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讲故事的人
文章封面是一篇有趣的中学文言课文《口技》的配图——大概跟本篇的主题再相合不过。
犹记得,号主刚上研究生换了新的宿舍,一天出门洗衣服忘了带钥匙,赤裸着上身在楼道中瑟瑟发抖。情急之下,号主敲开了隔壁宿舍的门,门内的同学A与号主在本科时略有交集,不算熟络。简单向A交代了下情况之后,A借给号主一件刚晾干的衬衣。号主穿着拖鞋,寒冷中“哒啦哒啦”地跑去管理中心,借了把备用钥匙,回来开了门,之后,对A万般感谢之后还了衣服,各自回屋。
过了一段时日,在一次聊天时,听到A向另外一位同学说起,他某天出门忘记带钥匙,就从隔壁宿舍借了一件衣服跑去管理中心借钥匙的事情。想必A当时忘了当时借衣服的人正是是号主,就引之以为笑谈插入了谈话。号主听罢,自然有想笑的冲动,所幸隐在众人的笑声当中不显突兀。当时号主心里就浮现了这样一句话:
我们都是讲故事的人。
这不是什么版权也没有申请专利,事例的挪移自然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号主也丝毫没有觉得被冒犯,只是往事一一浮现,沉浸其中,等回过神来,发现自己早已经傻笑了多时。
号主从小不会打游戏,盖因“手残”的光环褪不去。而在学生时代,DOTA游戏风靡校园,苦于自身无法上阵,号主也只好在舍友“激战”之时,在背后默默观看,逐渐从舍友的骂声当中,知道了什么是“跳刀”,什么是SF,什么叫“中单”。往后某次新认识了一些朋友,聊起游戏,竟也没有被识穿自己从没玩过DOTA的事实。每当这时,号主总能想起来小时候学过的一个成语,叫做“拾人牙慧”——印象中,很不幸这个是个贬义词。
号主却乐得让自己周旋在这个词里面,因为,号主逐渐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是这样,尤其,在政治里。这里妄自称政治,当然是很不妥的,学生时代的“政治”,学生会、两委之流,现在想来不过是过家家而已,然则规则却与政治无异。
某次在开大会的时候,“上级”某位学长,提及,“我听说有些同学工作非常勤奋,两三点还在接电话”云云。作为听众的号主环顾了四周,有学弟学妹脸上露出了或是仰慕或是自惭的神色。然而号主下意识却觉得有一丝不协调——仔细想想,当时我们部门的工作却是不需要夜晚两三点接电话的。诚然可能真的有学生会的同僚这样做了,但模糊其词的“有些同学”这样的指代,却没有“我们部门”或是“这届学生会”的限制,这样的事例,怕是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说个几年吧。
故事讲得无可厚非,目的嘛,只是为了煽动士气,似乎可以划入“white lie”的级别了。如果后来这个故事被添油加醋在另一个比较陌生的场合又出现也不足为奇。这大概是为什么得到信息越多的人越容易“老油条”吧。
不过说起信息,往深了想,讲一个故事,别人相信了,这本质是一种“信息差”。曾听有人说过,决定谈判胜者的关键,是双方掌握的信息多寡,而非任何谈判技巧。故事讲得好,就是是将合适的故事讲给,不懂的人听。
曾经有个很有名的所谓“博弈论”的例子,说的是一个人去找比尔·盖茨说:“你想你的女儿嫁给下任财政部长么?”又去问财政部的官员,想不想让比尔盖茨的女婿成为下任财政部长。结果是这个人当上了财政部长以及比尔·盖茨的女婿。
这当然是个笑话,但这个笑话隐含的意思,与其说是博弈论,不如说是“讲得一手好故事”。这个笑话里面当然假设比尔·盖茨跟财政部的官员信息都是匮乏的,把故事讲给不懂的人听,怎么讲都可以。
回想一下,很多骗人的电视广告,让老大妈老大爷们趋之若鹜,都认为广告里面的人说的十分正确,以至于在化学课堂上被多次引以为判断题的“产品当中不含任何化学成分”还能被一个充满磁性的声音大声宣读数次,以至于不知道哪儿拍来的“群众疯抢”场面还能被循环播放无数遍,实际上也是讲得一手好故事呀。而网络发达了,“证伪”变得简单之后,现在这类广告当然也已经销声匿迹了。
而故事讲得好,利用信息不对称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故事可以带来信息。
号主因为工作的变动曾经换了一个城市,在新的城市生活,需要重新寻觅居所。租房中介无数家,号主先找了一家,被带着走了一圈之后,再去找另一家时,通过刚刚的片段信息和脑补补全,将刚刚听来的故事讲给新的对象听,讨价还价就讨起来了——与陌生人聊天怎么聊?就是这样聊。这样的事情在号主的身边见得太多,最经典的,在电梯里面号主才回答的一个问题,一会出了电梯就被引以为某个经典事例被说了出去。有人说,赚大钱做老板的,是最会组织消息的人,大概就是说的就是懂得如何用消息来获得消息罢了。
金庸里面说的独孤九剑的剑冢上面有几句话,提及练剑到了一定境界,已然不需要凭依“剑”这样的外物,电影《英雄》也提到,剑的第二层就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大概武功修炼到高了,就是“无”——故事讲得好,大概也就是“不说”,让别人去猜。例如,有人习惯时常装得很弱势,在各种场合表现得很虚心。这大概是因为,讲一个“我什么都不懂”的故事,总会让自己得到最多的消息。
号主有位同学B曾在海外交换一段时间,由于交换时间较短,无法办理银行卡,只能借用其他同学的当地银行卡以便取钱和交易。卡是中国银行的卡,同学B某次去到网点存钱,与柜员一直使用国语交流。而柜员发现卡的名字与客户的身份不符,很是紧张,赶紧切换语言频道,用纸遮住表情与另外一位柜员用粤语交流:“这样会不会有问题?名字对不上。”然则巧了,同学B恰好能听懂广东话(容我做一个捂脸的表情),全程听懂了却不动声色。
想象一下,这应该算是个蛮搞笑的情境,不过同学B装了一回傻,没什么损失地听到了柜员的窃语——更关键的是,同学B也并没有任何欺骗的行为不是么?
号主小时候也看过一则小故事,说的是,某个人由于拔了牙,一直含着棉花,不开口,去看房的时候,一声不出,显得煞是沉稳。最后议价的时候,销售小妹报了价格,这个人不说话,小妹慌了,报低了一点,继续不说话,连续降价,还是不开口。最后小妹心态崩了报了心理最低价位,这个人只是点点头,小妹却还未来得及知道对方城府深浅,就已经被制服了。
有时“给你一个眼神”,一个故事也就已经讲完了,剩下的就由读者自己去猜就好了。
最后还要说一个把故事说在别人身上的例子。说回我们的这位同学B。读者一定想象不到同学B跟号主说起来那段经历的时候脸上那忍住不笑的表情——号主也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因为,这个同学B就是号主本人。请读者别生气,这里号主只是想表达一下——故事可以很轻易、毫无痕迹地可以安插在别人的身上。
好玩的、无伤大雅的故事,拉过来说是自己做的,可以完善自己的性格形象;而如果有些事情放在别人身上更显得可信,传达效果也更好,这样就说是“某个朋友”干的就好了。想起来,是不是很多“邻家的孩子”的故事,都是父母不知道去哪儿找来的“儿童标兵传奇”上摘下来安插给隔壁家孩子的呢?是不是让人想起中日夏令营了?
故事讲得过分了当然是不好的,处心积虑地骗人就更不好了,但是有时候讲了也不白讲。这里用是不是“善意的谎言”来评判是合宜的。不知道读者有没有在聊天当中收到伙伴发过来的早八百年前的段子,也要装作第一次看一样,一起哈哈大笑?这时候如果说一句“我早就看过了”,大概好人卡就要堆满信箱了。
猜疑他人也是不好的,然而任何时候尽信都是危险的。陈奕迅有首歌叫《阿猫阿狗》,有句歌词“大人物最懂开玩笑,谁都很重要,又谁被忘掉”;有首叫《La La Land》的歌曲中有句歌词“Everyone's a winner said every producer”——大概就是如此,每个人,都是讲故事的人,都活在别人讲的故事的环绕当中。《哈利·波特与密室》当中不是还有个喜欢把别人的事情挪到自己身上还写了本《会魔法的我》的人么?
三国杀里面有个人物,于吉,角色配音“猜猜看吧~~~”、“你信吗~~~”,饶是有趣,道出了世界的真相。读者们不妨多问问,只要不是“竟然……被猜到了”(阵亡台词),就好。
开工大吉!
还有就是,号主保证以上所有故事,人称都没有替换,都是事实,没有捏造的故事。
回复 夏令营 ,带你看父母为何要捏造“隔壁家孩子”
经全国思想进步委员会
2018年初审通过
SI BIAN
21世纪新青年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辨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