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十八)

现在人提起宋朝,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憋屈,被大辽和大金轮番欺压,憋屈得不得了。不过,谁也不能否认的是,其实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鼎盛的时期,

民国大师陈寅恪就曾对宋朝有过一个很牛的评价:“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确实,宋朝堪称中国历史上文化最鼎盛的时期,不光体现在文化作品上的极大丰富,更体现在文人们的高风亮节上,比如在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的科举,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那年殿试结束后,江西新余人刘敞的卷子得到了考官们的一直赞赏,被公认为状元的不二人选。主考官定好名次后,正准备给皇上送去,这时其中一个考官王尧臣对主考官说:“我觉得刘敞不适合当状元,希望大人能再考虑考虑。”

王尧臣为什么要跟刘敞过不去呢?其实两个人并没有仇,反而是关系很好的表兄弟,正因为是表兄弟,王尧臣才提出来不让刘敞当状元,因为两人有亲戚关系,外面的人肯定会认为这里面有内幕。王尧臣一生正直坦荡,绝不能因为这件事给朝廷抹黑,于是就力阻刘敞当状元。

主考官没同意,说:“这个名次是我们大家一起评出来的,而且事先也不知道是谁的卷子,更不知道你跟他的关系,所以你也没必要避嫌。”

但王尧臣死活坚持要把刘敞换掉,认为这不是他一个人的事,而是关系到这项制度的公正性、严肃性,更关系到国家的公信力。

主考官见他都上升到这个高度了,再跟他争就显得自己境界低了,于是就不再坚持,把刘敞跟第二名换了过来。

这位因王尧臣高风亮节而当状元的幸运儿,叫贾黯,河南邓县人。

【贾状元花絮】

贾黯状元对大名人范仲淹很崇拜,是有名的“范粉”。有一年,范仲淹被贬到贾状元的老家邓州做官,贾状元当时正担任襄州通判,听说后,立即从襄州千里迢迢地跑回老家,拜访范仲淹。

范仲淹可是天下闻名的大名人,这样的“范粉”见多了,就没怎么理他。结果过了一段时间,贾状元又去了(没人查岗吗?),结果老范还是没理他。直到第三次,老范终于被感动了,送了他一句话:“以你的才华,这辈子不用愁没饭吃,但也很难有大作为,我送你两个字——‘不欺’,够你这辈子用了。”说完,抓起笔,写下了“不欺”两个字,送给了贾状元。

这简直就是偶像为他私人定制的亲笔签名啊,贾状元可想而知得有多么激动,回去后就把这两个字做成了腰牌,天天挂在身上,还到处跟人显摆:“这可是范天王亲笔写给我的,我这辈子就靠它活着了!”

在偶像的感召下,贾状元确实做的不错,一生不欺人,也不欺心,遇事正直敢言,从不溜须拍马。

有一个叫吕诲的同事,曾经暗地里弹劾过他,让他吃尽了苦头。后来贾状元得势后,吕诲很害怕,担心被他报复,天天在家里提心吊胆地等着。结果几天后,却等来了升职的好消息。吕诲开始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打听后才知道,原来是贾状元不计前嫌,在皇上面前保举他的。

贾状元小时候,父母闹离婚,老妈给赶出了家门,小贾高中状元后,想让老妈跟着自己享享清福,就把她接了回来。可当时老爸已经给他娶了个后妈,亲妈后妈凑一块儿,可想而知得有多别扭,怎么办?别担心,也不知道贾状元用的什么招儿,竟然让两个老妈和睦相处,一家人其乐融融,一时被传为佳话。

另外还有个事儿值得一说。贾黯刚考上状元的时候,去宰相杜衍家里拜访,希望能得到一些忠告,结果杜宰相别的都没说,就问了问他的家庭情况。贾状元很奇怪,出来后跟人发牢骚:“杜大人怎么光关心我的家庭情况,难道对我的官场生涯一点没兴趣吗?”

后来,这话传到了杜衍耳朵里,老杜笑道:“一个人的家庭决定了他的事业,只有从小吃得饱,穿得暖,当了官才不会天天想着贪污。我问他的家庭情况,就是想知道他进了官场,会不会有贪念,只要没有贪念,前途就很宽广了。”

这话听起来有点道理,但实际上狗屁不通,谁说家里穷的人当了官就一定会贪?谁又敢说从小吃穿不愁的人当了官就没有贪念?其实,有没有贪念跟家里条件好不好没什么关系,重要的还是看个人操守。老杜说出那样的话真是老糊涂了,而贾状元听完后竟然还“为之叹服”,也是个糊涂蛋。

难怪欧阳修评价他说:“黯为人刚直,但思虑或有不至耳。”

(0)

相关推荐

  • 祖咏:终南余雪,渔樵自终

    姓名:祖咏 时间:699-746年 籍贯:洛阳人 代表作:<终南望余雪> 名言: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社会履历: 二十五岁,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 后移居汝水以北别业,渔椎终老. 邓超& ...

  • 向欧阳修学做人

    向欧阳修学做人 刘述涛 相信很多人还记得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还记得欧阳修笔下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足见作为太守的欧阳修有 ...

  • 状元荐师

    状元荐师 [出处]: <宋史·王尧臣传>及<宋史·范仲淹传> [典故] 王尧臣(1003年-1058年),字伯庸.应天府虞城县(今虞城县古王集乡)人.北宋大臣.文学家.书法家. ...

  • 范仲淹的三起三落

    在河南开封的博物馆里,珍藏着一块北宋时的"题名碑".碑上印刻着北宋历代开封府尹的姓名以及上任年月.元代诗人王恽瞻仰之后,题下一首感怀诗.主要是感叹,碑上包拯以及范仲淹的英名. &q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八)

    明朝科举有个怪现象:谁长得帅谁就是状元 大家都知道,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颜值不怎么样,奇丑无比,但他自己长得丑也就罢了,还看不得别人也长得丑. 比如明朝第一次科举考试,就有一位原本是状元的考生,就因为长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六十四)

    王杰:饿是陕西人,饿骄傲 在清朝二百多年中,才子层出不穷,比如袁枚.纪晓岚.郑板桥等等,都是足以名传千古的大高手,不过在科举考试中,这些人却称不上高手,郑板桥更是四十多岁才考中了进士. 今天要说的这位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六十二)

    清朝最全才的状元,一幅画卖了1.3亿 在中国,要想成功,什么最重要?能力固然重要,但人脉更加重要. 在这方面,清朝一位状元就很有体会. 这位状元名叫钱维城,江苏武进人. 钱维城从小就聪明得不得了,18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六十)

    康熙破格选他当状元,他却回家当起了农民 在中国历史上,"孝"是最被看重的品德之一,比如魏晋时期举荐官员就叫"举孝廉",孝甚至要排在廉前面.这个不难理解,如果你连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五十九)

    清朝第二名状元,竟然是鳌拜亲点的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上吊自杀,大明朝结束,现代人最爱吐槽的大清朝开始登台. 满清人开始没什么文化,但很爱学习,在汉化的路子上走得很快.明朝结束后,科举也停掉了,顺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五十六)

    侄子帮叔叔考状元 现在,"出任CEO,迎娶白富美"已经被调侃成了一种社会现象,弄得一帮专家们痛心疾首,说现代人太低俗.其实,这样的"低俗"不光现代人热衷,古代人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五十五)

    不好意思,我沾了颜真卿的光 在科举历史上,有个好祖宗通常都会被特殊照顾,比如史可法的后人,就被破格录取了.不过,没有好祖宗,有个好姓也可能会意外受到照顾,比如唐朝的颜标同学. 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五十四)

    读万卷书,不如有名师指路 前几天介绍过一位牛锡庶同学,因为误打误撞认识了退休老干部萧昕,幸运地成了状元,充分说明了感情投资是多么的重要.相比牛锡庶的误打误撞,下面这位卢肇同学显然就更有投资眼光了. 卢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五十二)

    大诗人杜牧:考个状元太黑了! 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的考生中,有一位大诗人--杜牧.按他的水平,拿个状元基本没问题,但架不住人家主考官早就把状元批发出去了. 那天,主考官崔郾正准备去东都洛阳主持考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五十)

    唐朝的"刘皇叔"状元 唐德宗贞元十二年,新一科科举考试开始了.在这一科考生中,有不少有实力的考生,比如孟郊和崔护. 孟郊就是写<游子吟>那位,<唐才子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