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是结识一切善缘的基础
一、
人生有一安乐厚道之法,就是心胸开阔,发自内心的去尊重他人。
不管是在立身处事还是在谋划事业上面,当一个人能够做到发自内心的去尊重别人的时候,不但有利于放低自己的姿态,避免给彼此的关系带来纠葛。
更重要的是在你真正尊重他人的同时,别人也会由于你的真心尊重,从而依附于你,以此用更团结和谐的力量,塑造更大功业的机会。
《菜根谭》之中有这样一句话说:地之秽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那些堆满污物的地方,往往会滋生许多生物,而极为清澈的水中,反而没有鱼儿生长。所以真正有德行的君子,应该有容纳他人缺点和宽恕他人过失的度量,绝对不能自命清高,独来独往。
所谓心胸开阔,发自内心的去尊重他人,就是放下自以为是的傲慢之心,发自内心的察觉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理性宽容的去包容他人的缺点和正确判断他人的存在状态。
在实际生活中,所有人际关系出现很大问题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通病,就是把自己看得太高。
他们甚至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过高估计自己的优点,而只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正是因为把自己的位置看得太高,殊不知这种自命清高的做法,只会将自己推向孤独的深渊。
他的人生并不会因为他能看出别人的缺点而变得更好,反而能因为他会因为他在人际关系上过于自负,心胸过于狭隘而变得更糟。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任何一个环境和事件中都不是完全纯洁的存在状态,都会出现些肮脏污秽的东西,但我们要知道,也正是有了这些污秽,才得以塑造出整洁的一面,因为万事是相辅相成的。
就好像在完全纯净,毫无杂质的水中,鱼虾都不可能生存,因为没有食物可以吃,在有一些杂质的混浊水中,反而有利于鱼虾生长。
所以说能够包容一切你以为的污秽,才能够成就真正有修养的德行。
不仅是对待一件事情上,包括我们在与一个人相处的时候,在你的潜意识之中也是如此,只有从内心去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从而得到别人的帮助,打破孤独的围墙,促进一切善缘的交际网络。
二、
宁戚想要向齐桓公谋求官职,但是当时他处境是穷困的,没有办法使自己得到举荐,于是就替商人赶着装载货物的车子,来到齐国。
晚上的时候,也只能露宿在城门之外。
当齐桓公到郊外迎接客人,夜里打开城门时,就让装满货物的车子躲避,跟随的人还有很多,宁戚在车下喂牛,他看到齐桓公之后感到很悲伤,就拍着牛角大声唱歌。
齐桓公听到歌声之后,摸着自己车夫的手说:“这歌声真是与众不同,那个唱歌的人不是个平常人。”
于是就让人把宁戚找来见他,到了朝廷里面之后,跟随的人员请示齐桓公如何处理宁戚,齐桓公就赐给他衣服和帽子,准备召见。
宁戚见了齐桓公之后,和他聊了一些治理国家的事情,第二天进宫之后,又跟齐桓公说了很多治理国家的话。
齐桓公听了很高兴,准备任用他,群臣就劝到:“这位客人是卫国人,卫国离齐国不远,您不如先派人去询问一下,如果确实是贤德之人,再任用也不迟。”
而齐桓公便说:“不能这样,去询问他的情况,是担心他有小问题,如果因为一个人的小毛病而丢掉他的大优点,这是君主之所以失去天下贤士的原因。”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事物之中存在问题是万物皆有的共性,如果仅仅因为一个人身上存在某些小的缺点,就丢掉他所有的优点,那这样无疑会失去他的整个人生,也不可能发挥他的正面作用。
对于在上位者,这是失去贤能之人的根本;而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也是失去自己人生良师益友的根本。
在与人相处之中,自负自满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它会在无形之中流露出潜意识存在的自负和傲气,这种傲气会使所有人感到厌烦。
就好像“不以成败论英雄”的项羽一样,他对自己的勇力很有信心,但是这一份骄傲的信心也不自觉地流露于外,听不进规劝,最后人才尽失,走入孤立无援之处。
这个世界不是一座孤岛,自己也不是完全身处在高墙之后的孤家寡人,我们都身处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体系之中,也都需要用和谐的人际关系,来塑造自己想要成就的事业,所以说广结善缘是这一切体系的重要根本,而发自内心地去包容他人,尊重他人,就成了广结善缘的重要因素。
作者|国学书舍