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生与死,何止一念间
《红楼梦》一直与死亡脱不了干系,先是秦可卿扑朔迷离地死去,接着金钏儿投井而死,后来又是晴雯受冤枉气而死。
只是这些闷声不响不敢奢谈死亡的人,没说死,就这么出人意料的死了。而整天寻死觅活的,经常把死亡挂在嘴边的人却一直没有死。
当然,我这不是诅咒林黛玉,贾宝玉。因为一个人不想死,没有死,是因为其心中对这个世界还充满了牵挂,她又怎么会舍得死去呢?
林黛玉是贾宝玉的心病,贾宝玉自然不敢冒然撒手人寰,虽然他有时感觉到生活之无味,林黛玉是她永恒的牵挂。
贾宝玉同样更是林黛玉的牵挂,也更是林黛玉的依靠。林黛玉说她死,宝玉还只说自己去做和尚;设若贾宝玉死了。林黛玉绝对只会选择以命相陪,共赴黄泉路。
黛玉的死去,一定是宝玉让她彻底失去了指望。
好了,闲言少述。还是想来谈谈贾宝玉的死法,虽然其一直没有死去,也舍不得死去。可是其确实也是谈论死亡最多的人。
被感动了,他想死;受打击了,他也想死。痴痴的,傻傻的,没有人能够理解得了他的心思。
首先来说。宝玉最想死得有造化,他最反对儒家的死法。什么“文死谏、武死战”,都是宝玉最为瞧不起的东西。宝玉最梦寐以求的当是为女人的眼泪而死,那样就是他认为的最高的造化了。
宝玉挨打,众人哭哭啼啼,宝玉心中的那个感动,并生出自己因此而死了也十分值得的想法,也就真的可见一斑了。
宝玉也是伟大的幻想家,《红楼梦》第36回,袭人说什么自己横竖是一死,一下子就勾起了其对于死亡的感慨。只见他无比深情地说:“比如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该死于此时的,趁你们在,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就是我死的得时了。”
这是不是绝对的浪漫主义呢?有时候想想,《红楼梦》伟大的作者比屈原似乎浪漫得多了。眼泪汇成大河,比李白那黄河之水天上来从天上,不知道要壮观几多。只是那尸体漂浮于大河,归于死寂,随风化了,就有些悲凉了。《红楼梦》注定是感伤的伤感文学。
这也就是第二点。宝玉想死,要死就得干净。
人生在世,死都死了,何必又留下什么呢?生前的自由自在,生前禀天地之灵性,获得潇洒自在快乐也就够了。何必留下什么,让他人睹物思人,徒增伤感。
因此,宝玉总是想死后能够变成灰、变成烟、变成气。消失得袅无踪迹。也就是真是 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了无牵挂了。
要死就死得干净,当就是贾宝玉最大的梦想吧。
但是这种死法又怎么能够实现呢?
有一次,学着宝玉,我对我老婆说:“你怕不怕死啊?死亡痛不痛啊?”
老婆自是说,谁不怕?肯定痛。
我说,我也怕死,怕痛。我要死就最好变成一股烟,突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只见老婆听后笑哈哈地说:“怎么可能,那样你不成神仙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这世界谁又能够真正死得干净,死得了无牵挂,死得那么浪漫呢?
宝玉是神仙转世,或许他能够吧。哪个神仙不是一阵烟就走了呢?
我们都是凡人,不求死的浪漫,唯求活得浪漫,活得精彩,活得快乐。
原创文章,空间首发。欢迎加 持续关注,精彩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