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而下得太多!
前两天听人社部专家点评,今天到图书馆翻书,算是对专业建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专业设置不能“大而全”,要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区域产业优势)、“因校制宜”(学校传统优势)、“因人制宜”(教师水平优势),让骨干专业产生“名牌”效应(姜大源,2007,pp.75-77,见下图)。相应地,不合宜的专业就要动态调整、结构优化(淘汰)。
前段时间下了很多论文,也都有认真浏览,却没有一本书或是一次谈话的收获大。再次验证了之前的一个体会:还是得看书,光看论文不行。上次有这体会,还是写研究生论文的时候(参见:讲不清楚,就讲不清楚吧!)。专著的体量远超论文,为了完整性也好,为了凑字数也罢,信息量自然超过论文,背景信息和逻辑论证也会更加充分。
上下文(context)或是冗余信息(redundancy),其实非常重要。因为这可以让我们的认知上下勾连、左右发散。很多时候,我们的思维被PPT驯化了,追求所谓的明快。即便写论文也是如此,关注理论框架的壳子,喜欢概念图或图表式的表达方式。除了说明概括能力,还能说明什么呢?只有骨头,没有血肉的躯干,始终没有生气。即便人模人样,也因没有血肉的支撑而易错位坍塌。
PPT的驯化,危害可能还不够大。更大的,则是来自“马上奏效”或是“干货”的异化:
绝大多数人不是不好学,他们也想学,但他们想学的是「马上奏效」的东西 —— 于是他们得到了过往云烟。 微博@章-PHEI
不再看新闻报道,只看头条;不再看论文,只看PPT;不再认真读书,只扫一下会议论文;不再自己动手实现,而是用用开源;不认真上课,只追一些“大牛”的Twits。动辄称“干货满满”。而社交网让觉得他人也这样,是学习的“常态”。这种人,能改变自己浅薄无知的概率几乎为零。 微博@毅马当闲
所以严耕望先生在《治史三书》里说,“要看书,不要只抱个题目去翻材料…就基本材料书从头到尾的看,尤其在初入门阶段…只抱个题目找材料,很容易将重要的材料漏去…若如我读正史的方法…对于一个时代就有了一个概括性的认识…而这种了解认识观念是你自发的,不是从人家头脑中转借过来的,因此印象比较巩固……抱个题目找材料的方法,当你做完这个题目,其他的东西所得不多,久而久之,将会发现学问的潜力太薄弱,难以发展。照我这种读书方法,将会使你的治学潜力愈来愈强,当然这要在中年以后才能显现出来,发觉一片通明,似乎无往而不可。”(pp.17-21)
化用杨绛的话“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以自勉。还是要好好看书,等入了门,再把重点放到论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