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丨散文】杨世莹《土灶香味浓》

【阅读悦读丨散文】刘爱斌《懵时寻得“喜来乐”》

文/杨世莹

【作者简介】杨世莹,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高级工,现任福建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南平市第五次党代会代表,福建省政和县邮政局农村邮政检查员。 2007年被全国总工会宣教部等6部门联合授予“和谐中国、2007年度影响力人物”,近百篇作品在《中国邮政报》《散文诗》《闽北日报》等报刊发表。其中《母亲的唠叨》获中国散文学会举办的第九届“中华颂”全国文学艺术征文竞赛一等奖,作品被收入《中华颂全国文学艺术精品集》《时代颂歌——全国诗歌散文精品大观》《武夷春深》等文集,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福建东南诗社社员、政和作家协会会员。传略入选《中国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诗坛新星》等。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那天阳光明媚,我们从城里到东平堂叔家,刚到家门就一股浓厚的菜香味扑鼻而来,堂婶在土灶烹饪了一桌丰盛的农家菜,这对于生在闽北山区东平农村、长在农村里的我,那土灶对我而言是那么熟悉和亲切。

其实七十年代的土灶就是用泥土夯起来的灶台,灶台用厚的木板刨光滑后做台面,八十年代后来随着经济条件好转,人们改用青砖、红砖砌成灶,灶面用水泥抹平滑,九十年代就有很多人家用瓷砖嵌灶面。但不管怎样,灶台都是农村居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燃具。农村砌灶很有讲究,土灶一般建在厨房的一角,一般要请手艺好、有经验的泥水师傅来砌。老师傅砌灶前要择时辰,砌的灶,要会省柴、火力要集中、做饭速度快,烟囱出烟会顺畅,不出倒烟,这样的灶才是好灶。新灶台砌好要在锅内爆米花撒遍整栋房屋。而且在农村有句俗语,“起新灶,买新锅,鱼肉来开荤”,所以新灶台砌好要做“答谢饭”来请砌灶师傅吃,即使经济再困难,也要想方设法弄来一点荤腥,炒些花生、瓜子,喝一点自家酿的红酒,这样一来检验砌灶师傅的劳动成果,二来盼着家庭有个好兆头。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土灶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炊具。形状基本相似,土灶大都用砖加泥巴砌成,土灶有90多公分高,有1.5米长,上宽下窄的长方形灶台,安放锅的位置是圆形的,有灶台、灶门、铁锅等部件组成,各有用途,缺一不可。土灶有两口锅或三口锅,前锅大于后锅,右边还有一小锅,灶锅大小的尺寸等都要精确地计算好。前锅用于炒菜,烧水、煮猪食,后锅用于热水,左边小锅一般用于蒸饭,热酒等,灶台都有灶门,用来添柴烧水做饭。土灶烧干柴,火力猛烈而且均匀,烧的时候灶膛之中一片通红,用土灶烧出来的饭菜特别香甜,蒸的包子、馒头、熬的粥、煎的蛋、摊的饼,都有一种特殊的口感,这是一般饭店寻不到的。土灶烧柴,十天半个月,大家都要上山去砍柴,大人们将砍回的柴放进柴房,或堆在屋檐下,烧火时,就拿一捆柴放在灶台边,人坐在灶门前将柴放入灶堂内烧,灶台上的烟囱穿过屋顶,矗立空中,做饭时升起的袅袅炊烟,别有一番乡村风味。

一般人家会在灶台上设灶君堂,那是用来供奉灶君的,灶君又称之为灶神。母亲一辈子整天在厨房的灶台前转来转去,逢年过节母亲都要在灶堂口摆点水果什么的,然后点上几支香,再开始在灶台上精心照顾我们一家人的一日三餐,小时候一早醒来,发现母亲已经起床,我揉着惺忪的睡眼,走向厨房,见灶堂里柴火正旺,看到母亲正在切剁着,忙着为我们一家大小准备早餐,从土灶上炒的菜似乎特别的好吃,煮的饭也特别香,我们兄妹四人吃完早饭就一起上学了。母亲一生都离不开的舞台,她们在袅袅炊烟和氤氲的热气中养大了一个又一个孩子。

在农村,土灶都承载着一家男女老少一日三餐的重任。每天只要土灶不断地升腾出热气来,那这家的日子里就一天比一天好。每家每户的灶其实就是温暖的灶,总能给人心理上的巨大慰藉。在农村兄弟姐妹多,长大各自成家之后都要从大家庭中分家,另立灶台,所以农村把分家说成是“另起炉灶”,搭砌好了一堂新的土灶,就标志一个新的家庭诞生了。

如今随着时代创新的发展,灶的发生变化了,一些煤气灶、电磁炉已取代了土灶,现如今农村的土灶只有办红白喜事才用,在这里吃饭,总让人有一种忆往昔峥嵘岁月的感想油然而生。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

(0)

相关推荐

  • 【乡情记忆】王宇奇|故乡的土灶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办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智慧搜索 麻城文学微刊 <从大别山走出的共和国将星>卷一|老屋湾大赛全部作品|大赛评奖|颁奖盛典|获奖作品电 ...

  • 【散文】白林密/油灯下的村庄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油灯下的村庄 白林密 土    坯 坯墙,草顶,木檩木梁,土地面.土坯之间勾缝用的也是水和土和成的泥.1985年之前,乡亲们就地取材,利用自己最 ...

  • 如生:正在消失了的土灶台,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正在消失了的土灶台,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 作者 |  ...

  • 【西散原创】吴燕妮作品 | 乡村土灶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周末,我回了一趟父母家,看到母亲在老屋 ...

  • 【潘鸣散文】烟火灶台

    烟 火 灶 台 一一川西乡村生活老照片 那些日子,岁月的基味虽然清苦,一年里总还是晴天的光景居多. 漫无际涯的川西坝子,除了大小春短暂的收割季节,一年到头田野里总是蓊蓊郁郁的.光影笼罩下的稻麦之类四时 ...

  • 老家的土灶

    老家的土灶 东山项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子,过去农民家家户户都用土灶烧菜做饭. 一方灶台,承载了一个家的温暖,也见证了母爱的伟大.以前对那再熟悉不过的灶台没有感到有什么特别.可是近来回老家看到坐落在角落里的 ...

  • 【阅读悦读丨散文】杨世莹《滚铁环——儿时美好的回忆》

    [阅读悦读丨散文]杨世莹<土灶香味浓> 文/杨世莹 [作者简介]杨世莹,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福建东南诗社社员.政和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在各报刊发表.其中<母亲的唠叨>获中国散文学 ...

  • 【阅读悦读丨散文】杨全富《春之恋曲》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杨全富 [作者简介]杨全富,又名阿都登巴,藏族,现年43岁,康巴作家群作家,四川省教育报刊社特约作者.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一 曾几何时,对春 ...

  • 【阅读悦读丨散文】杨全富《丹巴锅庄,生命的舞动》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杨全富 [作者简介]杨全富,又名阿都登巴,藏族,现年43岁,康巴作家群作家,四川省教育报刊社特约作者.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暮春时节,乍暖还寒 ...

  • 【阅读悦读丨散文】杨全富《杀年猪的日子》

    [阅读悦读丨书讯]<时光流沙·红颜殇>新鲜出炉! 文/杨全富 [作者简介]杨全富,又名阿都登巴,藏族,现年43岁,康巴作家群作家,四川省教育报刊社特约作者.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每一年 ...

  • 【阅读悦读丨散文】杨全富《村寨腊月》

    [阅读悦读丨书讯]<时光流沙·红颜殇>新鲜出炉! 文/杨全富 [作者简介]杨全富,又名阿都登巴,藏族,现年43岁,康巴作家群作家,四川省教育报刊社特约作者.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熬过了 ...

  • 【阅读悦读丨散文】闫杨虎《种一些花在心里》

    [阅读悦读丨书讯]<时光流沙·红颜殇>新鲜出炉! 文/闫杨虎 [作者简介]闫杨虎,文学爱好者,文字里修行,文字里美好,文字里走着芳香的路.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近两年,妻子的诗,大有长 ...

  • 【阅读悦读丨散文】杨丽丽《热爱过年》

    [阅读悦读丨书讯]<时光流沙·红颜殇>新鲜出炉! 文/杨丽丽 [作者简介]杨丽丽,陕西省宝鸡市<西北工人报>社.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今年的春节,照例是要在乡下老家守着父母 ...

  • 【阅读悦读丨散文】闫杨虎《一些静下来的时光》

    [阅读悦读丨书讯]<时光流沙·红颜殇>新鲜出炉! 文/闫杨虎 [作者简介]闫杨虎,文学爱好者,文字里修行,文字里美好,文字里走着芳香的路.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有时候,只想一个人,就一 ...

  • 【阅读悦读丨散文】杨丽丽《腊月》

    [阅读悦读丨书讯]<时光流沙·红颜殇>新鲜出炉! 文/杨丽丽 [作者简介]杨丽丽,陕西省宝鸡市<西北工人报>社.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腊月是一个被春联和年火烤红了的月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