论,说,用了得到这么久,现在的我还吃着泡面,挤着地铁......
这两者,有关吗?莫非你拉屎拉不出还要怪地心引力?
襄子的亲身经历
18年5月份的时候,我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下载了一款理财APP,看收益还可以,没有高得离谱,比银行高一点。于是我先是放了1000元进去,后来又放了5000元进去,总共6000元,锁死88天到期后,我决定将本金和利息一并转出来,结果一直在排队,从8月份排队排到现在,才只领先了56%的用户。
我并没有去怪那个朋友,也不去做任何情绪化的后悔与自责,虽说6000块钱真的挺心疼的,但好在之前我并没有“all-in”,况且事已至此,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自己对自己负责罢了,无论是亏了还是赢了,都是自己的事。
貌似罗胖因为对一家机构做了背书,导致后来亏钱的人很多,我对此并不了解,也没参与,不好评论。
大家都说罗胖擅长忽悠,的确,他那张嘴是挺厉害,然而罗胖能忽悠大家做什么呢?买他的书?买他的课程?亦或是买他的产品?买他赞助商的东西?
我就买过罗胖的几本书、课程也买了不少,在得到商城买了套茶具,一个包。
买了这些后,并没有活不下去了,如果我因为一两百块而活不下去,那我今天也不会坐在这里码字。最主要的是,我也从不奢望能从这里面得到一些眼前一亮的机会,然后创业发财迎娶白富美,从此走上赢家之路。我在一开始也说了,有这种纯粹想法的人,不如去看看别的实用的书籍。
况且,罗胖忽悠买的东西至少还有点用吧,那个vivo手机,那个天籁7,本身就对于一部分人来讲就是刚需,我不需要,或者暂时不需要,就不会去买。
至于罗胖忽悠的其他的,我不了解,不多说,当年宋鸿兵都被打成宋鸿乒了呢。
没有罗胖,就没有焦虑了吗?
很多朋友也说,罗胖在贩卖焦虑,一种知识焦虑。
我就想问,没有罗胖,就没有焦虑了吗?
你内心空空如也,能激发起你的焦虑吗?对于一个上班常年打酱油,下班回家经常刷抖音,蹦迪的人,你就算把罗胖的书或课程摆在他面前,他也不知道是啥。
我也曾想过,如果没有罗胖会怎么样。可能我的生活也没多大变化,我并不是因为罗胖出现后才去思考、才去看书的,在这之前一直都是。
诚然,罗胖在宣传的时候,必然会出现夸张的成分,然而,女性朋友们买的化妆品与洗发水,难道不一样吗?
大环境是如此,就有如囚徒博弈,你问一个女生为什么要化妆出门,她可能会说,别人都化妆,我不化的话就输宰了起跑线上。
高跟鞋是一种受罪,然而女生都喜欢,与其说是喜欢,不如说是不得不。
罗胖或许带了点泡沫,但,现在生活,泡沫还少吗?焦虑一直都有,只不过展现出来的方式不同而已。
那些评论的人,有没有罗胖,跟你们的生活有关系吗?
马照跑,日子照过,有区别吗?
难道没有罗胖,我们这些人就甘愿当一条咸鱼吗?
如果没有罗胖、没有樊登以及其他人,我余襄子依旧如2014年前一样,自己买买书,看看书,通过自己一点一点啃,打开手机之后,一阵的孤独与失落,仿佛整个世界,就只有自己一样。
没有罗胖,我是我;有了罗胖,我依旧是我,只不过我的世界多了一扇窗户。跨年演讲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情怀,对错已经不重要了。
来自小伙伴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