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军晶《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堂实录+听课随想
11月18日上午,我在温州听了蒋军晶老师执教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是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此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重点发展学生的“预测策略”。
我也是三年级的老师,在教学这篇文章时也有过困惑: 学生在教学之前早就读过这篇文章,故事的前因后果都清清楚楚,课堂教学的预测也就失去了其真实性。另外儿童在自然状态下的真实阅读,是一种被吸引的享受,很难像一个成熟的阅读者或写作者那样去参与作品的创作。蒋老师的这堂课给我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1.填表格,学习“老屋的老”
师: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故事来填一个表格,你看,这么多格子一看就很难,这么多格子可不是乱填的,这些格子填的时候是有规律的。我们先来看第一列,第一格蒋老师填好了,看得见吗?读——这一列第二格里也填好了,读——
师:聪明的孩子已经会从蒋老师填的两个格子里发现规律了,你知道下面这个格子填什么吗?
师:我们来看一看,你们是这样猜的?出示句子:“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师: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这一列三个格子都填这句话也是有规律的,而且这句话在课文里老屋说了三遍。
生齐这读三句话——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师:这个屋子之所以一而再三地说这句话,是因为他真的年纪大了,很老了。那课文里还有哪些句子说明老屋很老了呢,来打开书本。分两步来,第一步先轻声自己再读一边,第二步拿出笔划出“从哪里看出老屋年纪很大了”?
生默读、找句子后交流。
生: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
出示句子1: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关注:老花、往前凑)
师:从动作看出老屋很老,还有很多呢。
出示句子2:低头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
句子3:低头看看,眼睛眯成一条缝。
生读一读这几句话。
师提醒:刚才这三句话,你自己画的时候都划出来了吗?平时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不要因为找到一处就沾沾自喜。
2.填表格,讲故事
出示表格第一行:小猫 一个晚上 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睡觉的地方 喵喵,谢谢!
师:你看这么多格子蒋老师又填了一些,接下来的内容你能自己填完吗?
生默读课文,继续填表格。
师提示:填的时候也不需要填这么长的句子,可以写一些关键词。有些横着填,有些竖着填,只要发现规律都可以。
直接出示完整的表格,学生对照答案修改。
师:蒋老师认为这个表格非常有用,因为他可以帮助我们讲故事,就算你不看着书本也可以复述故事。
师:可不也可以让蒋老师试试,你们看第一行,(老师讲第一行对应的故事。)
师:好,你们能试试看着表格讲讲,能吗?你们认为最难的是哪行(最后一行)有没有愿意挑战最后一行的,来举手。好,等下开始练的时候只管自己不要管别人,张开嘴巴去讲,实在讲不下去可以看看书本。要张大嘴巴去练哦,不管你举不举手我都会把话筒给你,如果不会讲,就很尴尬了哦。
生练习讲故事
指生上台讲一讲第三个故事
3.填格子,编故事
师:你看,看牢屏幕,我要变了,你看,再给他一行格子,你能明白吗?还会来什么动物呢,我来听一听,不需要说理由,就听一听。
生:小兔子,小狗,小牛……
师:都有可能的哦,所有每个故事都有可能了哦,只要找到规律。来,现在同桌之间来编一个,注意同桌之间就要有协调了哦,有的人喜欢小牛,有的喜欢小狗。好,来练一练。
学生自由练说故事
师:蒋老师要请两组,第一组就请刚才已经举手就很久的同学,第二组蒋老师就报一个学号,因为刚才大家都练了,都有机会来说,如果他不会说,那就让他难为一下。
指生上台讲故事
4.有据可依猜结尾
师:蒋老师看的时候,真的忍不住就往下猜了,蒋老师在第二个故事就请同学们来猜,而且都是三年级的同学。而且他们都猜中了,你们想不想看看?
出示第一种结尾:谢谢!
师:你看他是乱猜的嘛?你看,猜是要有依据的,猜错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你不是乱猜。
出示第二种结尾:老屋终于倒下了。
师:第二个猜的是老屋终于倒下了。你知道倒下是什么意思吗?
生:去世
生:挂了(你说的比较幽默)
师:你觉得他猜的有道理吗?
生:之前总说他要倒下。
师:是啊,你找到了前面的依据,而且很多故事也是这样的结局。如果一直讲,故事讲不完了)
生:题目叫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它怎么会倒下呢?
出示第三种结尾:老屋老屋,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师:第三个人他猜的是总也倒不了。谁来说说理由?
师:不管怎样,我们猜的时候是乱猜的嘛?不管你怎么猜,都要有依据。
师:光说不练没有用,练完我们就下课,以后你们也可以在以后读故事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学。
5.读绘本,学预测
师:出示两本书的封面图片:《小猪变形计》、《爱心树》
读故事,学生预测内容(由于本班学生已经读过这两本书,本节课到此结束)
把时间还给学生,打造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在一些观摩课、竞赛课上我们看导,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变了。在课堂上,因为害怕学生学习的“动态生成”超出了教师的课堂预设,就把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轻易地跑掉了,课堂成了教师与少数优等生的对话台,不少教师关心的也只是教学任务能否完成、教学预案能否顺利执行,而对于学生是否“在场”,教学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却不放在心上,课堂成了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
如何让学生活动起来,不要当课堂的“看客”,参与到教学环节里来,是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花功夫的。列表格,搭支架,说一说,演一演,让课堂不要成为“问答式”的课堂。
在蒋老师这堂课上,正因为有了言语表达的凭借——表格图示,学生才能表达得如此精彩。蒋老师通过这一教学支架的搭建,打通了文本与学生的通道,顺利地实现了教学目标,使学生的阅读力又一次得到了发展。这种有学习力的课堂土壤,改变了传统线性结构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形成了探究式的学习模式,还给了学生完整的大版块的自主学习时间。而学生也带着真实的任务,行使了学习的主动权,从而充实、丰富了自身的知识。我想,一块有学习力的土壤,一定会培养出富有生机、活力的绿苗。
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过一个反复“训练”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设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品尝到语文学习成功的快乐。“ 让学生大显 身手”的课堂 应该是让学生“动”起来的课堂,是在教师的预设、 引导下,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课堂。
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要做到“时隐时现,进退自如”。当“ 隐”而不“ 隐”是灌输,当“现”而不“ 现” 是失职。高明的教师之所以高明,就是他们能做到孔子所说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