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师,理水之道
网师园建于南宋时期,布局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以水池为中心的园林,园中亭台楼阁倚水而建。而在史料记载中,现如今的布局已是光绪年间,李鸿裔购得网师园并更名为苏邻小筑的模样。
在《网师园的历史变迁》一文中推测今天的「殿春簃」庭院原本应为水面,且清代史学家、汉学家钱大昕在《网师园记》中写道“有亭于水者曰,月到风来亭”,可见此前亭子应是在水池中,但今天的「月到风来亭」已在水池的边缘。
还有一个记载,可以推断出水池面积缩小,即清代大儒顾文彬于同治年间在苏州开始建造怡园,并决定选取苏州其他园子的布局作为参考,怡园的水面布局据说是模仿网师园水池,其水池是东西向延展并且是一大一小两块水域,其间用小桥进行分割。且殿春簃小院中的涵碧泉,其泉水水位也与中心景观的大水池同步变化,可见「涵碧泉」与中心水池是有水脉相连的。
不仅如此,根据今天网师园的地理位置以及其与沧浪亭的位置关系,可以推测出其园中的水池与城市河道的支流相通。南宋文人陆友人《吴中旧事》中也有关于史氏宅院水门的记载:“故老说,发运初归时,舳舻相衔,凡舟自葑门直接至其宅前。”由此可知,在园子初建之时,需泛舟通过流经宅前的河道入园,其与城市河道直接相通,所通河道便是今天的十全河,且当时园子的入口并非今天在巷子中的南门,而是与河道相通的北侧水门。
在史正志阶段,宅院的布局分为宅院以及花圃,据《吴中旧事》中记载,史正志非常擅长草木之事,并且在花圃中种有五百余株名贵牡丹,所以当时的水池不仅起到一个分割空间的功用,还满足了园主的生活情态需求,源源不断的活水成为史正志选择其作为宅院的原因,也是网师园的生命之源。
至李氏这里,网师园中切断了水门同时也切断了部分和城市水系的联系,使得园中水面的流动性减弱,加上水池周围建筑的围合,水面也逐渐变为平静。
园中水池,豪夺天境,取「彩霞」一名,出处已无验证。据传是史正志爱女芳名,但根据怡园「降霞」题引,更为贴切唐代权德舆《桃源篇》中“一路鲜云杂彩霞,渔舟远远逐桃花。”之意。云天入水,渔舟远逐,风声乍起,吹皱一池,楼阁摇曳,云岗游移,曲桥飘带,犹如一幅鲜活的山水画轴,“‘夕’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心神向往,思绪万千。恰如水洞中宋代遗迹「槃涧」,以示隐居山林之乐。
而网师园中小拱桥「引静」,小水闸「待潮」,一主一被,一静一动,闸外是波浪滔天的磅礴之势,桥内是一池汪泉的风平浪静,互相牵制,与小涧相生。
拱桥与小涧、小水闸配合得体,可谓这园中理水一大精妙。当你立于桥头望小涧时,因桥小而不觉涧之小,于小涧望小桥时,又因涧小而同样不觉桥小。山海之势暗藏,这一波分流却是静置,这又何曾不是一种立足于天地的共想。
「引静桥」架在东南水面边角,无论立于桥上观之,桥愈小,愈觉水面宽阔,拱桥架在河面,分隔水面,达到泉流藏引贯通之效。或是被观之,一池绿水到此形成小洞婉蜒南去,山为余脉,潮水暗涌,意味深远,源远流长。
「引静桥」相对的折桥置于西北位置,贴水伸出,古松横斜,与艺圃山脚同妙,池水去来无踪,有水源不尽之意。沿地斜出踏步石矶,可拾级而下,浣衣洗足,可临水休憩,观鱼赏天。
两桥将水体分成三个部分,一圆拱一低曲,一短一长,一大一小,其位置处于园中最长的对角线上,是一组绝妙的对比。且以桥隔水,似隔却通,亦能掩盖水面来去无踪,增添秘境,层次叠加。
《网师园记》中记载,“石径屈曲,似往而复;沧波渺然,一望无际。有堂日梅花铁石山房,曰小山丛桂轩;有阁日濯缨水阁,有燕居之室曰蹈和馆;有亭于水者曰月到风来;有亭于压者曰云岗;有斜轩曰竹外一枝;有斋曰集虚。”建筑围池而生,软硬过渡,虚实相接,尤以山石为重。
彩霞池岸以黄石叠砌,横竖交错,大小有至,山石洞窟,形如水口,明显可寻两处,一处藏在「射鸭廊」下,一处则隐没「月到风来亭」中,建筑挑出池面,幽深无尽,源头不尽。
网师园中水系虽早已非当年模样,“沧波渺然,一望无际。”却足获其中。「网师小筑」虽占去水面,其中「涵碧泉」遥相呼应。而两桥隔水,设于对角,亦增添水中深意。「清风明月亭」望去,观音兜状山墙又似是两山在望,东南处的半遮「待潮」余脉,更使深远。水中无莲荷,绿藻红鱼,恰有碧海蓝天之感。风起云涌时,又是一片虚实变幻的仙境。感叹前人智慧,这已不是单单一个平面,而是立体的曼妙空间。
参考资料|《网师园中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