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裏證,故微發汗也。

302、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附子甘草汗,以二三日無裏證,故微汗也。

麻黃附子甘草

麻黃(去)、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甘草二(炙)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服一升,日三服。

解:麻黄附子甘草汤证病机:太阳太阴少阴三经合病,太阳寒闭、少阴阳虚、太阴格阳证阳不入阴。脉:浮数短紧。证:恶寒、无汗出、四肢逆冷、欲近衣。

曹颖甫《伤寒发微》“不见沉脉者方可用麻黄附子甘草汤”。

微发汗:麻黄汤证属实证,其方中麻黄与炙甘草用量比例为3:1,麻黄附子甘草汤证属虚实夹杂证,其方中麻黄与炙甘草用量比例为1:1,故曰微发汗。

含麻黄、炙甘草诸方麻黄与甘草的用量比例:

甘草麻黄汤、麻杏石甘汤麻黄甘草用量比例为2:1

麻黄汤麻黄甘草用量比例为3:1

麻黄附子汤麻黄甘草用量比例为3:2

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甘草用量比例为1:1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麻黄甘草用量比例为1:2

西医重视单兵作战能力,忽略团队协同作战。经方重视团队协同作战,形成的合力远大于分力的简单相加,分力的组成、方向、力度稍变,合力即变。经方组方成分、剂量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

麻黄附子甘草汤证与麻黄细辛附子汤证比较:

相同:病机皆有少阴阳虚、太阳寒闭,脉皆数短紧,证皆恶寒、无汗出、四肢逆冷、欲近衣,方中皆用附子、麻黄。

不同:

麻黄附子甘草汤证病机有太阴格阳证,阳入阴有碍,阳出阴无碍,脉浮数短紧,方中用炙甘草引阳入阴。

麻黄细辛附子汤证病机有厥阴阳出阴枢机不利,阳入阴无碍,脉沉数短紧,方中用细辛畅通厥阴阳出阴枢机。

机体气机升降出入六经循行运行不息,麻黄附子甘草汤证病机有太阴格阳证,阳入阴有碍,故脉浮。炙甘草者,有引阳入阴之功。麻黄细辛附子汤证病机有厥阴阳出阴枢机不利,故脉沉。细辛者,用其走窜之性,畅通厥阴阳出阴之枢机。

麻黄附子甘草汤证与麻黄汤证比较:

相同:病机皆有太阳寒闭,脉皆浮数紧,证皆恶寒、无汗出、无口渴、四肢逆冷、欲近衣。

不同:

麻黄附子甘草汤证病机为太阳寒闭、少阴阳虚、太阴格阳证阳不入阴,脉浮数短紧,左右皆短。

麻黄汤证病机为太阳寒闭,阳出阴、阳入阴皆无碍,脉浮数长紧,左右皆长。

麻黄汤证、麻黄细辛附子汤证、麻黄附子甘草汤证三方证其标证几无差别,脉皆数紧,浮沉长短各不相同。恶寒、无汗出、脉紧数为三方证必备证,发热为或然证。

含麻黄诸方脉证几微之差:

麻黄汤证:脉浮数紧,左右皆长,证恶寒、发热、无汗出。

麻黄附子甘草汤证:脉浮数紧,左右皆短,证恶寒、发热、无汗出。

麻黄细辛附子汤证:脉沉数紧,左右皆短,证恶寒、发热、无汗出。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证:脉浮数紧,左短右长,证恶寒、发热、无汗出、病水。

麻黄附子汤证:脉沉数紧,左右皆短,略大,证恶寒无汗出、病水。

麻黄加术汤证:脉浮数紧,左右皆长,证恶寒、无汗出、湿家身烦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