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情——读《开门见山》有感

傅国涌先生满怀赤子之心为故乡立传,描绘出了一幅幅静美壮丽的雁荡自然山水与人文风情画卷。

在读《开门见山——故乡雁荡杂忆》这本书时,我有一种自然的亲切感,作者傅国涌先生是我同乡,书中提及的乐清、雁荡、仙溪,都是我所熟悉的地方。读着书中的一篇篇散文,就像在回顾家乡的过去,一切是那么熟悉,却又是那么陌生。读作者的儿时杂忆和读书杂忆,也让我这个90后以另一种方式领略了家乡过去的风貌,了解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作者的故乡是个山村,在雁荡山的东外谷。这里多的是山,是石头,所以“开门见山”对作者来说并不是一个写在纸上的成语,而是他的生活。先识山,再识人,山的沉默,山的呼吸,山的坚韧,山的包容,还有满山的丹桂、木槿、梨花和杜鹃花……都潜移默化地植入作者的心中,与自然相遇,与山水共生,与花草对话,让自己也融为雁荡山的一部分,乃至多年之后,作者对家乡的回忆也落笔成诗。

作者的家乡也是我的家乡,这里有太多根植于内心深处的记忆,无论是温婉或是激情,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能带给你新奇的回忆。行走在她的灵魂深处,给那些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的人们带来一种新的感悟和启迪。我相信,每一个人的故乡对于自己来说并不只是一个外人口中的地点,而是由父母、亲人、朋友构成的生活图景,对你知根知底,因为“故乡”二字,本身就包含着太多的情感因子。无论何时,走在故乡的小路上,都会有一股股温暖又令人充满无限遐想的风迎面拂来,把我们带入年少的回忆里。

在《开门见山》这本书中,作者写了很多故乡人物,家人、亲戚、师友的帮助也直影响了他的成长。譬如石头般坚韧沉默的父亲;经历过多年抗战的大娘舅李一瑾,后来长期在宁波教育局教研室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期给作者邮寄了很多图书报刊,他对作者的关爱与影响,令作者终生难忘;酷爱数学的小娘舅李邦河是中科院院士,给当时还在读书的作者寄过地理和历史复习资料,他对数学的热爱也在作者心理刻下了烙印;还有作者的外婆、母亲、姐姐、作者的同道、师长等,他们都在作者的生命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作者性格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都是这个大时代中的“小人物”,正如作者所说的:“他们当然都是大时代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小人物,却也与那个时代血肉关联,各自承担了大时代里的命运,至少是他们自己和家人的命运”。记录自己身边的小人物,记录社会发展过程中不能被轻易遗忘的故事,追忆一去不复返的时光。

除了作者身边各形各色的人物,阅读也在作者的生命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语文小报〉不小》一文中,作者记录了自己在故乡求学、任教的经历。1978年,作者进入雁荡中学,他的处女作还在县里的《语文小报》发表,此文还被《浙南日报》选载,第一次拿到了2元稿费。作者在书中写道:“我热爱阅读,对于书始终怀着难以遏制的渴望,像个永远吃不饱的孩子”。1987年9月到1989年,作者在故乡的乡村中学任教,他“上课之余,读书、思考、写作占据了我全部时间,日子踏实而明亮,虽然物质上是简陋而贫乏的,每个月的主要支出就是买书”。也是这个时期,他的阅读从文学转向了人文社会科学,阅读塑造了别样的人生。

作者傅国涌先生是一位历史学者,所以《开门见山》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和常见的作家随笔有些不一样,虽是散文集,但无处不有历史的追溯。书中所提及的时间、地点,作者都详细标注,作者还将笔下的人物与古代人物、现当代名人勾连比较,以此引出自己对事件的叙述及想法,由此及彼,让叙述更多元,拓宽了作品的时空边界,展现了一位历史学者缜密的思维和深厚的学术功底。

《开门见山》既是一部作者的故乡传,也是一部作者的青春成长史。书里记录了太多作者青春的故事,我们都在故乡里成长,长大后我们又离开它,走向远方,但无论走到何方,我们都会带着故乡的记忆。

语文老师一枚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